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348355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城市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 B C D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年民族封建国家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

2、级正式行政机构3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4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江苏盐城盐商会馆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 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A B C D5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3、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6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滋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鼓励青年A改造中国传统社会 B投身工人运动实践C积极推动文学革命 D建立中国“劳工社会”7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文物中能够体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 B C D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

4、史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新王朝的开始,下列批驳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依据是A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多党合作 B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 D“依法治国”健全了民主政治制度9“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被告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表明我国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10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被告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

5、关系的蓬勃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C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D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11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A B C D12“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时期所送的嫁妆20世纪80年代被

6、褥、“红包被”、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21世纪初被褥、“红包被”、高档组合家具、名牌手表、笔记本电脑、汽车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D嫁妆保留了传统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13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14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 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51824年,斯坦德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里“巨大的变化”是指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16议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显著特征。下列对近代西方座谈会的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众两院 D德意志帝国皇帝主宰议会17“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

8、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材料中列宁评价的“他”是A维克多雨果 B巴尔扎克 C列夫托尔斯泰 D高尔基18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 C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D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1961年9月,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中写道:“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

9、。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下列对此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不结盟运动主张以和平共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 B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C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不结盟运动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202009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AAPEC和 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APEC 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10、C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DAPEC 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

11、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年);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赞赏阶段(1937-1944);清醒阶段(19441949);敌对阶段(1949)。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

12、怎样的描述?(2分)(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和第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4分)(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加以说明。(3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请概括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4分)22(13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请

13、回答:(1)概括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2)“1500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试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表现。(3分)(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中你有何启示?(6分)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