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33078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专题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专题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专题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专题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精编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 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 1919 1921 1924 第二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 1927 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 1927 1937 第四阶段全民族抗日时期 1937 1945 第五阶段解放战争时期 1945 1949 1 画面上有 太阳 标记的骷髅脑袋象征哪个国家 日本 2 它口中衔着 山东 青岛 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日本要吞并山东 青岛 3 画面上中国的 国民 正用绳索套着 山东 青岛 奋力往外拉 不让日寇吞下肚去 这指什么事件 五四运动 一 伟大的开端 五四运动 1919 一 原因 1 根本原因 北洋军阀

2、的封建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2 阶级基础 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 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5 导火线 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失败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 二十一条 1915年5月9日 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二 经过 4 国际环境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 6月初 概况 中心 北京 先锋 学生 斗争形式 罢课 一 伟大的开端 五四运动 1919 二 经过 1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 6月初 概况 中心 北京 先锋 学生 斗争形式 罢课 口号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章宗祥 曾任驻日公使 多次出卖国

3、家主权 向日本大量借款 陆宗舆参与签订 二十一条 等卖国条约和向日本借款的合同 曹汝霖 亲日派 参与同日本谈判 二十一条 和多次向日本借款 一 伟大的开端 五四运动 1919 二 经过 1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 6月初 概况 中心 北京 先锋 学生 斗争形式 罢课 口号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结果 军警镇压 学生被捕 2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初 概况 中心 上海 主力 工人阶级 斗争形式 罢工 罢市 罢课 结果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签字 材料 学生罢

4、课半月 政府不惟不理 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 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 工界罢工不及五日 而曹 章 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年6月12日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卖国贼 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 本代表拒绝签署 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 一 伟大的开端 五四运动 1919 三 认识五四运动 1 性质 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 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 意义 1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 留下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自由 的五四精神 材料三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 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

5、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 五四运动 1939 材料四 五四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潮下 马克思主义也作为西方学说的一种 比较广泛地在中国传播 并迅速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 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彭明 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 一 原因 既要革命 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没有一个革命党 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 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材料二 陈独秀到上海后 立即把他学到的一点点马克思主义付诸行动 他着重在工人中传播马

6、克思主义 材料一 陈独秀发表了题为 劳动者的觉悟 的演说称 我以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社会上各项人 只有做工的人是台柱子 他积极组织并发动工人运动 1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2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材料三 陈独秀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并负责苏 皖 浙等南方各省的建党工作 3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4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 二 中共一大的召开 1 概况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地点 上海到浙江南湖嘉兴 1 概况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地点 上海到浙江南湖嘉兴 代表 毛泽东 董必武等13人 二 中

7、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 二 中共一大的召开 1 概况 2 内容 1 党的任务 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2 党的中心任务 领导工人运动 3 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3 意义 1 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 2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 三 中共二大的召开 1 概况 时间 1922年 地点 上海 2 内容 1 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2 最低纲领 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 意义 最低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

8、领 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三 国民大革命 1924 1927年 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合作不是偶然的 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宋庆龄 一 国民大革命的背景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 1 中共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 使中共认识到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 1 1923 2 头可断 工不可上 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英勇就义 2 国民党 孙中山认识转变 以 俄 为师 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3 外因 共产国际的帮助 4 根本原因 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 2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 标志 1924年 广州国民党一大召开 三

9、国民大革命 1924 1927年 一 国民大革命的背景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 标志 1924年 广州国民党一大召开 2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 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3 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意义 1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打倒列强 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妄图中国 打倒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破裂 合作成功 取得抗战胜利 三 国民大革命 1924 1927年 二 国民大革

10、命的高潮 北伐战争 1 时间 1926年7月 1927年 2 目的 打倒军阀除列强 统一全中国 3 对象 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吴佩孚 兵力20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张作霖 兵力35万 三 国民大革命 1924 1927年 二 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北伐战争 4 战果 连克武昌 九江 南昌等 收回汉口 九江等英租界 5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制订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2 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 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英勇 叶挺的独立第四军 三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1 失败的标志 1 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政变 2 汪精卫发动 七一五政变 三 国民大

11、革命 1924 1927年 三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2 失败的原因 1 客观原因 A 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中国革命B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1 主观原因 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四 认识国民大革命 1 功绩 1 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革命 2 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 教训 中共必须坚持革命领导权 掌握武装力量 开展武装斗争 四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一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形成 四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一 农村包围城市 道

12、路的形成 1 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这是一支正义之师 这是一支威武之师 那么我们这支人民的军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2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南昌 1 领导人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等 2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 创建了人民军队 四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一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形成 3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汉口 1 内容 纠正 右 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发动起义 2 意义 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13、4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1 领导人 毛泽东 2 结果 进攻长沙失败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都以城市为目标 而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教训 应该走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 四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长沙 进攻长沙失败 文家市 文家市决策 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三湾 三湾改编 确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井冈山 到达井冈山 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 四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一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形成 5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10月 1 建立

14、者 毛泽东 2 意义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武装斗争 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革命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 巩固根据地的法宝根据地建设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 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 四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二 根据地的建设 1 政权建设 1931年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任主席 工农民主政权 2 土地革命 1 内容 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2 路线 依靠贫农 雇农 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

15、业者 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命后 农民 不还租 不还债 不完粮 不纳捐税 工人增加了工资 农民分得土地 好像解下一种枷锁 个个喜形于色 赣西刘士奇报告 3 意义 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 经济上分得土地 大大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3 武装斗争 1930年到1933年 粉碎国民党的四次 围剿 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四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三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 原因 1 根本原因 李德 王明等 左倾 错误领导 2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3 外因 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2 经过 193

16、4年10月瑞金 路线 瑞金 湘江 遵义 赤水 金沙江 大渡河 泸定桥 雪山草地 长征1 会宁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渡过金沙江 爬雪山 过草地 泸定桥铁索 艰难的长征历程 会宁会师 四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三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 原因 1 根本原因 李德 王明等 左倾 错误领导 2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3 外因 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2 经过 1934年10月瑞金 路线 瑞金 湘江 遵义 赤水 金沙江 大渡河 泸定桥 雪山草地 3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1 内容 A 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结束了王明的 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 B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 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4 长征意义 1 粉碎国军 围剿 使革命转危为安 2 宣传了自己的主张 途中播下了革命火种 3 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四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三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3 遵义会议 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