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32958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精编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编号:8s-1-121.如何使用刻度尺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1观察刻度尺零刻线是否磨损: 量 程: 分度值: 2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作业本长作业本宽课本长课本宽 3测硬币直径设计方案(可以 画图说明):硬币直径: 编号:8s-1-142.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班级: 实验人: 组次: 一、实验目的: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二、实验器材:机械停表一块(量程15min,分度值0.1s),实验用小车一辆,挡板一块,斜面(长0.73m、10角倾角)一个。三、实验步骤:1观察表的 和 ,并检验停表的按钮和指针是否正常工

2、作。2.在斜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处安置挡板3.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由起点处释放,同时按下停表按钮,小车运动到终点的同时再次按下停表按钮。4.读出并记录停表的读数为 s。5.整理实验器材。四、实验结果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s。编号:8s-1-233.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班级: 实验人: 组次: 一、 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学会简单的实验报告4、会用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二、实验原理:v=st三、实验器材:小车、斜面、 、 、木块四、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2、按课本23页图1、4-1组装器材。

3、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1 ,填入表格。4、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1 的时间t1,填入表格。5、根据测得s1 和t1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6、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到斜面中部的距离s2 ,填入表格。7、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填入表格。8、根据测得s2 和t2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2。路程时间平均速度s1 =t1 =v1 =S2 =t2=v2 =编号:8s-3-494.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班级: 实验人: 组次: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二、实验器材:

4、,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3个烧杯。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估测热水的温度。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4.估测温水的温度。5.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操作正确。5.估测冷水温度。6.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操作正确。8.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观察器材:温度计的量程 ,分度值 。2.记录数据:手指的感觉(热或冷)估测温度实测温度五、反思与拓展: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编号:8s-3-535.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 验 报 告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进行实验:(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

5、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渐 温度 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 。实验现象:(1)开始加热时,海波物态 ,温度计示数逐渐 (2)在一定的 海波开始融化,熔化过程中 热,但温度计示数 ,海波处于 态。(3)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 。实验结论: 编号:8s-3-596.水 的 沸 腾实 验 报 告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在烧杯里放入适量 ,将烧杯放在石

6、棉网上,然后把 插入水里。 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边观察边记录。 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 水温在 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 ,有少量气泡 。 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 。 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 。 水 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 不变。 移走酒精灯, 停止。 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值()实验结论: 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进行的 现象。 水在沸腾时,温度 。编号:8s-4-737.光反射时的规律实 验 报 告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1、提出问题: 2、猜想或

7、假设: 4、进行实验: (1)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2)让一束光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NO两侧的角i和角r,填入表中;(5)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记录: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33、实验结论: 编号:8s-4-77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 验 报 告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一、提出问题

8、: 二、猜想或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 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 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 ,是 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 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 的,所得结论也是 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 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 编号:8s-4-819.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班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