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一新课标历史人教版复习资料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35807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一新课标历史人教版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编》高一新课标历史人教版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编》高一新课标历史人教版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编》高一新课标历史人教版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编》高一新课标历史人教版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一新课标历史人教版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一新课标历史人教版复习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应用3】(2008江苏历史)“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答案 C解析 “齐人”“鲁人”“楚人”说法的出现与分封制相关,而分封制后来被郡县制取代,出现了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变化。故答案为C。【应用4】(2009济南联考)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

2、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B.C.D.答案 B解析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打破了分封制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而不是郡县制。 史料文本A秦封泥 信息解读(1)本史料为文物图片材料,图片中的实物为文物,是第一手研究资料,具有重要价值。(2)“封泥”是皇帝的诏令或中央政府的政令传递给地方官员时盖在文书上的“密封印鉴”,主要作用是保障在传递过程

3、中不被泄密。(3)本史料表层信息反映了秦朝时期的文字形态和中央政府官职的设置(左丞相,右丞相)情况。深层信息则反映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某些内容,如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传达方式,左右丞相的权力制约及秦代的保密制度等。 史料应用(1)上述史料可以印证秦朝 ( )A.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B.实行郡县制的事实C.使用文字小篆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史实(2)有同学要用该史料进行秦朝中央官制的研究,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答案 (1)C (2)可行。该史料为文物图片史料,是第一手研究资料,可信度高;该史料反映出秦朝丞相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传达方式等有关内容。 大题预测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

5、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示:“家谱”与宗法制密切相关,“原因”和“作用”都要注意从这一角度思考。)(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提示: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统一角度思考。)(3)依据上述

6、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提示: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自主解答 (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受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一、选择题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回答13题。1.史载:启破坏了禅让制,继禹而立。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正确

7、的是 ( )A.有扈氏为维护民主传统而战应该肯定B.启为夺取部落联盟首领而战应该肯定C.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应该肯定D.双方为争夺王位而战,都不宜肯定答案 C解析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2.(2008惠州模拟)史书记载:“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它最符合 ( )A.禹建夏朝B.汤灭夏建商C.西周分封制D.春秋诸侯争霸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封诸侯”、“分殷”等信息判断应为灭掉商朝后,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3.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 )A.分封制B.宗法制

8、 C.皇帝制度D.王位世袭制答案 B解析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确立起来的,逐步形成对祖宗的顶礼膜拜。分封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它的推行使西周成为一个绵延数百年的强国。回答45题。4.(2008镇江)在下列甲骨文字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 )A.四手共抬一B.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C.阡陌纵横之农田D.执干戈以卫社稷答案 D解析 先排除与题干关系不大的A、C,分封的区域应该是在王都的周围,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从图B的状况和注释看,可以排除。图D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注释最合题干要求。5.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参与分晋的“三家”是韩、赵、卫三国B.三家所分的“晋国”

9、就是西周初异姓分封的诸侯国之一C.春秋末,晋国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是分封制衰落的一个突出表现D.司马光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答案 C解析 三家分晋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崩溃。宗法制是西周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回答67题。6.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 )A.父子 B.兄弟C.平等D.大宗与小宗答案 D解析 从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鲁”可以看出周与鲁的关系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7.(2008东莞模拟)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国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

10、系B.以家族的分配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C.以血缘亲疏关系确立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保障了国家内部的稳定D.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答案 A解析 各级诸侯、卿大夫、士既是一种家族组织,又各自构成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向最高宗主周天子负责。周王即周天子,既是国王,又是家族中的家长。这样,“国”与“家”结合在一起。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回答812题。8.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公元前219年的刻石一方,上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的文字。这里的“皇帝”指的是 ( )A.西周周武王B.西周的周公C.秦国的商鞅D.秦朝的嬴政答案 D

1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由公元前219年的时间可以排除A、B、C,另一方面,皇帝制度是秦王嬴政首创的。9.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专制集权政治的需要,是因为这一措施的实行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即皇权至高无上。10.(2008镇江模拟)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其中“海内皆臣”一句反映的历史

12、信息主要是 ( )A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集权于皇帝 D水陆交通发达,便利统治答案 C解析 结合材料所给的时间,分析材料,可知答案为C。11.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答案 B12.(2008潍坊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