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4273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09襄樊中考第14题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A.忽必烈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参考答案 B (2010山东青岛)10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B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010山东青岛)11“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DA分封制

2、B宗法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2010江苏泰州)4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C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2010山西)3元朝以前,就有许多山西汾州、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DA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 B维吾尔族、蒙古族人民非常友善C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非常紧密 D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2010湖南衡阳)5.“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

3、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B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2010福建莆田)6元朝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等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忽必烈诏令司农司编写的书籍是( )C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桑辑要 D天工开物(2010湖北黄石)19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岭北行省”等字。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C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2010湖北宜昌)7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 )BA秦朝 B元朝 C明朝

4、 D清朝(2010江苏宿迁)21在某朝代的疆域示意图中,我们宿迁地区位于“河南江北行省”。这一朝代是( )D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2010湖南湘潭)4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建立者是( )B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2010江苏扬州)29崔致远和马可波罗是与古代扬州有关的两个外国人,他们来到扬州的时间分别是( )CA秦朝和汉朝 B汉朝和唐朝C唐朝和元朝D元朝和清朝(2010内蒙古赤峰)6在内蒙古地区有以马可 波罗名字命名的店铺。请问马可 波罗最早在何时来到我国( )C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2010广西贵港)5元朝在地方设立的最高

5、行政机构是( )DA中书省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行中书省(2010湖南株洲)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C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2011聊城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A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立行省 D打退沙俄2011青岛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 B )2011烟台“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

6、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2011鸡西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有可能阅读到的书籍有 ( B )红楼梦 本草纲目 齐民要术 资治通鉴A B CD2011青海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 C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2011巴彦淖尔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 )A秦朝、元朝 B夏朝、唐朝 C商朝、汉朝 D西周、秦朝2011张家界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 D )A. 郡县制度 B. 均田制度 C. 科举制度 D. 行省

7、制度2011桂林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A )A行省制 B科举制 C. 郡县制 D厂卫制2011陕西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当时在东北地区设置( C )A北庭都护府 B宣政院 C辽阳行省 D吉林将军2011十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D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元朝2011南平在某一朝代的疆域中,我们南平地区属于“江浙行省”。这一朝代是( D )A秦朝 B汉朝C唐朝 D元朝2011泰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B

8、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成吉恩汗的主要功绩是A、统一六国 B、建立唐朝 C、统一蒙古 D、建立明朝参考答案C09福州中考第4题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南宋政权 C.建立西夏 D.建立元朝政权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6题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参考答案D08盐城中考第7题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秦朝 隋朝 唐朝 元朝 A B C D参考答案B 08台州学业第10题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回答10、11题。我国历史

9、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参考答案C2007年金华中考 第10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B.都开凿过运河C.都创设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行政机构 D.都是短命王朝参考答案D06年山东中考第2题下列出现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中,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是A.秦 B.唐 C.元 D.明参考答案C06年山西中考第5题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蒙古族歌谣吉祥三宝优美动听。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A辽朝 B西夏 C元朝 D清朝参考答案C06年海南中考第5题元朝的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

10、骨打 D耶律阿保机参考答案B06年长沙中考第3题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A.辽朝 B.西夏 C.元朝 D.清朝参考答案C2007年乌兰察布中考 第18题与右图相关的朝是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参考答案C2007年济宁中考 第18题 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参考答案D 08盐城中考第8题2009年4月1日,中法外交部同时发表中法新闻公报,法方承诺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参考答案 C09东营中考第4题

11、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参考答案D08恩施学业第2题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A唐代 B元朝 C清朝 D新中国成立后参考答案B 08黄石学业第8题右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参考答案D08福州中考第5题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是A.维吾尔族 B.朝鲜族 C.回族 D.色目族参考答案 C09耒阳中考第8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参考答案B 08内江中考第17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参考答案B2007年湘潭中考 第9题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