《精编》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36052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际贸易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编》国际贸易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编》国际贸易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编》国际贸易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编》国际贸易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国际贸易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复第一章 导论1、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含义: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2、对外贸易的产生的必须具备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出现了政治实体;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3、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生产方式的要求;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资源要素禀赋差异;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经济全球化和规模经济;需求偏好差异。4、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的活动;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和经济效益。5、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存在差异的原因:文化环境不同(语言不同、社会制度、宗教、风俗习惯不同);贸易环境不同(贸易政策与措施不足相同;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

2、大;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国际汇兑复杂;贸易环节众多。)6、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差异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商业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7、对外贸易的分类:按交易内容划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按商品移动方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与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按交易对象划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按运输方式划分: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邮购贸易。8、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相加之和。9、对外贸易额差: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贸易的收支状况。10、对外贸易结构:

3、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口贸易总所占的比重。1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1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的意义:决定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因素是什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比,谁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13、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世界各洲、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14、对外贸易依存度或国际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5、影响贸易依存度的因素:国内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变化和地区特点等。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作用1、国际贸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延续社会再生产;实现社会产品价

4、值;获得成本降低的效益;利用与转化生产要素;接受国际经济“传递”;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参与经济全球化;维护与改善国际环境。2、企业经营的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外贸易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提供了途径。3、对外贸易如何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企业通过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利润率,其途径是:获得高额利润率,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规模经济,顺应产品生命周期。4、国际贸易与国民成长关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增加福利、满足需求偏好,增长才干和实现自身价值。林德的需求偏好理论。5、影响国际经济“传递”的主要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贸易地位;双边贸易关系;经济和贸易政策。6、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5、;加快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合;促使世界各国增加研发投资;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作用;扩大了世界市场上的交换内容。第三章 国际分工1、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2、国际分工的作用或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3、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国际分工的基础在深化;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4、分析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或决定

6、性因素: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经对的,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下降;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国际生产关系制约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经济体制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内因,决定着各国对外贸易政策。(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力、人口与市场、交通与通信业、资本流动、国际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与政策。)5、社会生产力如何成为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地位;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6、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的内容:贸易的直接原因基于商品

7、价格差异;货物的价格差别来源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生产要素的比例决定具体产业的设立;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比较成本差异,建立了完整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各国在国际分工中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依据。7、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全社会的普遍富裕;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别国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者更低的生产成本;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8、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各国按照“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可以使劳动配置更合理,生产总额增加,对贸易各国都有利。9、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8、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利益实现的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第四章 世界市场1、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2、世界市场的作用:调节世界各国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的基础;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传递。3、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多边贸易和支付体系的建立;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世界市场上商品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出现了比较固定的销售渠道;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4、世界市场的构成:国家与地区、贸易厂

9、商、交易商品、交易场所与渠道、管理与协调机构。5、当代世界市场的特征:国内市场融合加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传递机制在加强;市场利益分配仍然不平衡。6、企业家如何开拓或进入世界市场:1、进入世界市场的准备工作-市场分析 首先了解市场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因素;其次确定进入市场的目标,包括内容进入的国家或地区、产品消费者阶层、进入市场的范围。2、确定进入世界市场的方法:大约要经过三个阶段产品出口、国外生产、跨国经营阶段。7、国外生产采用的三种方法:合资企业和金独资企业、国际分包、技术许可。8、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特点:市场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市场竞争格局出现多元化;市场竞争日益广阔与

10、深化;在国家干预和保护下竞争;公平竞争成为主流。9、国际竞争力:一国生产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货物和服务,同时又能保持和提高人民的实际收入的能力。贸易专业化系数计算见P161页10、企业全球竞争战略:是在世界范围内某个产生里寻求一个持久的有利竞争地位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策略。11、全球竞争优势来源: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别、专有产品或服务技术、克服障碍的能力。12、战略的类型: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第五章 世界市场价格1、世界市场价格的作用:贸易利益的比较尺度;国际分工的调节阀;商品生产和营销的促进器;各国经贸决策的重要依据。2、影响供求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垄断;经济发展周期;生产者和

11、消费者的收入与需求;各国汇率的变化;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其他因素如季节变化、自然灾害、政治上或经济上的偶发事件。3、世界市场价格分类:代表性世界市场价格;企业市场营销价格;国家和集团干预价格。 代表性价格:成交、交易所、拍卖、开标、参考价格;企业市场营销价格:出口报价、国外市场定价、协议、调拨、倾销、垄断价格。国家和集团干预价格:国家垄断或管理价格、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4、影响价格指数变化的三大原因:经济发展状况;初级产品价格的提升;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5、影响商品国别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的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与世界市场的贸易;货币自由兑换的程度。6、影响价格指

12、数变动的原因:经济发展状况;初级产品价格的提升;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1、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2、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3、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市场进行自由竞争。4、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阶段决定贸易政策;国家干预贸易有助于经济快速发展;保护贸易对象与保护时间的条件;以差别关税作为保护的主要手段;保

13、护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5、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国民真实收入;自由贸易可以防止垄断;自由贸易有利于资本积累;自由贸易可进口廉价商品,减少国民消费开支。6、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与补贴。7、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8、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保护对象从幼稚产业扩大到成熟产业;保护范围从国内转向国

14、外市场;保护目的从防御转为进攻;保护的企业从一般企业转向大企业;保护的措施从关税延伸到非关税。9、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把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10、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11、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国际分工向广化与深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加强。12、新保护贸易主义的主要特点:受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贸易保护制度更加法制化;

15、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13、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对付国内市场存在的扭曲;改善不利的贸易条件;维持国内高水平的工资;增加国内就业;保证公平竞争;改善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保护知识产权;作为贸易报复和谈判的手段;国家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14、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高度,运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潜在的战略性部门、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福利的目标。第七章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1、国际贸易条约:是指国家间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规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书面协议的总称。2、国际贸易协定:是指缔约国内调整贸易关系而达成的书面协议。3、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一

16、般特性:国家是主体;以国际法为准;内容规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书面形式表达。独有特性:在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间,不能签订政治性条约,但可签订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4、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类别: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5、通商航海条约:是一种内容广泛、全面规定缔约国双方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条约。6、通商航海条约的内容:缔约国双方进口商品的关税和通关的待遇问题;缔约双方公民和企业;船舶航行和港口使用等问题;铁路运输问题和过境、专有权利问题;商品进口的国内捐税问题;进口和出口的数量限制问题;对仲裁裁决的执行问题等。7、贸易协定:是就两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具体规定而缔约的一种书面协议。8、贸易协定的内容:双边贸易额,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