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3721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随着新课程、新教材在我县的全面实施,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县生物教师正在享受着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正快乐并痛苦着。通过一年的实施,大家都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也正思索着如何进一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开展探究性学习这个全新的理念。生物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工场”。其实也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老师是这一学习过程中的导演。我们如何设计出生动活泼、富有人性课堂45分钟,这是大家都在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2、甚至我们可以说,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上述这个问题,把自己参考的一些资料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1.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的概述1.1 定义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是指为完成生物教学课程所规定的目标,安排、规划某一课堂的教学步骤,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课堂的组织方式等,作出符合学生教育、心理规律的全面安排。1.2 内容 授课时间安排、课时安排;课题名称;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学习任务分析;课时目标分析和确定;教法的选择和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确定;学生起点知识、能力、情感的确定;教学

3、主要事件的确定和安排;作业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1.3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是指课堂教学中安排教学事件及其前后顺序。例如学生课堂看书、讨论、朗读、探究活动、提问、讲解、谈话、野外调查等。课堂教学设计是落实整个教学设计的基本点,课堂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标程度,可以说,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整个课堂教学做出一个全面的规划和安排,精心设计每个细小教学活动,尽量完善教学过程,才能比较好的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堂教学。2.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2.1 赫尔巴特四阶段课堂教学模式赫尔巴特根据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明了联

4、想系统方法 简单的理解就是讲授新知识,唤起已有知识,概括总结新旧知识,应用于实际。2.2 凯洛夫六环节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凯洛夫根据知识学习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理论,提出课堂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组织上课检查复习告诉目标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这种模式对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影响最大,运用的也最多。2.3 加涅八阶段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协同活动的过程,据此,加涅将课堂教学过程分成八个阶段:注意选择性知觉复述语义编码检索提取反应反馈。3.生物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类型3.1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设计3.1.1科学探究 探

5、究性学习是这次“课改”的核心,既是生物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一次学习方式的变革,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很多老师反应新教材不好教,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材上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太多,也许是我们还没有弄清编者的意图。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应把“探究性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作为科学课程的生命科学由于涵盖的是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而科学知识是科学过程的产物。因此生物新课程特别强调科学过程,要使科学过程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实施,科学探究便是最好的实施策略。其实,生物科学探究实质上是教给学生处理信息时,学会使用类似生物学家进行研究时使用的技巧、方法,对提出的问题加以解决,它强调

6、的是内容和过程以及科学的调查。科学探究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通过研究认为,要在科学课程中引入“科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小科学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他认为,探究性学习型课堂应该包括“问题的感受、假说的形成、验证、计划的实施、从材料引出结论”五个阶段。还有些学者认为生物科学探究的体系应包括:指定调查范围、构想问题、确定研究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四步。根据上述理论,我们认为,讲授探究活动时针对不同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巧:使用表现科学技术探索性本质的表述。例如:“我们不知道”、“关于它的证明时矛盾的”、“我们还不能确认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

7、的”。使用“探究性叙述”代替“结论性表述”,尽量不用或者少用如下说法:“有9000多种鸟类”、“基因是遗传的单位”、“鱼类适宜在水中游泳的特点是”。精心设计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解决实际生物学问题之中。3.1.2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科学探究学习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探究活动训练来完成的。探究训练是设计一种把科研程序压缩到一小段时间内的练习,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步骤,我们教材一般将探究训练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阶段:面对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阶段、组织资料和形成解释、成果的表达与交流。3.1.2.1面对问题:讲解探究步骤:在开始探究之

8、前,教师要仔细为学生讲解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免学生盲从。提供问题情景:问题一般是指与我们观念或现实相冲突的事件,其中认知冲突可以形成探究的课题。创设问题情景:这是教师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关键所在。有以下一些具体办法共大家参考提供数据、信息资料、对比找出矛盾,进而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教材中关于鸟的飞行原因提供的一些资料包(消化、循环、呼吸等)、也可以选取本地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叶片,让学生先观其形,制成临时装片,进行对比其结构上的差异,学生应该可以提出很多问题的。呈现标本、模型,指导学生通过对生物体结构的比较,从中找出差异,进而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向学生展示四种动物的心脏模型,结

9、合相关知识,提起学生探究具有不同心脏结构的动物的兴趣,从而提出有关问题。描述或引领学生实地考察两种或多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引起学生分析其生态因素及其适应性,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些植物能生活在水中,而有些植物却不能?为什么放在家里的向阳植物不久就死掉了,而厚皮树却长得更加茂盛?栽培植物、饲养动物,学生在植物栽培、动物饲养中会碰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碰到教科书触及不到的问题,在这种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饲养草履虫,草履虫吃什么?草履虫生活在什么温度范围内?草履虫如何繁殖后代的?深入校园和社区,寻找和发现绿化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从校园环境和绿化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例如,校园内

10、有哪些绿化树种?校园中常来的有哪几种鸟?为什么一些树常青?一些树到了冬天却成了“光杆司令”?对自身的观察和研究。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会发生剧烈变化,学生对自身的变化总是很感兴趣,学生在关注自己身体变化的的同时,从中问为什么,形成探究问题。例如,“遗精”、“月经”的生理现象。为何男性长胡须,男女生声音不一样?体位发生改变后,为什么头会晕?播放动、植物录像材料,让学生在观看中引发好奇心,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猎豹奔跑的速度那么快?鸟儿为什么要迁徙?为什么海里的鱼不怕咸?学生外出旅游,参观动植物园或者国家公园,布置学生仔细观察,激发情感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长颈鹿

11、的颈项那么长?河马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观察农村的田间劳作,也有很多问题可以值得思索,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给学生发放某些材料,让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动植物,输入相关信息,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和好奇,在这种冲突和好奇中提出问题。总之,问题的提出是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者观察或者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出来的,而不是老师帮助或者老师强加的,老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氛围。问题的价值取向、难易程度、可信度,可以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成正比上升。3.1.2.2 确认阶段(作出假设): 是指老师指导学生搜集关于自己看到或经历过的问题,然后将问题转化成探究的课题并作出假设:确定课题名称:陈述、疑

12、问式(一般疑问式和反问句式);采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指导学生筛选信息;形成课题的假设。确定探究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作出探究的安排或者规划。确定自变量、操作变量和控制变量。3.1.2.3实验阶段:这里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探索类型:这种探究不需要某一理论或者假设来做指导,一般指改变事物的条件已观察它是否变化,但这种探索可能会为某一理论提出某些观点和意见。例如,观察鱼鳍的作用。另外一种就是直接验证,指学生检验一种理论或假设。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3.1.2.4 组织资料和形成解释:这个过程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处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搜集的数据或资料,并从资料中得出结论。学生通过探究,搜集和记录

13、到数据或资料,必须经过恰当的处理,才能找出数据间或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数据间的关系,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从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通俗的讲,就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在探究中作用:全面指导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特别要引导学生观察特殊现象和偶然现象,从偶然和特殊现象中发现新问题、新规律。指导学生恰当分配注意力,以免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检查和督促学生按探究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探究任务,训练探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观。督促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如实记录和保存数据,避免或尽量减少不真实的数据的出现。正确处理和协调探究过程中

14、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处理和应对探究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因为探究过程不只是限于教室,有时在实验室,甚至在野外,各种偶发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探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落实自主探究的观念,共同讨论和研究问题。决不能因为在探究中遇到某些困难而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或者由老师代替学生操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多鼓励,并和学生一起想办法,同甘共苦,度过难关。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产生探究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和梳理探究中所获得的信息或材料。由于一项探究活动耗时很长,因此教师在探究设计和计划中,要充分预测各项活动、任务、困难

15、,并作出恰当安排,以免打乱课堂秩序。及时组织交流和成果分享。当小组长遇到困难、疑惑或取得成果、有新想法时,教师要组织小组之间或小组内的交流与分享。其目的有三:一是帮助解决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二是分享某小组的探究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促进进一步探索,三是相互借鉴探究经验,交流探究体验。3.1.2.5成果的表达与交流:交流重要意义展示成果,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提高生物作文和写作能力,即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获得科技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包括论文的写作方法、主要结构、数据的使用、结论的引出等);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锻炼学生的胆量,展示学生自己的个性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和探究氛围;促进探究经验和情感体验交流。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交流的表达方式报告式:指导探究小组根据探究过程和结果,撰写出探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教给学生各种报告的写作方法、报告的基本结构等。图文式:用照片和图片及其文字说明来展示探究过程和成果。记录片式:用镜头将整个探究过程加以记录,事后进行恰当的整理、剪辑,形成一部完整的展示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记录片。展板式:将小组的整个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