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34502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计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计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计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计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数PPT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细胞的检测 WBC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白细胞的总数分类计数绝对值 白细胞的总数 参考值成人 4 10 109 新生儿 15 20 109 6个月 2岁 11 12 109 增多 减少 细胞类型百分数绝对值 109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分叶 N 50 70 2 7 杆状 0 5 0 04 0 5 嗜酸 E 0 5 5 0 05 0 5 嗜碱 B 0 1 0 0 1 淋巴 L 20 40 0 8 4 单核 M 3 8 0 12 0 8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N

2、原粒 早幼粒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N 杆状核 分叶核 临床意义 增多生理性 日间变化 妊娠后期及分娩时 剧烈运动后 高温或严寒等 病理性 急性感染 特别是化脓性感染 广泛的组织损伤血细胞破坏 严重外伤 大面积烧伤等 急性失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异常增生性 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减少 粒细胞减少症 1 5 109 L粒细胞缺乏症 0 5 109 L 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 病毒细菌 伤寒 血液系统疾病 再障 理化因素 放射线 化学物品 化学药物 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左移 右移 5 3 临床意义 核左移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正

3、常比值是1 13 若比值增大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更幼稚粒细胞 称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3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左移 再生性左移 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 轻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 6 中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 10 并有晚幼粒细胞 重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 25 并有更幼稚粒细胞 退行性左移 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少者 临床意义 核右移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 称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临床意义 核左移 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核右移 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恢复期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中毒性改变中毒性颗粒空泡形成 中毒

4、性改变 杜勒小体 核变性 固缩 溶解 碎裂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常见于巨幼贫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棒状小体 Auer小体 白细胞浆中出现紫红色 细杆状质 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急淋 急粒 急单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E 形态 13 15um 胞质内嗜酸性颗粒 胞核眼镜状 0 5 5 临床意义 过敏性疾病 可 10 寄生虫病 皮肤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恢复期 猩红热 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 B 10 12um 黑蓝色嗜硷性颗粒0 1 增多 过敏 慢粒 骨纤 转移癌等 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10 15um 10 小淋巴细胞 6 10um 90 20 40 增多 生理性 儿童较高病理

5、性 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急淋 慢淋 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临床意义 减少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烷化剂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 放射线 免疫缺陷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异形淋巴细胞 临床意义 异形淋巴细胞 2 型 幼稚型 型 不规则型 型 泡沫型 病毒感染 达10 以上 细菌感染 螺旋体病 立克体 原虫感染 药物过敏 输血 血液透析 免疫病 粒细胞缺乏症 放射治疗 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 14 20um 胞核大不规则 肾形 3 8 增多 生理性增多 儿童病理性 感染感染恢复期血液病 临床意义 类白血病反应 概念 机体对某些刺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即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高 有数量不等

6、的幼稚细胞但病因去除后该现象也消失 感染 恶性肿瘤 急性中毒 外伤 休克鉴别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鉴别 病因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 原粒 E B 中毒改变红细胞 血小板骨髓象 网织红细胞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的细胞 胞浆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未完全退化的细胞核的成分 核糖核酸 RNA 这些嗜碱性的核糖核酸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后会显现出来 可在显微镜下进行相对计数 8 9 5um0 005 0 015 三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骨髓晚幼红细胞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 24 48h 成熟红细胞 临床意义 1 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再

7、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2 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3 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 RPI RPI 病人网织红细胞 2 病人血细胞比容 正常人血细胞比容 正常人 2大于3 溶贫或急性失血贫血 小于2 骨髓增生低下贫血 参考值 100 300 109 L 血小板的检测 pc 减少 生成障碍 再障 破坏增多 DIC 分布异常 脾大 增多 400 109 L原发增多 真红 反应性增多 溶血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伴血管瘤 血小板平均容积 MPV 参考值 7 11fL 临床意义 增加 破坏 骨髓代偿良好造血功能恢复减低 持续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参考

8、值 15 17 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 减少 血小板的均一性高 增高 血小板大小悬殊 白血病 脾切除等 概念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原理 在循环着的血液中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而不下沉 取决于红细胞膜和血浆的特性 2 血沉快慢的关键 在于红细胞是否易于发生叠连现象 3 红细胞与血浆间的摩擦力为红细胞下沉的阻力 4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带正电荷 红细胞 白蛋白带负电荷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SR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SR 参考值 男 0 15mm 1h女 0 20mm 1h影响因素 球蛋白1 血浆蛋白的比例 纤維蛋白原白蛋白2 红细胞数量 形状 生理性增快 12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月经期

9、妊娠3个月以上病理性增快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风湿热 结核病 2 区分功能与器质性疾病 心肌梗塞与心绞痛 3 用作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鉴别的参考 4 反映血浆中球蛋白增高 从而可以考虑到一些导致高球蛋白血症的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念 血细胞压积 是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参考值 男 容积 0 45 女 容积 0 40 临床意义 增高 血液浓缩红细胞减低 贫血 血细胞比容 HCT 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将RBC Hb HCT三项数据计算 1 平均红细胞容积 MCV 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以飞升 fl 为单位 2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

10、的平均量 以皮克 pg 为单位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指每升红细胞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克数 以g L表示 MCV80 100fl MCH27 34pg MCHC32 36 正细胞 80 100 27 34 32 36 类型 再障溶贫 大细胞性 100 34 32 36 巨幼贫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27 32 缺铁贫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测定 RDW 反映外周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参数 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 参考值 11 5 14 5 临床意义 正常 均一性增高 非均一性 病例摘要 患者 男 63岁 退休工人 因 头晕 头痛 胸闷10天 左上肢乏力3天 于2006年2月16日入院 患者

11、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 头痛 胸闷 头晕严重时呈天旋地转感 持续性 头痛呈全头部胀痛 伴有胸闷 无恶心 呕吐 无视物模糊 未予诊治 3天前清晨起床时出现左上肢乏力 能上抬肢体 持物不稳 一天内反复发作三次 每次持续时间约10分钟 可自行缓解 起病以来曾有少量牙龈出血 无其他不适 血常规示 Hb208g L RBC7 31 1012 L WBC11 3 109 L PLT555 109 L 真性红细胞增生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助诊某些感染性疾病 助诊某些代谢性疾病 助诊转移癌二 血细胞的生成 发育及形态特点1 血细胞的生成 见彩图 2 血细胞发育

12、形态变化规律 1 细胞大小及外形 大小 由大逐渐变小 巨核细胞相反 第二章骨髓细胞学检查 外形 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 红细胞始终呈圆形 2 细胞核 大小 由大变小 巨核细胞相反 核形 由圆变为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成熟红细胞无核 核位置 居中或偏位 核染色质 由细致疏松变粗糙密集 着色由浅变深 核膜 由不明显到明显 核仁 从有到无 3 细胞浆 量 由少到多 颜色 由深蓝变浅 变为红色 成熟红细胞 颗粒 从无到有 从非特异性到特异性 4 胞核与胞浆之比一般由大变小三 血细胞形态学特点 见图 四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一 骨髓涂片检查1 低倍镜检查 1 观察骨髓涂片及染色 2 确定骨髓增生程度 3

13、 计数巨核细胞 正常巨核细胞7 35个 1 5cm 3cm 4 注意有无特殊细胞 转移癌细胞 尼曼 匹克细胞等2 油浸镜检查 1 有核细胞分类 2 计算粒 红比值 myeloid erythroid M E 2 4 1 粒 红比值正常 正常骨髓象 粒 红以外的造血系统疾病 ITP MM 粒 红两系平行增多或减少 红白血病 再障 粒 红比值增高 粒系明显增多时 粒细胞白血病 化脓性感染 红系严重减少时 纯红再障 粒 红比值减低 红系增多时 各种增生性贫血 粒系减少时 粒细胞缺乏症 3 观察细胞形态有无异常 4 观察有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 3 正常骨髓象 1 骨髓增生活跃 2 粒 红比值正常 2 4

14、 1 3 粒系占有核细胞的40 60 原粒 2 早幼粒 5 中 晚幼粒各 15 杆状核多于分叶核 嗜酸粒 5 嗜碱粒 1 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4 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 左右 原红 2 早幼红 5 以中 晚幼红为主 各为10 幼稚及成熟红细胞形态无异常 5 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 小儿可达40 单核细胞 4 及浆细胞 3 以成熟细胞为主 形态无异常 6 巨核细胞7 35个 全片 以产血小板型为主 7 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 8 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 二 血涂片检查低倍 高倍镜下分类计数和观察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形态 综合临床资料及血 骨髓涂片的见 提出形态学诊断意见 1 确定性诊断 白血病 多发

15、性骨髓瘤 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 符合性诊断 缺铁性贫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 描述性诊断 增生性贫血 感染性骨髓象 大致正常骨髓象 第三章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检验第一节基础理论部分 机体的止血功能是由功能是由血小板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皮系统这四大功能共同作用而完成的 一 止血机制 血小板粘附 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 凝血和血块退缩 二 凝血及抗凝机制 凝血因子 见表 凝血机制 抗凝机制三 纤维蛋白溶解及其抑制因子四 血管内皮系统 止血功能 抗血栓作用五 止血学的分子标志物 第二节检验项目一 毛细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验 一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capillaryresistan

16、cetest CRT 参考值 正常人10个出血点 阳性 临床意义 1 血小板减少 2 血小板功能异常 3 血管病变 4 其他 如VWD 抗血小板药物等 二 出血时间测定 bleedingtime BT 参考值 Duke法 1 3min 4min为异常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1 血小板明显减少 如ITP 2 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无力症 3 VWD DIC时 4 血管异常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5 药物影响 二 血小板的有关检验 一 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plt 参考值 100 300 109 L 临床意义 1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血小板的破坏和消耗亢进 血小板分布异常2 血小板增多 400 109 L 原发性增多 反应性增多 二 血块退缩试验 clotretractiontest CRT 参考值 血块退缩时间 于凝固后1 2 1h开始退缩 于24h内退缩完全 临床意义 血块退缩不良见于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异常 三 血小板抗体的检查 参考值 PAIgG0 178ng 107血小板 三 凝血功能检验 一 凝血时间 coagulationti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