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30911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城市建湖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亲爱的同学们,不经意间我们迈进新的学校学习生活已过两个月了,在这里,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夕阳余辉;醉心悦耳的朗朗书声,流连斑斓的文学风景。请你将这段时光里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 友情提醒:所有试题的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8分) 将下列语句认真誊写在方格内。(2分)求知无坦途,学问无捷径。 2.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名句。(每空1分,共8分) ,不知秋思落谁家。东风不与周郎便, 。 梅须逊雪三分白, 。青山有幸埋忠骨,

2、。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这句话表达出了人们只看到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的慨叹,表露了对这种现象不敢苟同的鲜明态度。(冰心成功的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的爸爸从来不向我请教关于烹饪方面的知识,因为我对此一窍不通。B.这位小演员真了不得,他扮演了一位八十岁的老太太,居然演得惟妙惟肖。C.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D.欣赏完他们矫揉造作的表演,我们大家都大加称赞。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 一

3、个人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其身体健康的保证。B. 伟大祖国的建设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C. 在会堂里,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勇擒歹徒的英雄的动人报告。D. 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5.结合我们所学的内容,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A.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阐述文学的特点、功能,能够让我们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B.繁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使读者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C.往事依依讲述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老师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用心,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她觉得学生

4、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 D.沈从文在写作本命年的回想时以其独特的视角,朴实清新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优美画面。6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分)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 , 。二、语文实践与名著阅读 (14分)7. 学了本册的第一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后,老师给大家安排了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可需要你的积极参与哟,你准备好了吗?(6分)活动一:以“文学少年”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 请为你的手抄报取个比较有文学色彩的名称 。(1分) 请你再设计两个与文学有关的栏目名称,语言可要

5、精炼哟。(2分)栏目一 栏目二 活动二:举行一次演讲近期学校想请盐城籍作家曹文轩前来为大家进行一次文学方面的演讲,学校委派你前去邀请他。见了面后你会怎么说?想想要注意些什么,再把你所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8.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你的一个同学正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他读到了下面这一段:这时,林子远处一只鸟儿叫了,另一只鸟应和;马上有一只啄木鸟发出了啄木声。渐渐地早晨的凉爽而朦胧的灰色亮成了白色,随之各种声音也渐渐多了起来,显出了生机。大自然摆脱了睡意,开始活动,这种奇妙景象在这个沉思着的孩子面前展现。一条小绿虫子从一片带露水的叶子上

6、爬过来,时不时地抬起它的三分之二的身体在空中“四处嗅着”,然后再爬啊爬因为按汤姆的说法,它在量叶子的长度哩,当这条虫子按它自个儿的主意爬近他的时候,他定定地坐着,如同一块石头。随着这小东西时而朝他爬来,时而又似乎想往别处去,他的希望也时高时低。最后,它翘起身子,苦苦思索了一阵,毅然决然地跳下来,落到汤姆腿上,开始了在他身上的旅行,他乐得整个心都在笑因为这就意味着他将有一套新衣裳毫无疑问,是一套花哨的海盗制服。这时,一队蚂蚁不知打哪儿冒了出来,干起它们的活儿。其中一只气概非凡地用手抱住一只比它大五倍的死蜘蛛,使劲搬运,一直把它拖上一根树干。一只背上带褐色斑点的花大姐爬上一片草叶尖上,高得让人看了

7、头晕。汤姆弯下腰凑近她说:“花大姐,花大姐,快快飞回家。你家着了火,孩子们没人管!”她于是一展翅飞走了接着来的是一只金龟子,顽强地滚着一个屎球。汤姆碰了碰它,看它把腿贴住身体收起,装死。这会儿,鸟儿已经嘁嘁喳喳叫得很欢了。这时候,大自然已经完全苏醒,开始了活动。阳光像一支支长矛射进远近密密匝匝的叶丛,几只蝴蝶扑闪着翅膀也来凑热闹。此时你可以告诉他这里有 、 等描写,采用这些描写的目的是正好烘托出人物的 心情。(3分)他较欣赏这一句“最后,它翘起身子,苦苦思索了一阵,毅然决然地跳下来,落到汤姆腿上”,可是他无法说出他的理由,你可以帮他一下吗?(2分)他还设计了一个“读书文摘卡”的栏目,你不妨试一

8、试,挑战一下自己。(3分)读书文摘卡读 书 文 摘 卡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 者_ 译 者 贾文浩 贾文渊 内容摘录 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欣赏的人物及理由 三、阅读理解 (38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1题。(7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9、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 ”是词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语句,从词中“ , ”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而呈现出乐观旷达的思想境界,也表现出词人的美好愿望。(3分)10.吟诵诗词,应该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律,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这首词感情浓郁,但前后不一致,上阕感情缠绵悱恻,下阕则 。(1分)11.本词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作品中有不少句子人们耳熟能详。相信你也有同感,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句?为什么?写出你的理由让大家共享一下。(3分)喜欢的句子是: 理由: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

10、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乙】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廪食:官府供食1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1分)是 吾 剑 之 所 从 坠。13.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是吾剑之所从坠 不亦惑乎 齐宣王使人吹竽 宣王说之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5.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我国古代人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我们大多可以从中获得启迪,这两篇也不例外。选

11、择其中的最有感触的一篇,把你的心得写下来。(3分)(三)阅读下列现代文,完成1619题。(8分)【甲】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16.甲段里加点

12、的“回望”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17.乙段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作用是 (3分)18.乙段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的作用是什么? (2分)19.给上面的两段文字加个小标题。(最好不超过四个字) (1分)(四)阅读下列现代文,完成2024题。(13分) 天堂的灯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