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实务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360392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实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编》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实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编》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实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编》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实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编》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实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实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实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上) 张其成 著名国学家、国学管理创建人前言非常感谢大家,也非常高兴来到国图参加这个公益活动。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中华民族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这是一场自然的灾难。自然的灾难固然可怕,但是最可怕的是人为的灾难,或者说文化的灾难和心灵的灾难。一、什么是国学我们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以一场特殊的方式,我们怎么来预防这种人为灾难和心灵灾难的发生。所以我讲这个题目是“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国学?我刚才说到了,我们最怕的是文化的灾难,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学术,现在有一个词,当然这个词100多年这么叫了,叫“国学”。但是这个词它流行开来,我指的是学术上的流

2、行,严格地说是本世纪初开始的。那本世纪初有一个国学热,一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好多人叫我预测,因为我主要是研究易学,说你能不能预测一下,这场国学热什么时候能结束?我说这个国学热至少还要20年,甚至于远远不止20年,为什么我要说20年呢?这是按照易学的说法。就是说从2004年到2023年,这个20年,我们走的一个运叫“艮卦之运”,周易里面有一个卦叫“艮卦之运”。很有意思,我也不懂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我都不懂。那么恰好就是在2004年左右,这个国学在我们的社会上开始热起来了,尤其是我们企业界成功人士当中,开始对国学感兴趣。在北大、清华开设了一些国学班,面对企业家开设了一些国学班。而这些国学班总是要从周

3、易开始讲起,一般都是我在讲,这样我非常有幸就结识了好多朋友。两年、三年过去了,好多企业家、老板还继续在学国学,这个很有意思。我就问他们,我说“你学了国学这么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他回答我四个字“一头雾水”。我说怎么学国学学得一头雾水?他说你看这个国学,先秦时期就有诸子百家吧?现在讲国学的人也是诸子百家,以现在的诸子百家讲过去的诸子百家,你不一头雾水才怪呢!我一想这有道理,所以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学国学,怎么来学才不一头雾水,不仅不一头雾水,而且能在现实生活当中真正地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能够每一个人身体力行。(一)一个中心所以我就在琢磨这个问题,后来我琢磨出来了,三句话。我说你按照这三

4、句话来学国学,你肯定不会一头雾水。哪三句话呢?“一个中心、三个代表、两个基本点。”你要是这么来学国学,你绝对不会一头雾水。什么叫“一个中心”?国学博大精深,但是它是有一根主线的、是有一个中心的。把这个中心抓住、把这个主线抓住,那么你这样再来学国学,你就一清二楚了。那这个中心是什么呢?我的观点就是“易”一个字,这个“易”字还不能说就易经这一本书,不是这一本书的问题。那么“易”的里面也是非常复杂,那我们讲的主要是“易道”,“易”所体现的这个思想、精髓,这个是核心,不是“易术”,“易术”具体的方法那是干嘛?那就是算命、看风水等等,这个不能说就是我们易术,这只是对易道的一种运用而已。首先要抓住“道”,

5、这是我在90年代的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叫“易道主干”。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打个比喻,如果我们把中华文化,把我们的国学比喻成一棵大树、苍天大树,那么这个树的树根呢,就是伏羲八卦。这个树的树干就是什么?就是易道、大易之道。那这个树上长出来三个枝,也就是我说的“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指的汉代以后,我们中华文化的三家,那也就是三个字“儒、道、佛”。儒家、道家、佛家;儒教、道教、佛教;儒学、道学、佛学;这是“三个代表”。(二)三个代表那也就是说这“三个代表”我是这么来理解的,就是在这棵苍天大树的树干上面长出来的三个枝,一枝是儒家、一枝是道家,还有一枝当然不敢说是佛家,因为佛家毕竟是释迦牟尼创立的,

6、是古印度,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565年四月初八,在迦毗罗卫国,那你不能说它是这个大树上,是伏羲氏这里长出来的,不是。可是大家别忘了,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反而是在我们中国生根、开花、结果,而在印度有600年佛教彻底没有了,主要是在中国。那中国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就是禅宗。到隋唐时期佛教形成八个宗派,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那就是禅宗。所以,另外这个树枝准确地描述,我认为就是禅宗。儒家、道家或者是中国化的佛家,这个我想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这就是“三个代表”。“两个基本点”我一会儿再说,那是国学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两大基本用途。那么按照我们学术上的分类,尤其是按照我们文化的载体,图书的分类,一开始是分六类。七略

7、实际上是六类,不是七类。我刚刚讲了一门课,叫“中国图书分类精神”,他们都说你这个应该给图书馆馆长讲,我说有机会应该讲。那么到后来呢,是在晋代,魏晋时期开始就分四类了,这四类就是我这里打的,叫“经、史、子、集”。也可以这么来理解,我是这么来理解的。“经”是个核心,如果说“一个中心、三个代表”,也可以说“经”是一个中心。那么“史、子、集”是三个代表,“史”拿到今天的学术分类的时候,主要是史学;“子”主要是哲学;“集”主要是文学,当然这个集里面很复杂,但是我可以简单地这么做分类。这是一种学术的分类,但是我认为中国的文化精髓,一个中心是在“易”里面,“易”是群经之首,是经里面的第一经。经里面后来主要是

8、五经,这五经的第一经就是易经。那么这“三个代表”当然就是思想层面的、文化思想层面的三家,三足鼎立,儒、道、佛,或者说儒家、道家、中国化的佛家。所以我就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易贯儒道禅”,下联是“道统天地人”。这个对联我一直不满意,因为“道”字出现了两次,这是大忌,对对联的大忌。可是我实在想不出一个更好的词,一会儿请你们给贡献一点你们的智慧。有人说对个“学”我也是主张下联“学”,但是我的意思就是“易道”,头两个字是“易”、“道”。“易”我们可以说易经内容非常庞杂,传统的分类是分四个部分“象、数、理、占”,易象、易数、易理、易占。也可以分为两类,易里面一个叫“易术”,就是具体的方法、技术,第二就是

9、“易道”,这个“易”它当然可以统贯儒道,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一会儿会说,用一个太极图就给你作说明了。另外还有一个是“禅”,就是中国化的佛教,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我有一个基本认识,就是禅宗是印度佛教、大乘佛教的中观派和中国“三玄”结合的产物。“三玄”是那个是“三玄”呢?就是“易、老、庄、易经、老子、庄子”,所以这个里面也“易”。下联是“道统天地人”,就是这个“易道”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这个简单的符号可以统领天道、地道、人道。这个是周易里面自己说的,叫做“易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三才”就是天、地、人。可能我们大家知道,我们还有一枝,实际上不只这三枝,这三枝是非常粗的三枝。还有一枝是什么呢?还是绿

10、的。什么意思?现在还在民间,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我们人民大众之中还在使用的,你们说是哪一枝?典型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如果加上它那就是“四个代表”。我老喜欢讲中国国学有四大金刚,除了儒、释、道以外,还有一个千万别忘了,那就是“医”中医,为什么要把中医拎出来?我一会儿用一个太极图就能说明了。中医是还活着的、还在运用的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那这样我上联就加了一个字,下联大家可以加一个字。加这一个字,就反映了你的心态、你的价值取向、你的思维方式和你未来的走向。突然一下子冒出来,由于时间问题你们自己想。你加这个字之后,就是你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潜意识的一种感觉,很有意思。这个我已经讲了有一两千场了,让大家对

11、对联,很好玩。(三)中华文化的灵魂现在我们看一看,我们的总书记是怎么说我们国学和中华文化的。我觉得他说的特好。他是这么说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国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我刚才一上来所说的,最可怕的是文化的地震。因为这个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基啊,大家发现了吗?这场地震是大地一动,你上面所有的东西都毁了,所以这个根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根在哪里?是我们的文化、中华文化。那中华文化最核心的是什么呢?我的理解那就是“一个中心、三个代表。”当然现在还要再加上社会主义的文化,但是我觉得中国民族的根就是“一个中心、三个代表”。这是作为我们全体华人

12、,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只有中华文化可以把我们凝聚起来。比如说两岸的统一,一打中华文化的牌子谁都凝聚过来了。一打别的一个什么主义,那就可能比较难。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血管里面流的都是我们炎黄的血、我们伏羲氏的血液,一直在我们的血脉里面流淌着。它具体的体现就是这一些文化,所以这个根基千万不能动摇,根基一动摇就地震了。所以我们说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什么?大家仔细想一想可能就明白了,大家还记得吧?稍微年纪大一些的可能还会记得,曾经在80年代的时候,北京大学打出了一个口号,四个字叫“振兴中华”,现在不叫振兴,现在叫“复兴”,叫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差一个字。“振兴”和“复兴”差一个字,我

13、认为意义大不相同。什么叫“复兴”?复兴就是曾经我们辉煌过,但是后来衰落了,现在重新恢复,所以这个里面文化的含量大大地增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大地就是中华文化,我不排斥其它宗教,都非常好,只要是宗教都非常好。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站在我们民主的文化上面,如果叫它宗教也可以。我最不喜欢它们在打架,儒家是不是教?这有什么打头?其实一句话就解决了。如果按照西方宗教的标准,儒家当然不是宗教。可是我有一个基本理论,都是多元的。如果说这个教的作用是把整个民族或者说有关的人群给它建立一个精神的支柱的话,那儒家当然也是宗教了,那你要看怎么来区别,有什么打头呢?一句话不就解决了嘛!这些都不重要,名相之争都

14、不重要。我们重要的就是要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主干给它支撑下来,这样我们才有了心灵的回归,这就是我的理解。恐怕就是总书记所说的“精神的家园”。你这个家里面没有个支柱不行,对不对?光搭别的东西,没有个支柱会垮的,这个支柱我认为就是国学的精髓、优秀的传统,当然国学里面也有很多非常混杂的。所以总书记提出来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今天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我认为这场地震留给我们的这种影响当然是非常大的。可是精神上的地震,我们已经地震了。在我看来,近代有三次大地震,我们的文化上有三次大地震。第一次、五四运动;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第三次、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当然是正面的东西非常多,可是你

15、们发现没有,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有人就提出来叫“全盘西化”,它的代表有两个电视剧,一个叫河殇,后来接着是神州。二、为什么要学国学中华文明是黄土文明,是黄色文明。将来的文明的走向应该是蓝色文明,要全盘西化,这不是一场地震吗?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来学国学?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第三句话,我不是说了三句话吗?第一、一个中心;第二、三个代表,那是回答什么是国学。为什么要学国学呢?那就是第三句话叫“两个基本点”。按照北宋张载、张横渠的说法,它有四个“为”。学了国学,或者说我们人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我们是带有我们的使命来的。按照张载的说法是四个“为”,这个我想大家都非常地熟悉了。“

1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大家仔细来回味一下,这四个“为”是太有意思了。第一个“为”,“为天地立心”,你说天地有没有心?天地的心是什么?大家仔细地想一想,所以这就是我马上要讲到的“两个基本点”的第一个基本点,实际我说的两个基本点很简单,一个叫“修心”,一个叫“开智”,就是学国学的两个基本点。也就是说我们现代人学国学究竟是为什么来学呢?一个是为了修心,第二个为了开智慧。修心,我们说了是天地之心,那天地的心是什么?我的初步的理解,不一定对,是天地的那个本质以及天地运行的规律。就是最重要的那个东西,一个人按照我们的中医来说,人的心是最重要的,在五脏里面心是最重要的。“心为君主之官”是一个皇帝,那么一个天地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天地的一颗心,你要找到。当然,这个天地是说的人,为生民立命。按照周易的说法,我们人一生下来,我们的灵魂就在外面游荡,叫“游魂”。那么学了国学、周易、儒释道,我们的灵魂就怎么样?回来吧,叫归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