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旅游行业)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332817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8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旅游行业)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20年(旅游行业)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20年(旅游行业)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20年(旅游行业)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20年(旅游行业)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旅游行业)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旅游行业)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文 本 目 录第一章规划区、原则、技术路线与依据1第二章 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威胁3第三章 旅游发展的定位与目标4第四章 旅游强市战略5第六章 旅游市场发展规划10第七章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14第八章 郴州市旅游产品开发规划15第九章 旅游支撑系统发展规划18第十章郴州市旅游地域组织规划24第十一章 郴州旅游发展规划实施26第十二章 近期行动计划28规划区、原则、技术路线与依据第一条 为将旅游业培养为郴州市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促进郴州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使郴州市早日达到湘粤地区重要旅游城市之目标,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通过后即作为郴州市域

2、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本规划执行。第二条 规划区位置与范围郴州市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121411414、北纬2454至2651,南北长217公里、东西宽194公里,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东临江西,南接广东,西界零陵(地区),北连株(洲)、衡(阳)。为三省交界之地,区内省界长500多公里。现辖一个县级市,9个县,249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2961个村,189个居委会。第三条 本规划制定原则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与全国、湖南省、广东省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与郴州市经

3、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做到总体规划、主要领域规划和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即点、线、面相结合。2、市场化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贯彻公共事务管理的企业化原则,用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管理,以创造一个最有利的旅游发展之区域环境。3、适度超前原则:郴州市旅游发展要超前于本地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和全国旅游发展的平均速度。4、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官产学民媒良性互动原则,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促进旅游业发展。5、可持续旅游原则:注意处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的关系,以达到经济效益

4、、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协调。6、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考虑到旅游业发展的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在短期效益的业务和长期效益的业务中间寻找一个良好的平衡点。第四条 规划的依据和参考郴州市旅游发展规划主要依据和参考了郴州市、韶关市、湖南省以及国家的各级政府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相关指导文件和规划与管理规定,以及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文献如下: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 国务院文件 国发20019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00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0年6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风

5、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5、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1999年3月。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7、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和指导性文件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生态保护建设相关法规和指导性文件9、湖南省旅游业十年发展规划 湖南省旅游规划编写组10、湖南省旅游业“十五”计划(送审稿) 湖南省旅游局 2001年3月11、湖南旅游大观,湖南地图出版社,1998年5月12、长沙市“十五”计划编制办公室,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期目标纲要(第一稿)

6、,2000年6月13、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暨市域规划(1995-2015) 郴州市人民政府 1999.1014、湖南省郴州地区国土规划报告集(1986-2000) 郴州地区规划委员会 1997.1015、湖南省郴州地区县市规划规划报告集(1986-2000)郴州地区规划委员会 1988.616、湖南郴州规划地图集 湖南地图出版社 1988.817、天下第十八福地郴州(修改稿) 2000.11.2618、郴州地区志 中国社会出版社19、郴州统计年鉴 2000 中国统计出版社20、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4月第五条 本规划制订重点1、明确郴州市

7、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确定郴州市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使命,确定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3、确定郴州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及实施安排。4、确定郴州市“十五”期间旅游发展行动计划。5、确定郴州市主要景点景区概念性发展规划。 第六条 本规划期限近中期2001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15年第二章 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第七条 优势1、地缘优势:地处湘粤赣交界的岭北地区,是湖南省的南大门。南临我国最大的旅游区粤港澳地区,接近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核心区长株潭地区。2、网络化敏捷交通优势3、自然型、生态型为主的旅游资源丰富4、属于湖南省京广沿线相对快速发

8、展地区第八条 劣势1、旅游产品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区际品牌2、景区可进入性较差3、旅游队伍建设尚不适应旅游大发展需要第九条 机遇1、湖南省为建设旅游强省力求培育新的旅游地区成为发展极。2、“入世”前旅游行业的战略性调整和“入世”后对外交流机会的增长。3、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利于提高旅游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4、京珠高速公路、三南高等级公路将穿越而过。5、规划期内主要客源地的广东和长株潭地区的城市人口将大幅增长、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6、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几年内休闲度假将成为新的旅游发展平台。第十条 威胁1、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和精细化演进趋势,带动产品层次化和服务精致化的要求逐渐

9、上升。2、一些旅游目的地已经领先定位为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后花园,形成了后来者进入的壁垒和障碍。3、湘南、粤北、赣南旅游资源大类禀赋相似性较强,重复开发突出。4、休闲度假和自助式旅游的发展将提高旅游开发的门槛,尤其东江湖确定为长株潭饮用水源后开发要求更高。第十一条 竞争环境分析1、来自广东旅游的竞争压力广东省重点扶持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旅游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开发粤北、粤东、粤西的山水资源、特种旅游和探险旅游。2、来自江西旅游的竞争压力为加快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江西省从今年起实施“六个一” 工程,以夯实旅游经济基础。3、来自其他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湖北、四川、贵州、

10、福建、湖南本省等区域的旅游部门,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发旅游市场、挖掘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形象。第十二条 竞争对手的选择韶关1、竞争对手的选择。主要从地域上的接近性、资源禀赋上的相似性和客源市场上的相似性三方面考虑。2、竞争对手的概况。韶关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先发优势。第十三条 竞争对策1、培育良好竞争氛围。要加强与好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竞争对手带来的战略好处有:增加竞争优势、改善产业结构。2、具体对策。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一定要坚持在面向珠江三角洲的同时兼顾湖南本省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实施“别具一格营销策略”。实施协同开发。郴州旅游开发应加强与韶关的合作,以便取得综合效应,共同推动旅游

11、市场,最终实现“双赢”。第三章 旅游发展的定位与目标第十四条 旅游战略定位发挥南岭山水、湘粤边界、楚天福地、潇湘林城的优势,制定和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将郴州建设成为湖南省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和南岭地区观光、休闲、度假胜地,将旅游业建设成为郴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第十五条 旅游强市战略:湖南省重要的地级旅游目的地城市。第十六条 郴州的支柱产业。迅速提高旅游业地位,最终使旅游业成为郴州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郴州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的根本目标。第十七条 南岭地区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第十八条 “双倍增”目标1、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在未来的五年、十年和十五年以内促进市

12、域旅游发展快速增长,实现十年之内双倍增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接待人数达2000万人。旅游收入由于旅游者人均天花费的增加呈现更大的幅度增加。表1 郴州旅游接待人数预测方案(单位:万人次)2000 2003 2005 2010 2015 低方案人数 300399.30528.071062.151560.64年增长率10%15%15%8%中方案人数 300421.48576.961264.962037.23年增长率12%17%17%10%高方案人数 300456.26635.701453.412449.08年增长率13%18%18%11%表2 旅游产业总收入预测(单位:亿元)20002005201

13、02015低方案数额1325.5863.14131.57年增长率14.5%19.8%15.8%中方案数额1328.5077.03184.50年增长率17.0%22.0%19.1%高方案数额1333.4098.88236.60年增长率20.8%24.2%19.1%2、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和总GDP的份额郴州市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份额将由4.98%增加到2015年的15.60%,真正成为郴州市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表3 旅游业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估算19992000200520102015旅游业相当于GDP的比重4.98%5.33%6.25%10.50%15.60%第四章 旅游强市战略

14、“旅游强市战略”主要体现在将旅游产业作为郴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第十九条 大旅游战略倡导大旅游思维,拓宽旅游产品和旅游生产者、经营者和营销者概念,树立“天地生处处是旅游产品、老中青人人是旅游主体”的旅游意识和人文环境;在拓展景点产品系列的同时,对城市和地区进行旅游包装和促销,同有旅游联系的地区和国家,主要是互为旅游目的地地区和国家、补充性旅游产品的生产地区组建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开发,分享技术,联合使用服务设施,相互营销各自的旅游产品,在战略互补、相得益彰之中提高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实施“教育兴旅”战略,运用多种形式和多种媒体,实现全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十条 营销导向战略在包含了市场导向时又加入了经营的思想和观念,从单纯满足消费者需求到创造消费者需求。强调将旅游目的地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内部各要素有机整和的网络体系直接面向旅游者进行地方营销。在市场的开发中瞄准粤港澳地区、长株潭地区,扩大和提高市场份额。第二十一条 协调战略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采取有重点、分步走的方法进行总体部署,从而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重点突出“一区、两轴、九点”的空间格局,培育扶持旅游产品和核心服务能力。第二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