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有关临夏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考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34390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有关临夏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编》有关临夏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编》有关临夏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编》有关临夏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编》有关临夏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有关临夏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有关临夏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n依托藏区大市场 融入兰州都市圈关于临夏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共临夏州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 杜刚(此讲义仅供小范围参考,个别观点只是本人意见不代表州委精神)甘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是对“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和创新,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对甘肃省情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全省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得到了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它不仅为当前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而且为各州市制定发展战略指明了正确方向。省委会议之后的2009年11月25日,中共临夏州委召开了十届五次全委扩大

2、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成就和亮点是明确提出了“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和“把临夏市建成全州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布局。在随后全省召开的区域发展战略座谈会上,州委书记冉万祥再次提出了“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那么,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布局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个人认为“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是落实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十八字发展思路是实现“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这个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把临夏市建成全州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布局是实现“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

3、都市圈”这个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今天我就落实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临夏十届州委的发展战略谈谈自己的思考体会,与各位同志们交流商榷,不足的地方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实施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临夏位于黄河上游,毗邻藏区,靠近兰州,历史上就是一个茶马互市的旱码头。随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临夏将进入兰州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同时由于它同兰州以及西部整个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定她在兰州都市圈中将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战略角色。这个战略角色主要体现在物流分区、旅游版块、民品基地、生态屏障四个方面。 第一,临夏是藏区商贸物流的重要承担者。自古迄今,西部整个藏区的市场供应和藏区各类商品的外运,主要由受穆斯林文化影

4、响擅长经商的临夏人承担,临夏一直是面向藏区的物资集散地。青藏铁路开通后,尽管许多物资是从兰州起运的,但从事贩运的人员大多是临夏人,目前有近10万人活跃在青藏线上。现在,随着东西南北大通道的不断通畅,兰州日益成为西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在这个大中心中,临夏无疑是个重要的分区,特别是面向藏区的商贸物流,临夏应该大有作为,而且必将大有作为。 第二,临夏是兰州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从旅游市场的供给来看,临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既有雄奇秀丽的自然风景,也有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既有脍炙人口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多彩浓郁的民族风情,特别是恐龙足印化石群和古动物化石群的出现令世界震撼。泛舟“黄河

5、三峡”,如身在江南水乡;游览“松鸣莲花”,更胜似奇峰名山;驻足“炳灵石窟”,可感悟汉藏文化之交融;邀望“太子积石”,能体味塞上风光之苍劲;漫步城乡,雄浑的伊斯兰建筑,浓郁的穆斯林风情,各具特色的民族习俗,展现着民族地区古朴、独特的美丽画卷。同时,这里的旅游资源同甘南藏区的旅游资源连为一线,是西部回藏风情旅游热线和“星月之旅”的美景胜地。临夏旅游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另一方面从旅游市场的需求来看,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我们距离兰州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凡是到兰州的游客几乎都要去永靖、和政和康乐等地游览一番。我们相信,随着交通条件的

6、改善,临夏将成为兰州都市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板块。第三,临夏是以清真食品为主的民族特需用品的主要生产地和供给地。地域特色鲜明的清真食品是穆斯林群众的一大贡献,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现在兰州的清真餐饮和牛羊肉市场,绝大部分由临夏人经营和供给。同时,皮革加工和各类民族特需用品,临夏也有一定的生产优势。面向中亚和阿拉伯国家市场,千方百计地做大做强这些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既是临夏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可大大提升兰州都市圈的聚集和辐射功能。第四,临夏是兰州乃至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临夏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人口密度高,人地矛盾突出(全国人均耕地1.39亩;全省人均耕地2.2

7、亩;临夏人均耕地仅为1.1亩),生态环境脆弱,许多地方土地开发过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5%,每年有3000多万吨泥沙注入黄河,相当于每年给刘家峡水库注入六十多厘米的泥沙,而要挖出每十厘米的泥沙就需花费一亿多人民币,六十多厘米就得花费五、六个亿。刘家峡水库不但是西北的重要能源基地,更为重要的这个水库还为全世界的每个人储备着随时可以饮用的一方自然水。因此水土的过度流失不仅威胁着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等大型水库的安全,而且对兰州及黄河中下游的生态安全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实行中心带动,必须高度重视临夏及黄河上游的生态建设,以形成可靠的生态屏障。二、实施

8、发展战略的战略举措“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十八字发展思路,是州委继续深化州情认识、深化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成果,这既是临夏融入兰州都市圈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也是临夏积极参与全省组团发展的战略举措。强基础,这是第一项战略举措。强基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持之以恒地改善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说的是基础的重要性。纵观各地现代化进程,都有一个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时期。一般来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创造环境,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反之,则会成为制约经

9、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州底子薄、条件差、欠发达,说到底,就是基础设施没跟上、欠账多、有差距。近年来,我州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处于夯实基础、加快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全力以赴把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要搞好三大建设。 一是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临夏同兰州和整个藏区的内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但长期以来作用有限,主要是受交通条件的制约。现在,康临高速公路、折达公路正在建设,兰临合作铁路即将开工。随着这些大通道的畅通,临夏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必将转化成为巨大的发展优势。如果兰临合铁路再从临夏接轨通向西宁,从合作延伸与兰成铁路接轨,并入全国铁路网,那么就会从根本上奠定临夏面向藏区

10、的物流中心地位。因此在搞好铁路、高等级公路的同时,必须加快通县二级公路和乡村公路建设,努力消除瓶颈制约。二是要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争取国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良好政策,积极组织实施以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户用沼气和电力通信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我州城镇化率仅为12.4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2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9.73个百分点。而城镇化不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城镇化步伐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此,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加快推进城镇供排水、垃圾处理、集中

11、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增强聚集生产要素的水平。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临夏生态类型多样,沿太子山麓高寒阴湿地区生态植被良好,这是我们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后发优势,北部干旱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必须本着为临夏的长远发展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以重大项目为龙头,综合治理,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12、,积极组织实施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抓好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天保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项目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抓教育,这是第二项战略举措。抓教育就是要坚持把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基点放在教育上,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口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一个民族的强盛并不在于人口的多少,而在于文化是否发达;一个人的强大并不在于个头的高低,而在于头脑是否聪明。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提高,这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正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提高劳动素质

13、和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临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全国的一半,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教育事业发展滞后、人口素质整体不高,劳动创收能力不足。这个观点可以用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劳务输出人均创收之间的一组数据来印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大概临夏仅为4.6年,甘肃省是7.2年,全国是8.8年,而2009年劳务输出人均创收大概临夏是4000元,甘肃是6000元,全国是8000元。因此我们临夏必须把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在关系全局的重要位置,做到以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带动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抓教育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紧迫工作

14、。抓教育主要是要做好强化基础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这样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继续强化基础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基础教育必须抓好这样几件事情:一是认真实施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学校布局要符合实际,方便学生上学,保证学生安全,不能只考虑财政压力而一味地撤并。二是要按照强制性和免费性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入学率,确保东乡县、积石山县顺利通过省上“两基”验收,同时还要继续确保已实现“两基”的县(市)通过国家教育部的复查验收。三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没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在严格按照省上有关政策认真做好从大中专毕业生中考录教师的同时,加大对国

15、家西部特岗教师分配名额的争取,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招聘的办法解决一些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要争取一切政策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高中教育。特别是高质量的高中教育是临夏基础教育的短板。必须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扩大高中教育,努力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第二篇文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 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切实减轻就业压力、维护民族地区的

16、和谐稳定。发展职业教育必须立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到“两个对接”。就是州内培训和送出去培训相结合,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对接、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职业教育发展主要要做好这样几件工作。一是加快临夏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要积极探索同发达地区联合办学的途径,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围绕临夏特色产业培育和紧盯就业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分析论证设置就业前景广阔、务工收入较高的市场紧缺专业。二是积极实施转移就业工程。针对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实施的转移就业工程,既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种新途径,也是解决就业稳定的新门路,更是培养创业人才的长远大计。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鼓励积极走出去寻找新的培训和就业途径,提高转移就业的实效。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回炉”培训,要继续给予财力资助。三是加大对“两后生”为主的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短期技能培训既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劳务输出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现有职校和培训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