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质》教案3 浙科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31252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细胞质》教案3 浙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细胞质》教案3 浙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细胞质》教案3 浙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细胞质》教案3 浙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细胞质》教案3 浙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细胞质》教案3 浙科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细胞质》教案3 浙科版必修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细胞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溶胶的有关成分和主要功能。2描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说出不同细胞器的主要功能。3观察叶绿体和胞质环流的现象,说明胞质环流和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胞质环流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学习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识图能力。3通过比较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2通过观察胞质环流现象,以及对如何加快胞质环流速度的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

2、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从本节内容看,主要是探究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具体如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与细胞的能量转换密切相关,是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分泌密切相关;中心体参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液泡与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有关;溶酶体与细胞内的消化作用有关;细胞骨架的运动是胞质环流的原因。因此,这些细胞器的主要功能与新陈代谢等内容密切相关。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在高中阶段有必要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高度,进一

3、步讲述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主要功能的知识。本节内容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学习,因此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研究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那些极细微结构平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加之细胞的结构名称多,概念多,细胞结构与功能又是多种多样,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比较陌生,学习时缺乏感性认识,较难理解、记亿。【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从细胞的亚显微水平理解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以及理解各种细胞器与细胞之间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议课时】本节内容建议安排2课时。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细胞的基本结构,在本册的第一章又

4、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这都为本节内容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对细胞器的空间结构的了解还需通过多媒体演示再结合模型,这样才比较容易接受。由于本部分细胞的结构名称多,概念多,细胞结构与功能又是多种多样,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烦琐,没有兴趣,所学内容不易记牢,因此要想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在初中阶段学生都使用过显微镜,因此观察黑藻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及胞质环流时,关键是引导学生需要耐心、细心地寻找观察目标。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黑藻、显微镜等实验材料。【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与学生自学、

5、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结合。例如,在叶绿体的教学中,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叶绿体以及胞质环流,通过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边探究来得出有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设计思路】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思想,把细胞比喻为一个城市,它应该具有电厂、交通、工厂、加工厂等设施。而一个小小的细胞内部是如何分工的?本节内容是在亚显微水平研究细胞溶胶和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挂图、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电脑课件等多种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并且可以通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胞质环流现象的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并进

6、行“如何加快细胞质流动速度”的探究以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画板图并指导学生画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用多种形式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微观世界下的生命形式,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总之,这部分内容唯有在直观条件下,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地使学生理解和熟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对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溶酶体、细胞骨架等细胞器的教学,可以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各种细胞器存在位置、种类、结构和功能的比较,再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最后以游戏的形式完成各种细胞器的比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

7、得知识。这部分知识虽然识记的内容多,但也不可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对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各种细胞器,要求学生学会识图,如在细胞核附近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怎么区别,对于重要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不仅要知道结构名称而且能绘示意简图。此外,各细胞器的功能,时间一长,学生记忆易混淆。教学时,可教给学生一些识记方法,如采用列表对比、联系记忆等方法。如人体淀粉酶的合成、分泌需要哪些细胞器参与?首先要想到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后需由内质网的管道膜系统运输,经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拣、包装。以上这些生理过程均离不开能量的推动,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为上述活动提供能量。通过联想的办法,将细胞

8、器的功能联系起来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教学过程】 第1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一课时导入(一)细胞器1、内质网和核糖体(1)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提问】初中大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细胞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讲述】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就像一个城市,它应该具有电力、交通、工厂、加工厂等设施,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那么细胞内部是如何分工和合作的?【投影】图217模式化的动物细胞图(见教材P39)。【指导观察】让学生观察模式化的动物细胞图(细胞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型)和每一种细胞器的立体模型,让学生了解每一种细胞器的名称。【板书】细胞器【过渡】震惊全国的

9、劣质奶粉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公愤,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蛋白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确实具有重要的作用。【设问】细胞内蛋白质是如何合成与加工的?【动画演示】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标记的亮氨酸,分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分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分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过渡】动画说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关。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板书】1、内质网和核糖体【讲述】核糖体是由核糖体RNA(rRNA)和蛋白

10、质组成的椭圆形致密颗粒,外表没有膜包裹(形态与成分)。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功能)。【提问】请观察模型,核糖体分布在哪些部位?【板书】(1)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无膜;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讲述】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是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蛋白,如抗体、酶原或蛋白质类激素等。游离在细胞溶胶中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多半是分布在细胞溶胶中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包括酶分子),此外还合成某些特殊蛋白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因此,在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游离核糖体的数目就比较多,而且分布均匀。(这一点已被用来作为辨认肿瘤细胞的标志之一)

11、学生回忆: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倾听、思考仔细观察学生思考学生观察学生倾听学生观察并回答:有的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溶胶中。学生倾听温故知新。形象比喻使学生对每一种细胞器的名称和形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联系实际。让学生对各细胞器既分工又合作有所了解。培养观察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2)内质网的结构、种类、功能 【过渡】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又如何?【板书】(2)内质网的结构、种类、功能 【讲述】结合模型说明,内质网是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的细胞器,这些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其主要作用是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提问】请观察所有内质网是否都一样?

12、粗面内质网有核糖体颗粒光面内质网没有核糖体颗粒【板书】类型【提问】粗面内质网与光面内质网的功能是否相同?(请学生阅读相应的教材然后讲述)粗面内质网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分布比较多,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新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的囊腔中,运送到高尔基体及细胞的其他部位。因此,粗面内质网是新合成的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又是核糖体附着的支架。光面内质网的功能比较独特,一般与蛋白质合成无关,可功能却更复杂,可能参与糖元和脂类的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以及具有分泌等功能。例如,人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中有氧化酒精的酶,有些光面内质网还含有合成磷脂的酶。【板书】功能:粗面内质网是新合成的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光面内

13、质网的功能比较独特。【提问】内质网膜在细胞中分布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观察挂图或模型然后讲述)内质网膜与细胞膜都是由磷脂双分子与蛋白质组成,各成分的比例略有不同,内质网向外与质膜相连,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所以细胞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膜系统。【板书】结构与分布:单层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过渡】从刚才动画中可以看出,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运输还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高尔基体的结构如何?下面来一起探究。【板书】2、高尔基体【讲述】高尔基体命名的由来。高尔基是意大利著名的组织学家和细胞学家。在当时由于技术的限制人类对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之甚少,1873年,高尔基首次发明了用银盐染细胞

14、的技术,这项技术能专门银染细胞中的某些特殊结构,特别适用于研究神经细胞。1896年,他在研究猫头鹰的大脑时,他发现经过银染的神经细胞在核膜附近存在许多扁平的小腔,当时被称为高尔基体。高尔基认为这特殊结构可能参与细胞内的分泌和运输。学生回答:不一样,有的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颗粒,有的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颗粒。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学生观察学会分析比较的学习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利用史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高尔基体 (1)命名(2)结构、功能3、溶酶体的结构功能4、线粒体 (1)形态【指导阅读】结合模型,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与内质网比较了解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总结归纳】高尔基体也是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和小泡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粗面内质网运输来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使之变为成熟的蛋白质。【板书】单层膜。加工蛋白质【动画演示】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过程。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到达粗面内质网的一端时,内质网膜形成小囊,将这些蛋白质包裹起来。此小囊随后离开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移动并最后与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