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3年高三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4.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3604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2013年高三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4.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3年高三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4.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3年高三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4.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3年高三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4.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同步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3年高三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4.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同步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2013年高三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4.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同步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高考】2013年高三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4.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同步练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一、单项选择题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12题。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甲处打坝淤地 乙处整修梯田丙处修建水库 丁处平整土地A B C D答案:A解析:图中甲处是沟谷,可以采用打坝淤地的方式;乙处为缓坡,可以整修梯田;丙处为塬地,应平整土地;丁处为陡坡,应种植被护坡。2如果不施加人为影响,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Aa BbC1 020米等高线 D1 010米等高线答案:B解析:若不施加人为影响,若干年后,随着水土流失加剧,塬面很可能会后退,并且陡坡处

2、侵蚀速度快。所以塬面边界会变为b。(2012山东淄博)读下图,回答34题。3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a区是我国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Bb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等Ca、b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Da、b两地区均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4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或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a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b区水土流失严重Ca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Db区在纬度较低的区域应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答案:3.C4.C解析:a地为黄土高原地区,不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也不是油料作物主产区;该地水土流失严重,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

3、。b地为华北平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主要是冬小麦、棉花;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a、b均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2011金华十校联考)读海南岛降水与风能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下列因素与图示地区风能分布相关程度最高的是()A地势高低 B干湿程度C海陆位置 D台风与寒潮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自东向西,随着年风能蕴藏量数值的逐渐增大,年降水量在逐渐减小,由此可以看出风能分布与干湿程度明显相关。6风力发电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有()A需要大面积占用耕地,造成土地资源短缺B减小风力,从而影响气候C危及部分鸟类生存D产生辐射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答案:C解析: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直径很

4、大,转动过程中会对鸟类造成危害。风力发电一般使用的是高空风力,占用地面面积较小;对气候影响不大;风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会产生辐射。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读图,回答79题。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8该区域的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不包括()A土地廉价 B能源资源丰富C劳动力素质高 D政策优势9近年来,乌海市以“蔬菜、葡萄”产业为主导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

5、营,葡萄种植基地每年以4 000亩左右的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近2.5万亩,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少C地下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答案:7.D8.C9.A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得出,此地水电、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所以本地工业地域应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第8题,该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地带,劳动力素质并不是很高。第9题,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葡萄的种植。读下面我国甲、乙两区域图,回答1012题。10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

6、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甲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该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化量大,形成汛期;乙为海南岛,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的水量大,形成汛期。11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科技发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BCD答案:B解析:甲、乙两地分别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都具有夏季热量充足的优势;此外,两地的经济水平都不太高,劳动力价格较低,有利于农业的发

7、展。12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多山的地形 干旱的气候对外联系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短缺A BC D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都位于山区,因此对外联系都不便,再加上两地的生产方式落后,故制约了经济发展。读下图,完成1315题。1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14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A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B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C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D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15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A光热条件 B

8、土壤条件C地形条件 D水源条件答案:13.B14.B15.D解析:综合图中信息,甲地位于天山北坡,中部盆地是准噶尔盆地。天山北坡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较丰富;盆地内部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因此缺水制约了盆地的农业发展。二、综合题16(2011浙江)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单位:%年份煤炭电力油气纺织其它200546.112.311.010.919.7200960.78.112.32.216.7(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甲地是我国“

9、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答案:(1)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耕地和牧草地。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2)向斜构造;沉积岩。(3)以煤炭、电力、油气等重工业为主,轻纺工业比重较小。重工业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降低。该市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更强。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及整治措施、地质构造和岩石、工业结构及成因等知识。第(1)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方式。一个区域的自然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分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

10、和典型地物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陕西、内蒙古一带,该区域地处我国内陆,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该区域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地带,主要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为耕地和牧草地。对于沙地要采取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的措施;对于旱地则侧重于水土保持。第(2)题,考查地质条件分析和岩石类型判断。根据图中的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图中岩层产生了弯曲,应该是褶皱;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由此判断该褶皱为向斜构造。该地附近分布有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形成的。岩浆岩是岩浆喷发侵入其他岩层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形状不规则,没有层理性;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沉积形成的,具有

11、层理结构,由此判断该区域的岩石类型只能是沉积岩。第(3)题,考查工业结构及其成因。图中乙城市是我国内蒙古的包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该区域工业以煤炭、电力、油气等重工业为主,轻纺工业比重较小。对比2005年和2009年的数据可以判断,该段时间内,重工业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降低。这主要是由该区域的区位优势决定的:该区域煤炭、油气资源丰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前提。17下列两图是我国某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依据图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3)据图分析A区域发展果蔬种植业的优势条件。(4)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答案:(1)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南部为山地,北部是盆地。(2)该河流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本区域河流补给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夏季山地降水多,且冰雪融水量大。(3)光照丰富,气温日较差大,靠近水源和交通线,位于山前冲积扇。(4)湖泊消失,河流变短(或断流),沙漠面积扩大。果蔬种植区扩大,耗水量增加。-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