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33066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述 八纲基本证候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总目录 中诊教研室制作 退出 2 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返回总目录 3 主讲内容 概述 上一页 主目录 下一页 4 辨证概述 证的含义 含义 例如 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 病因 病性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5 辨证概述 含义 症 单个的症状和体征 如 头痛 发热 舌红 脉数 注意 证 病都是在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证代表该病所处某一阶段的病理本质 由于中医的病因亦可反映疾病的病理性质 有时与病性难于区分 故有将病 因病性合称为 病性 者 病 对疾病全过程特点和规律所作的病理概括 如 感冒 6 辨证概述 辨证的含义 含义 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 分析 辨

2、认疾病证的过程 证候的含义 证之外候 指某证的特定的临床表现 证的俗称 7 辨证概述 内容与方法 基本内容 确定疾病现阶段证候所在的位置 空间位置 心 心神 肺 脾 肝 肾 胃 胆 小肠 胞宫 清窍 咽 喉 头 鼻 肌肤 筋骨 经脉 层次位置 卫分 气分 营分 血分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上焦 中焦 下焦 辨病位 8 关于辨证 内容与方法 明确导致疾病当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及其本质属性 抽象病性 寒 热 虚 实 阴 阳等 具体病性 风 寒 暑 湿 燥 火 毒 脓 痰 水 饮 食积 虫积 结石 气滞 气逆 血瘀 辨病因病性 统称 病性 证名 病位十病性 如 肺脾气虚证 风寒束表证 9

3、 辨证概述 内容与方法 辨证方法 第一步 抓住主症 确定病位 辨证四步 若以咳嗽 痰黄为主症 则病位在肺 一般 主症与所犯脏腑相关 各脏腑均有相关主症 某病人 咳嗽 痰黄 发热 恶风寒 舌尖红 苔薄黄 脉浮数 若以发热 恶风寒为主症 则病位在卫表 兼犯肺 例如 10 辨证概述 内容与方法 辨证方法 第二步 全面分析 判断因性 一般规律 有明显寒热者 从阴阳盛衰辨 无明显寒热者 从气血虚实辨 全面收集四诊资料 症状逐一归类分析 确定病因病性 11 辨证概述 内容与方法 辨证方法 第三步 综合病理 提出证名 对上述病位 病因 病性等综合分析 提出证名 第四步 分析病情 阐述病机 运用中医诊断理论

4、对各种病理本质进行阐释 12 辨证概述 具体要求 第一 内容准确全面 病因 病性 病位 病势等要素不可错误遗漏 主要本质性要素应在证名中反映出来 第二 证名精炼规范 用词精炼 高度概括 采用规范中医术语 不应将病机解释纳入证名 13 辨证概述 第三 证候改变 证名亦变 辨证是一个动态过程 证名亦应随病情变化修改 完善 第四 不受证型的制约 根据病情实际情况 灵活地概括出正确的证名 注意知常达变 名副其实 具体要求 14 辨证概述 各种辨证方法及其特点 八纲辨证 辨证基本纲领 是各类辨证的共性总结 病因辨证 各种病因 是病因辨证的深入 病性辨证 气血津液 是病性辨证的深入 15 辨证概述 各种辨

5、证方法及其特点 脏腑辨证 经络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六经辨证 三焦辨证 空间 病位 适用于内伤杂病 时间 病位 适用于外感时病 16 八纲辨证 八纲的含义 含义 疾病中表里 寒热 虚实 阴阳四对互相矛盾的八个辨证纲领 八纲辨证的含义 根据诊法资料 运用八纲理论进行分析综合 从而辨别疾病部位的浅深 表里 病情的性质 寒热 邪正的盛衰 虚实 及病证类别的阴阳 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 17 八纲辨证 黄帝内经 散述八纲内容 但并无 八纲 其名 源流 伤寒杂病论 已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景岳全书 阴阳篇 和 六变篇 提出 二纲六变 即八纲辨证内容 伤寒质难 祝味菊 首次提出 八纲 名称 中医诊断学

6、全国二版教材 正式将 八纲 编入教材系统讲授 18 八纲辨证 八纲是对辨证的基本原则性要求 意义 表里 辨别疾病病位的基本纲领 寒热 辨别疾病病性的基本纲领 虚实 辨别邪正盛衰的基本纲领 找出疾病的关键 阴阳 辨证证候归类的基本纲领 确定证候的类型 预决病变的趋势 提出治疗的方向 19 八纲辨证 八纲反映了中医辨证逻辑思维的基本内容 意义 八纲抓住了疾病的主要矛盾 对于临床正确认识疾病过程 具有重要意义 八纲辨证具有执简驭繁 提纲挈领的作用 临床病情复杂多变 但八纲均以粗线条概括 同时通过八纲证候之间的相兼 错杂 真假 转化组合成各类较为具体的类证纲领 从而扩大其实用性 20 八纲辨证 缺点

7、八纲辨证对疾病认识不深刻 不具体 意义 其他辨证方法 则均是八纲辨证的具体深化 21 练习题 何谓证 证候 证型 辨证 辨证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试述中医辨证的主要步骤和要求 何谓八纲 八纲辨证 为什么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八纲辨证有何意义 简介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复习思考 22 八纲基本证候 返回总目录 23 主讲内容 八纲基本证候 上一页 主目录 下一页 24 表里辨证 基本概念 表和里 是辨别疾病部位浅深和病势趋向的过程 是辨别疾病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广义 疾病所处人体的部位和病势趋向 狭义 表 躯壳 皮肤 腑 经络 三阳经 由里出表 里 内脏 筋骨 脏 脏腑 三阴经

8、由表入里 如 病在表 轻浅 病在里 深重 由表入里 病势进 由里出表 病势退 25 表里辨证 表证 含义 外邪 六淫 疫疠 虫毒 经皮毛口鼻侵入体表 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 特点 起病急 病情轻 病程短 因外邪 分析 外邪束表 邪遏卫气 卫阳闭郁 恶寒 邪郁经络 经气不畅 头身疼痛 表证 邪正相争 卫郁发热 发热 邪在皮毛 脉气鼓外 脉浮 邪尚浅表 未伤胃气 苔薄 邪传肺系 肺气失宣 鼻塞流涕 26 表里辨证 表证 辨证要点 束表症状 寒 热 浮 薄 常见表证 受邪不同而形成不同表证 燥邪犯表证 暑湿袭表证 风袭表疏证 风寒束表证 风热犯表证 风湿遏表证 外感病史 27 表里辨证 里证 含义

9、 病变部位在里 由脏腑 气血 精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特点 起病较缓 病程较长 病位较深 且无新起寒热并见 分析 表邪内传入里外邪直犯脏腑情志饮食劳倦 损伤脏腑气机失调气血受损 里证 病位广泛 症状繁多脏腑症状主要表现 28 表里辨证 里证 辨证要点 常见里证 里寒证 里热证 里实证 里虚证 以脏腑 气血 精髓病变为主要表现 病位已不在表 无恶寒 或半表半里 无寒热往来 29 表里辨证 半表半里证 含义 外邪由表入里 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致的证候 特点 表证 里证的表现不显著 足少阳胆经病证明显 分析 外邪侵犯由表入里 正胜邪却 正不能尽数祛邪 发热 邪胜正退 邪不能完全入里 恶寒 往来

10、寒热 邪犯少阳 枢机不利 胆腑病变 胸胁苦满 口苦 脉弦 胆气犯胃 胃失和降 胃腑病变 烦呕 默默不欲饮食 30 表里辨证 半表半里证 辨证要点 往来寒热 半表半里 胸胁苦满 胆腑病变 表里证鉴别要点 其中关键在于有无恶寒 31 寒热辨证 基本概念 寒和热 寒和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寒热虽是疾病的性质 但由于寒热是体内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 故寒热辨证也是辨别机体阴阳盛衰 内经 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 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景岳全书 寒热者 阴阳之化也 32 寒热辨证 寒热辨证 根据四诊资料辨别疾病寒热属性的方法 基本概念 寒象 热象 是表面征象 亦有可能与本质不符 寒证 热证 是疾病本质 通过寒象

11、热象而得 注意 寒象 热象与寒证 热证的区别 33 寒热辨证 寒证 含义 因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 机体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 分析 外感寒邪久病阳虚 寒遏阳气 舌淡苔白 脉迟或紧 形体失煦 恶寒 畏冷 面白 肢凉 踡卧 寒不消水 口淡不渴 泌排物澄彻清冷 34 寒热辨证 寒证 辨证要点 有感寒或伤阳的病史 常见寒证 实寒证 外感寒邪 起病急骤 体质壮实者 有以 冷 凉 为特征的主症 冷 白 迟 清 踡 虚寒证 外病伤阳 起病较缓 体质偏弱者 表寒证 寒袭于肌表 里寒证 寒客于脏腑 或阳气亏虚者 35 寒热辨证 热证 含义 因感受热邪 或阳盛阴虚 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分析 外邪化热七情

12、郁热阴虚阳亢 热扰心神 烦躁不宁 脉数 阳热亢盛 发热 恶热 面赤 舌红 热灼津伤 渴喜冷饮 痰涕黄稠 舌干便干 36 寒热辨证 热证 辨证要点 有受热或伤阴的病史 常见热证 实热证 外感火热 起病急骤 体质壮实者 有以 温 热 为特点的主症 热 赤 数 干 烦 虚热证 内伤久病 阴虚阳盛 体质偏弱者 表热证 风热之邪袭表者 里热证 脏腑热盛 或阴液亏虚者 37 寒热辨证 寒证热证鉴别点 寒热证鉴别要点 38 虚实辨证 基本概念 虚和实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 素问 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虚实辨证 根据四诊资料 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方法 39 虚实辨证 实证 含义 以感受外

13、邪 疾病过程中邪气充盛 但正气尚未虚衰 体内实邪停积为主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 特点 多见于疾病初 中期 病程较短 邪气充盛 实邪停积 正气尚未虚衰 邪正相争剧烈 而表现有余 强烈 停聚 40 虚实辨证 实证 分析 外邪入侵脏腑失调实邪壅积 邪气亢盛正气抗邪 邪正剧争 寒热明显 疼痛剧烈 呕泻咳喘 二便不利 实邪内阻 痰 饮 水 湿脓 瘀 宿食 舌老 脉实 辨证要点 新病暴起 病情激剧 体质壮实 41 虚实辨证 虚证 含义 对人体正气虚弱或不足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 特点 正气不足 但邪气并不盛 多见于慢性疾病后期 病程较长 42 虚实辨证 虚证 分析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疾病耗损房室不节 正气

14、虚弱邪气不甚 阳气虚衰 失其温运 固摄 面色晄白 形寒肢冷 神疲乏力二便不禁 舌淡苔薄 脉虚无力 阴血亏虚 失其濡养 滋润 手足心热 心悸心烦 面色萎黄潮热盗汗 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 43 虚实辨证 虚证 辨证要点 久病 渐起 病势较缓 耗损较多 体质素弱 据正气虚损程度 可分 不足 亏虚 虚弱 虚衰 亡脱 临床分级 常见类型 阳虚 阴虚 气虚 血虚 津亏 精亏等 44 虚实辨证 虚证实证鉴别 虚证实证鉴别要点 45 阴阳辨证 基本概念 阴和阳 分别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属性 阳 兴奋 躁动 亢进 明亮为特征 阴 抑制 沉静 衰退 晦暗为特征 故阴阳是概括疾病类别的一对纲领 阴阳辨证 根

15、据四诊资料 用阴阳进行归纳分类的方法称阴阳辨证 46 阴阳辨证 阴证 含义 符合 阴 的一般属性的证候属阴证范畴 阴邪致病 寒 湿 痰 饮 阳气虚衰 机能减退 病情变化较慢 范围 广义 表证 热证 实证 狭义 阴虚证 虚热证 阳盛证 实热证 47 阴阳辨证 阳证 含义 凡符合 阳 的一般属性的证候属阳证范畴 阳邪致病 热 温 火 燥 阳气偏亢 机能亢进 病情变化较快 范围 广义 表证 热证 实证 狭义 阴虚证 虚热证 阳盛证 实热证 48 阴阳辨证 阴证阳证鉴别 阴证和阳证的鉴别 亦即表里 寒热 虚实证候之间的鉴别 如下表所示 阴证阳证鉴别要点 49 案例分析 上一页 主目录 下一页 八纲基本

16、证候 50 八纲基本证候 病案 钱 女 21岁 农民 2006年4月5日就诊 患者五日前因不慎受寒后出现恶寒发热 头痛 无汗 鼻塞 流清涕 微咳 自服 维C银翘颗粒 板蓝根冲剂 等未见明显好转 昨日起开始高热不退 故来诊 现症见 发烧9 7 咳嗽 咯吐黄色粘稠痰 面红目赤 心烦 口渴喜冷饮 小便黄 大便干燥 舌红苔黄 脉数 要求应用八纲辨证分析 1 患者的病情分为几个阶段 各阶段病性有何变化 2 患者目前的辨证结论是什么 实例 51 八纲基本证候 答案 患者病情分为两个阶段 昨日之前为第一阶段 昨日之后为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已从先前的恶寒发热转化为但热不寒 故可判断表邪已完全化热入里 为里证 同时病人伴见咳嗽咯黄痰 心烦 口渴喜冷饮 小便黄 大便干燥 舌红苔黄 脉数 可知为里热证 病性属实热 目前的辨证结论为 里实热证 实例 第一阶段恶寒发热同见 故为表证 结合无汗 鼻塞 流清涕等症状 可知为表寒证 52 复习思考 上一页 主目录 下一页 八纲基本证候 53 八纲基本证候 1 形成里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 如何鉴别表证与里证 3 有一分恶寒 便有一分表证 你是如何理解的 4 何谓半表半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