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创新技法实用培训教程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350869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创新技法实用培训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精编》创新技法实用培训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精编》创新技法实用培训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精编》创新技法实用培训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精编》创新技法实用培训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创新技法实用培训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创新技法实用培训教程(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创新技法 经过专家总结 创新存在一般方法 可以学习和掌握 3 1需求创新法需要都是创造的引信 社会需求是发明创造的第一原则 不满于现状 就会有需求 针对此设计出的产品必受欢迎 发明创造不能远离社会 不能离开人们的需要 举例 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首先发现了遗传规律 不被人们接受 说明 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必须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善于发现需求 引发需求 创造需求 第3章创新技法 3 1需求创新法3 1 1发现需求创新法从关心亲人角度 发现需求 创新举例 袋鼠式母子雨衣从他人的抱怨中发现需求 创新举例 美国一家报馆的记者休斯发明电炉代替煤油炉 从自己的烦恼中发现需求 创新举例 日本一位老太太 因

2、为用洗衣机洗完衣服后衣服上沾满布毛而苦恼 她就发明了一个洗衣机清毛器 总之 善于从他人和自己的烦恼中发现需求 创新 第3章创新技法 3 1需求创新法3 1 2创造需求创新法在进行创新设计过程中 借鉴传统文化或传统产品进行创新 运用前人的传统理论或方法 提出新的理论或方法 对人类的生活做出改进 就是创造需求创新法 应生活需求产生创意 将创意做进一步的深化 就能够设计出被人们所接受的新产品 举例 香港陈旭光的帆船鞋另外一个途径是借助艺术途径 将产品赋予艺术特色 便能够使产品具有新的生命 举例 普通的蛋上面精描出福 禄 寿 仕女等图案 江西生产的芦艺食品 第3章创新技法 3 1需求创新法3 1 3引

3、申需求创新法要盯住我们已经有的或者正在使用的东西 看看这些东西还有些什么缺陷 哪些地方结构还需要改进 功能还需要完善 引申需求创新 举例 高效农药喷雾器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 顺着产品发展的这条链 仔细考察一下生活需求之间的关系 从而引申出多种多样的新需求 举例 洗衣机链条引申 甩干机 干衣机 干洗机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寻找创新链条中不为大家所重视的冷门和空白之处 从而获得创新的奇效 举例 不用拨号的电话 第3章创新技法 3 1需求创新法3 1 4预测需求创新法指根据消费者的需求 预测消费者在将来的需求 途径一 是采用三维立体效应揣磨 迎合和引导消费者 使自己的产品具有超前性 公司决策具有预测性 举

4、例 美国一家食品公司 每周都要设计出10多种新食品 柜台陈列 要求今天的样品可以尝试 明天的可以订购 后天的公开出售 预测需求 途径二 是使用大量的信息 对信息挖掘 举例 日本通过收集信息 预测大庆油田的位置 是否出油和产量等 今天 网上信息 预测有价值的信息 创新设计 第3章创新技法 3 2组合创新法定义 经过对某些事物整个地 或者只抽取它们的一部分 找到它们的共同点 根据某种需要把这些事物组合成另一个具有自身结构 性质 功能与特征的新事物就叫组合创新 例如 手机 组合文具等 3 2 1组合创新的一般规律规律1 组合关键在于功能移植和原理的整合 组合创新并非简单的叠加 规律2 就是根据需要

5、将不同事物组合在一起 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 用户非需求的 没有市场 举例 成功的日本普拉斯公司的组合式文具 美国穷画家海曼的橡皮铅笔 失败 能够播放录像的电视机 第3章创新技法 3 2组合创新法3 2 1组合创新的一般规律规律3 在进行组合创新的过程中 要尽量找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关联度越高 创造的产品的价值越好 例如 多功能的遥控器 耳机 放大镜 小灯和遥控器之间的关联度较大 组合创新有这样的特点 1 发散性 2 选择性 3 综合性 如果没有综合阶段 所谓的 组合 往往是很难成功的 第3章创新技法 3 2组合创新法3 2 2组合创新的一般方法1 主体附加性组合方法主体附加性组合方

6、法是首先选定某一特定的对象为主体 然后置换或插入其他附加事物 从而导致创新的一种组合技巧 特点 是以原有技术 产品为主体 附加只是补充 附加的目的是为了使主体的技术功能发挥的更好 举例 多功能手杖 电风扇 调速 摇头 照明 计时主体附加创新方法常采用的方式 1 是不改变主题要素与结构 采用纯粹的附加方法 例如 在自行车上附加里程表 后视镜 打气筒 车筐等 第3章创新技法 3 2组合创新法3 2 2组合创新的一般方法1 主体附加性组合方法主体附加创新方法常采用的方式 2 是附加前主体内部结构要适当加以改变 以便使主体与附加物之间更加协调紧凑 举例 多功能手杖 使其具有拄杖助行 导盲 照明 按摩

7、磁疗 报警 健身和防卫等多项功能 第3章创新技法 3 2组合创新法3 2 2组合创新的一般方法1 主体附加性组合方法主题附加创新方法一般步骤 1 首先选定主体 2 全面分析主体的缺点 缺陷 或者对主体提出新的希望和功能 3 考虑不改变主体的前提下 增加附属物 以克服 弥补主体的缺陷 4 考虑能否通过增加附属物 实现对主体寄托的希望 5 考虑能否借主体功能 附加一个别的东西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3章创新技法 3 2组合创新法3 2 2组合创新的一般方法2 优点组合创新方法在进行创新设计过程中 利用不同的事物的优点进行组合 从而创造出更加受欢迎的产品的方法就叫优点创新方法 举例 美国加州一青年发

8、明为婴儿喂饭的温度匙 中国火锅驰名中外 传统火锅是烧炭无法走向世界 台北的陈浩林将其改进为电加热 第3章创新技法 3 2组合创新法3 2 2组合创新的一般方法3 多功能组合创新方法多功能组合是相对旧产品功能不多而言的 它是一条重要的创新方法 运用多功能组合创新方法进行产品创新 可以有多种思路 产品的材料 产品的颜色 产品的体积 产品的功能等等 例如组合机床 组合夹具 组合柜 组合音响在进行多功能组合创新时 要遵遁的一个原则就是满足消费者的便宜 方便 省事 新潮 高档次的要求 比如万年历电子台钟 满足了消费者要求方便 新潮两要求 第3章创新技法 3 2组合创新法3 2 2组合创新的一般方法4 物

9、品与文化的组合创新方法文化的消费和其它的基本物质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品位 又能够使消费者更好地享受生活 价格变为次要问题 日常消费品应在文化品位上多做文章 结合民族传统文化 例如 家具颜色的改变 将当前流行色变为古香古色 救活了广州一家红木家具厂 美国一家专营烤肉的餐馆 将肉片串成鸟的形状 取名为烤鸟 生意异常好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模仿创新是发明创造的一个重要的法则 它具有研制周期短 成本低 见效快的优点 是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较常采用的方法 3 3 1模仿创新原则1 寻找被模仿者的优缺点 重点在缺点 日本松下公司是模仿创新的典范 他们有个原则 不做技术的先驱

10、而做技术的追随者 例如 模仿索尼公司的录像机 后来者居上 在进行模仿创新之初 要善于发现被模仿者的优缺点 若找不到被模仿者的缺点 就很容易使得模仿的产品与被模仿者太像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1模仿创新原则2 模仿创新的时机模仿创新的最佳时机是 1 小企业开创了新市场的时候 2 被模仿的产品没有申请专利或者完全能够避开专利的时候 3 拥有共同的经验的时候 自己曾生产过类似产品 4 被模仿者在市场上仅仅占有某一端的时候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1模仿创新原则3 模仿创新策略常用的模仿创新策略是 1 模仿设计品引进竞争对手畅销产品的风格 设计或样式 或者发现某一领域

11、中创新产品的潜力 就把它应用到其他领域中 2 创造性改造品是最具创造精神的模仿产品 3 模仿创新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定价要低于被模仿产品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2反求创新简单产品可以进行仿制 复杂产品并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必须采取反求工程技术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设计 一般过程 1 引进技术的应用过程 了解其结构 生产工艺 技术性能 特点和缺点 2 引进技术的消化过程 用现代的设计理论 设计方法及测试手段对其性能进行计算测定 了解其材料配方 工艺流程 技术标准 质量控制等技术条件 特别要找出其关键技术 3 引进技术的创新过程 最后完成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的过程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

12、仿创新法3 3 2反求创新反求创新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 探求原产品的设计思想 2 探索原产品的原理方案设计 这是反求的关键 3 研究产品的结构设计 4 对产品的材料进行分析 5 对产品的工作性能进行分析 反求创新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从无到有 仅有一点信息 难度很大第二种是从有到新 相对较容易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2反求创新反求创新举例 日本SONY公司的晶体管收音机 日本本田公司的摩托车反求创新两种形式 1 已知产品或设备 实物或硬件 的反求创新一般过程 准备阶段 功能测试阶段 功能分析阶段 设备分解和草图绘制阶段 设计思想反求阶段 材料和技术条件反求阶段 反求设计阶段 产品

13、试制阶段等过程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2反求创新2 已知技术资料的反求和创新又叫做软件反求创新 它的难度比已知产品或设备的反求创新要大 其目的是为了探索和破译其技术秘密 再经过吸收 创新达到发展的目的 过程大致如下 1 论证对引进技术资料进行反求设计的必要性 2 根据引进技术资料 论证进行反求设计成功的可能性 3 分析原理方案的可行性 技术条件的合理性 4 分析零 部件设计的正确性 可加工性 5 分析整机的操作 维修是否安全和方便 6 分析整机综合性能的优劣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3移植模仿创新法定义 移植模仿创新法就是将用于某一产品设计的技术移植到新的产品

14、中 它是指将被模仿产品的新原理 技术 方法或其它结构移植到目标物上 移植创新法可分为 1 原理移植创新 将某种事物的工作原理转移到别的事物上 例如 法国的雷内克发明的听诊器 孩子游戏木头传声的原理 发泡水泥 将海绵橡胶原理 某研究生将流体力学中的涡流原理用于机械中 论文高质量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3移植模仿创新法 2 方法移植创新 将用于某一事物或产品上的方法移植到新产品中的方法 叫方法移植 例如 将军事上应用的激光技术转民用激光手术刀 激光切割设备 将军事中的导弹技术用于邮政 前苏联 3 结构移植创新 从某一事物或产品的外形相貌出发 将其移植到另一产品上 例如 将积木结构

15、移植 有了组合机床 组合家具 将桥的结构移 产生了巨型无梁大堂 4 特性移植创新 从某一事物或产品的特性出发 将其移植到创新产品上就叫特性移植创新 例如 一工程师利用一植物有易分离和粘合特性发明了尼龙搭扣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3移植模仿创新法 5 材料移植创新法 将用于某一产品的材料应用于新产品中 使得新产品在质量上发生变化 例如 碳素纤维钢钓鱼竿 塑料齿轮 运用材料移植创新产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从材料轻便性去考虑 从材料耐用性考虑 特殊陶瓷材料的刀剪 永不生锈 从产品的外观和价格上考虑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4补偿模仿创新法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事

16、情 当某件事物的缺点和另一事物相结合时 有可能使缺点变为优势 有时甚至将两个事物的缺点进行叠加 也会产生出一个很有特点的事物 例如 盖博利用补偿模仿创新法发明了全息成像 普通镜子的成像是反的 原来的显微镜成像也是这样 盖博在研究如何改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问题时 运用互为补偿模仿创新法 他首先用不佳的成像系统得到一个失真的像 然后让此失真的像第二次通过同样的不佳成像系统 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质量很好的图像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5仿生创新法仿生创新法是借助生物的启示 通过研究生物的某些特点来寻求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仿生也是一种模仿 模仿的对象是生物 包括生物的原理 结构和功能 例如 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 他的理论是由研究蚂蚁的集体活动得到的 鲁班发明了锯子 昆虫学家施万维奇借鉴蝴蝶翅膀的花纹发明了 迷彩伪装术 研究蚂蝗吸盘的原理发明了真空吸盘 第3章创新技法 3 3模仿创新法3 3 5仿生创新法采用仿生创新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做 1 选准样本 2 观念移植 3 利用矛盾 就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 在进行仿生创新过程中 要注意防止走入仿真的误区 例如 飞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