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新昌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材料汇总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34348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新昌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材料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编》新昌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材料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编》新昌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材料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编》新昌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材料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编》新昌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材料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新昌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材料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新昌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材料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昌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汇报材料中共新昌县委 新昌县人民政府2009年9月13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非常荣幸,国家人口计生委、省市人口计生委的领导和专家到我们新昌指导验收我县的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共新昌县委、新昌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借此机会,我首先简要汇报一下新昌的基本情况。新昌,是绍兴下属的6个县(市/区)之一。位于浙江省东部,东临宁波,南接台州,西接金华,公元908年,后梁开平二年建县,到现在已有1101年。全县区域面积1213平方公里,人口43.5万,有16个乡镇(街道),地貌特征是“八

2、山半水分半田”,是个典型的山区小县。 新昌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快。八十年代以来,我们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1.44亿元,增长8.5%;财政总收入20.3亿元,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5亿元,增长2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7元,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9112元,增长12.6%。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1.35亿元,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9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5421元,增长8.8%。1-7月份,实现财政总收入14.14亿元,增长1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2亿元

3、,增长10.9%。 新昌的产业特色比较鲜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工业为支撑、大企业带中小企业、工业带农业、旅游带三产的县域经济格局。生态农业发展较好,其中茶叶“大佛龙井”比较有名,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品质认可度很高,茶叶产业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新昌工业产业布局合理,是全国的医药强县、纺织基地、轴承之乡、冷配大县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拥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如摩托车汽车轮毂产量全球第一,维生素E产量占全国的90%、占全球的55%左右,药用胶囊产量占全国1/3,空调制冷配件中的四通换向阀产量全球第一,小型轴承产量占全国20%。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拥有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

4、2家,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288亿元,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20家,其中销售超亿元27家,超10亿6家,超50亿1家,税收超千万企业25家,拥有1家世界500强企业,5家上市公司,今年可能还有1家可以进入创业板第一批名单。新昌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新昌的旅游产业在浙江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全县拥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00多处,可供旅游面积120平方公里,被白居易称为“东南眉目”。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形成了“山水文化、唐诗文化、佛教文化、影视文化”四大品牌,大佛寺是国家4A级旅游区、硅化木聚集地是国家地质公园、沃洲湖是国家水利风景区、穿岩十九峰是省级风

5、景名胜区、天姥山在唐诗之路上,是新昌的象征,被誉为“李白的第二故乡”。秀丽的山水风光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了西游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200多部影视剧来新拍摄,被中央电视台授予影视拍摄基地。2008年游客突破3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8亿元,产值占GDP的16%,今年1-7月份,接待游客242.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53亿元。新昌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昌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是全国第一批科技工作先进县、第一批科技进步先进县,是省教育强县、科技强县、全国体育先进县。高考重点线上线率连年位居全市前列,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享誉省内外。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

6、质服务县,2008年被评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强化,“平安新昌”和“和谐新昌”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我们新昌县以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为抓手,以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整体水平为核心,以满足广大育龄群众需求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建设“和谐计生”和创建“国优”目标任务,大力开展综合优质服务活动,在组织领导、政策导向、依法行政、服务质量、民主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绩,全县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在107以内,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满意率达97.44%

7、,2007年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现将我县创建“国优”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优质服务新理念1、把实实在在为群众着想作为工作宗旨。我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优质服务的实施体现了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努力迎合广大群众不断趋向现代、文明、成熟的生育观念,彻底改变过去计生工作以单纯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的“以我为主”特定方法,一切以尊重群众权利、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为原则,实实在在为群众着想,让群众在尽义务的同时充分享受到应有的权利,使政府服务计划生育成为一种科学文明的得体之举。2、把开展计划生育

8、全程服务作为工作重点。我们把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合理需求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和动力,从初期硬抓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到建立落实需求导向型工作机制,三级随访制度,全程服务制度,全面推行知情选择,探索建立人口计生部门上门服务与群众自我服务、政府行政指导与群众按需服务相结合的药具管理服务新模式,定期免费开展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落实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关注男性生殖健康,促进青少年和老年健康,不断满足广大育龄群众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需求。 3、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为努力目标。我们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优先支持和帮扶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民

9、家庭,帮助群众勤劳致富;普及落实优生优育优教工作,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研究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致力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工业发展、旅游开发及和谐社会建设。 二、强化保障措施,构建优质服务新机制1、落实了制度保障。为全面推进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对计生工作的领导,先后出台了关于新昌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改革考核评估方法,增加

10、优质服务考核权重。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听取讨论人口计生工作,研究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还每年组织召开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形势分析会等专题会议,县人大、县政协也十分关注和重视计划生育工作,经常性组织专题调研和督查活动,从而确保了政策执行到位。为把工作抓到实处,我们建立落实四大制度:一是人口计生工作专项督查、信息通报制度,由县两办、计生领导小组发文定期通报;二是职能部门巡查制度,经常性地对16乡镇(街道)的队伍建设、工作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督查;三是“一票否决”制度,对违反计划生育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仅2007年和2008年就把关审核102批(次),55

11、个单位和15名个人先进被否决;四是县长约谈制度,每个季度由县长约谈计划生育工作相对落后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共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2、落实了财力保障。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计划生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2007年全县共投入计生事业经费733.23万元,年增长22.3%,人均达到16.02元,2008年投入874.59万元,年增长19.28%,人均达到19.11元,均超过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计划生育经费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款全额返还用于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确保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宣传教育、流动人口管理等专项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而为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12、提供了财力保障。3、落实了人员保障。县编委落实专门编制和人员,切实稳定了计生机构和队伍。2007年以来,向社会公开招考了6名乡镇(街道)计生干部,并鼓励计生干部参加自考等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全县乡镇(街道)计生干部(包括技术服务人员)107名,90%以上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全县97名技术服务人员持有执业资格证书87人,中级职称30人,达到人员配备要求。我们还结合村级组织换届,对村级计生服务员进行调整,全县415个行政村的计生服务员年龄均在45周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三、落实政策优惠,树立优质服务新导向1、完善计生家庭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自2002年起,抓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

13、的有利时机,探索实施面向农村计生家庭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按照“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原则,出台关于推进农村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把计划生育家庭率先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并规定对年龄偏大人员可采用“延五补三,先延后补”办法照顾办理投保,对符合条件的参保家庭给予连续5年每户500元的补助,目前共有533户计划生育家庭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享受到政府补助金计93.1万元。去年县委、县政府还出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给予独生子女家庭每人每年60元的专项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为独生子女家庭解决了老有所养问题。2、深化部分计生家庭扶助制度。根据上级统一部署

14、,我县从2006年起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008年起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密制定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的程序,完善“直通车”的发放方法,确保奖励扶助制度规范执行,做到奖扶对象确认准确无误、奖扶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截止2008年底,全县1663名农村计生家庭获得奖励扶助金244.54万元,161名计生对象获得计生特别扶助金23.748万元。3、实施特困计生家庭社会救助措施。出台计划生育公益金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县财政投入50万元,对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发生意外死亡或意外伤残给予1500元的一次性补助,其他计生困难家庭则按分类给予3

15、00-1500元不等的补助,累计全县619位特殊困难计生对象得到补助,金额为28.04万元。我们还积极发动企业回报社会,筹资建立计划生育冠名基金,帮助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开展生产自救和生活自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氛围。4、落实面向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政策。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对计划生育家庭在激励奖励、社会保障、减免收费三方面采取了若干优先优惠政策:一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享受减费待遇,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其14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个人缴费部分可减半收取,减收部分的费用由县财政承担,目前全县共有6135名独生子女享受到政策;二是

16、独生子女户中考享受加分待遇,独生子女在参加本县中考时可以在总成绩中加5分,全县已有2147名学生得到了中考加分;三是双农独生子女户、双女户享受教育奖励待遇,其子女在高考中成绩名列全县文理科前3名并被普通高校录取的,获得5000元的计划生育奖学金,全县已有9名学生获得奖学金;四是双农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在其它就学、就医、就业、生殖保健、村镇建设、旅游、农林科技、贷款、司法援助等方方面面享受到各种优先优惠政策。四、健全服务措施,提升优质服务新平台1、切实完善“三项制度”。完善随访服务制度,落实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随访制度,多年来随访率保持在95%以上(去年为97.96%)。完善群众服务需求分析制度,根据绍兴市人口计生委要求,巧英、梅渚等两个样本观测点,按照“信息采集-科学分析-组织实施-评估反馈”程序,定期收集、掌握和分析群众的需求,为重大决策和优质服务的开展提供依据。根据群众需求,进一步规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