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3328409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1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0年(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0年(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0年(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0年(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成)旅游管理专业剖析报告旅游管理专业是我院2001年批准设置的专业,按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设定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为 640101。经过四年的发展,本专业以其广泛的市场需求、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办学质量赢得了企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广大学子对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数逐年增加,2003届、2004届、2005届、2006届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数统计见表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数统计表年级2003届2004届2005届2006届合计学生人数48101200342691为了更好地总结办学经验,找差距,

2、定目标以及加强专业建设,现从十二个方面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专业剖析。一、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一) 专业设置背景本专业的设置,充分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我们对四川省旅游公司、旅行社、宾馆饭店等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作了全面调查后认为:在中国旅游向世界化进程中,我省对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而旅游教育、专业设施跟不上人才需求增长速度。四川省是个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四川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不被定为四川省的经济支柱产业。所以,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WIO的加入,出入境旅游及国内旅游将

3、进一步深化,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应运而生了。(二)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旅游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专业技术和技能较强,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较为突出,能在我国各级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从事管理和具体业务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他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基本学制:全日制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为:1旅行社业务、导游和管理工作2旅游行业行政部门旅游管理工作3旅游

4、饭店前厅、客房、餐厅等部门服务与管理工作4景区景点讲解服务与管理工作5、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产品开发工作6、旅游企业的市场策划及营销工作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素质:1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2)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个性鲜明、学有所长;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自觉遵纪守法,善于与人合作。(3)身心

5、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运动,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能力、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懂得自我保护。2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l 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l 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l 旅游经济学和旅游政策法规知识l 前厅、客房与餐饮知识l 旅行社业务与管理知识l 旅游开发与规划知识l 体育、军事与劳卫保健知识l 公关礼仪知识3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l 比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l 较强的英语讲解能力,能胜任旅游业务中对外联络与交流工作l 国内旅行社计调、领队和导游带团能力l 旅行社业务市场拓展能力l 饭店前厅、客房、餐饮和康乐等部门具体操作和服务能力l 饭店中基层部门管理能力l 旅游景

6、区景点讲解服务与管理能力l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能力l 自学与创新能力(三)培养模式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贴近社会、贴近生产、贴近生活,实行“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把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实训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安排学生到有关旅游企业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十二、专业特色本专业立足于国内旅游,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重技能、懂管理、宽知识、能创业”为专业特色,构建“文厚、技湛、商慧”型人才培养新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旅行社、旅游饭店及景点景

7、区三者相结合。专业构架的设计,以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先导,培养以适应企事业单位从事饭店经营与管理、导游服务等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创业思想。人才培养以“三结合”为基本途径,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实训与行业标准和岗位需要的资格证考核相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用人单位(产销)相结合。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中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应用性。二、课程体系和结构(一)课程体系旅游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社会科学,学科历史短,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民俗学等众多的学科门类,同时又与旅游实践联系紧密

8、。旅游管理的这些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不仅要涉及诸多学科门类而且要紧密联系实践开设课程。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我们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不断调整与改革中,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完成大学基本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以此为平台,对应未来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门技能,设置了专业技能课程板块和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板块课程,即专门设置了一组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实践课。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素质,又设置了一组专业选修课和创业课程。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形成了完整的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

9、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导游方向)基本职业素质课程(酒店方向)宗教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美学民俗文化旅游心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公关礼仪旅游英语普通话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法规旅游市场学形体饮食文化菜点酒水旅游管理专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旅行社方向专业技术课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景点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基础导游实务客源国概况生态旅游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旅游摄影酒店方向专业技术课程饭店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饭店营销饭店管理调酒茶艺(二)课程体系体现应用性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给合的特性1、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根据高

10、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不仅在一系列实践课程中安排实训、上机和练习,将知识加以应用和深化;还设计了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使课程体系有效地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学校、行业、社会相结合;学习、应用、创造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实训与资格证考核相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用人单位相结合”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机构体系图2、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双证教育”在培养计划中,引入职业资格恰当、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有效实施“双证书”教育。将职业资格证书列为正式的课程,在时间上与考证时间相衔

11、接,实行课程教学与考证相统一,并已开展了全国导游资格证、客房、餐饮、前厅等级证、普通话证书、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考试工作。目前,已与四川省、成都市旅游局培训中心、四川省、成都市劳动社会保障局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将旅游局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中,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更有针对性,能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使我们的人才培养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使“双证书”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挂钩的制度,严格把关,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3、努力适应未来社会角色的要求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中,有关领导不断深入旅游企业、旅游行政部门进行市场

12、调查研究,力求使人才培养体现未来角色的要求。知识结构强调“应用性”,即掌握旅游业务相关知识、技能,并能掌握相关旅游法规;能力培养强调实践性,保持学校教育和实际应用的一致性。(三)课程体系的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控制和调整。在课程设置上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作为主线;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以“扎实”为原则;人才培养以“三结合”为基本途径。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作出了努力和尝试:1、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适当降低理论性的难度与深度,同时加强知识的适用性,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有用性和应用性。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删减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而将应用性较强的内容作为重点。

13、2、根据能力训练为主线的要求对课程结构作了必要的调整。首先,按照学生接受能力、课程逻辑关系进行安排,使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更加合理,更加具有应用性;其次,删减了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并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增加了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和提高创业思想、人文素养的课程,使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最后,充分考虑到学生报考各种资格证书的需求,将有关课程的教学相应的提前与考证相衔接,以提高考试的通过率。三、科目课程(一)教学大纲建设依据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制定了全部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也已经制作完成。本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符合了该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任务,

14、以及该课程在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上的作用。在教学大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考虑了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考虑了学科自身的特点,其次考虑内容上的既要相互衔接,也要防止遗漏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1、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的制作遵循以下原则:基础理论课程明确定位于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即为职业技能课程提供知识和理论支撑,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在教学大纲的制作过程中,把本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主要建立在以旅游专业基础理论为主的知识平台上,包括道德与思想课程模块、旅游英文语言课程模块、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模块、公关课程模块、饭店管理模块、旅行社管理与导游模块。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每一课程模块由三门以上的课程组合,

15、并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在其中,使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得到相互渗透。2、突出难点和重点。所有理论课程、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围绕职业技能的主线,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把握重点、难点问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素养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导游业务;餐饮、客房和前厅的基本操作。实践教学制度规范,体系设计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并能结合学科特点,按照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我们建立了实践体系中的“三个结合”: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基本技能与旅游上岗资格证书相结合。为此,我们强化了学生三种基本技能训练:即导游业务技能;星级饭店前厅与客房操作技能;星级饭店餐饮操作技能。(二)教材建设在教材的选择上,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贴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选择高职高专优秀教材。教材选用坚持以下原则:(1)若有符合本专业实际的优秀高职教材,优先选用该教材;(2)若无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则选用优秀的本科教材,由任课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印制讲义。(3)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讲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