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7秋学期(清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13334630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17秋学期(清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开17秋学期(清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17秋学期(清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秋学期(清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 单选题 (共 50 道试题,共 50 分)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B.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C. 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满分:1 分正确答案:D2. 认识的本质是()A. 主体对客体的加工B.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C.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 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 根本动力B. 直接动力C. 唯一动力D. 最终动力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4.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满分:1 分正确答案:D5.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历史是不断进步的C.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6.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A. 间接经验B. 社会实践C. 人的意识D. 客观事物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7.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人和世界的问题C. 人和自然的问题D. 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8. 辩证唯

3、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B. 辩证法的观点C. 可知论的观点D. 实践的观点 满分:1 分正确答案:D9.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 世界是物质的B. 世界是精神的C. 世界是统一的D. 世界是发展的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10.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A.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C. 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 政权机构和军队警察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11. 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A. 分析方法B. 综合方法C. 归纳方法D. 演绎方法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12. 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

4、关系是()A. 血缘亲族关系B. 政治思想关系C. 阶级压迫关系D. 社会生产关系 满分:1 分正确答案:D13.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C.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14. 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是()A. 普遍矛盾B. 内部矛盾C. 主要矛盾D. 次要矛盾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15. 发展的实质是()A. 事物的一般变化B. 运动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量变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16.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它是 ()A

5、.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 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 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D.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满分:1 分正确答案:D17.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 ()A. 生产劳动发展史B. 阶级斗争发展史C. 国家政权更迭史D. 宗教信仰变迁史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18. 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观点属于()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 辩证法的观点D. 对立统一的观点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19.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 人和世界的问题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 时间和空间的问题D. 一般

6、和个别的关系问题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20.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 是否显著、激烈B. 是否迅速明显C. 是否超出度的界限D. 是否引起事物变化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21. 所谓实践,指的是()A. 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B.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C.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D. 一切客观物质活动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22.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D.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23. 规律的客观性从根本上是指A. 规律的内容是客观的B

7、. 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C. 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规律的运用是客观的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24.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其哲学伦理论根据是 ()A. 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B. 质和量互相制约关系的原理C.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25.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C. 运动与静止是辨证统一的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26. 社会革命的深刻根源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先进阶级和落后阶级的

8、矛盾C. 资源贫乏和人口增长的矛盾D. 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的矛盾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27. 生产关系是指()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 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C.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D.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满分:1 分正确答案:D2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A.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B.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C. 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D. 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29.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

9、制B.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 市场经济还是封闭的自然经济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30. 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A. 真理具有相对性B. 真理具有客观性C. 真理具有全面性D. 真理具有具体性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31. 认识主体是指A. 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B. 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C.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 认得主观精神世界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32. 从起源上看,国家是 ()A. 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C. 维护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D. 维护社会正义的产物和表现 满分:1 分正确

10、答案:B33. 否定之否定规律()A. 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B.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C. 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D.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34.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A. 生产关系的发展B. 生产力的发展C. 上层建筑的发展D. 经济基础的发展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3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适合于()A. 任何历史时代B. 奴隶社会以后C. 资本主义社会以后D. 当代新科技革命以后 满分:1 分正确答案:D36. 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A. 生产

11、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B. 产品的分配形式C.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37.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3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了()边A.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力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 满分:1 分正确答案:D39. 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

12、的是()A. 自然科学B. 哲学和宗教C. 政治思想D. 道德和艺术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4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A.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B. 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统一C. 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统一D.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统一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4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 事物的普遍联系B.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C.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D. 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满分:1 分正确答案:B42.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满分:1 分正确答案:A43. 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 劳动对象系统B. 信息传递系统C. 生产工具系统D. 能源动力系统 满分:1 分正确答案:C44.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 ()A. 绝对的一致B. 完全的平衡C. 无差别的统一D. 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满分:1 分正确答案:D45. 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 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 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 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 被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