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的强化与演进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32801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主专制的强化与演进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君主专制的强化与演进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君主专制的强化与演进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君主专制的强化与演进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君主专制的强化与演进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君主专制的强化与演进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主专制的强化与演进精编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强化 中央政治制度 地方政治制度 君权与相权的变化 监察制度的变化 选官制度的变化 行省的设置 一 法令出一 确立皇帝制度 1 创立 2 特点 皇帝独尊 皇权至高无上 皇位世袭 3 影响 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但君主专制政体下 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理念 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 影响着立法 行政和司法 造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 2 汉 唐 宋是如何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的 同学们阅读 君权与相权 思考 1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削弱相权 3 由此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 并指出其影响 二 君权与相权 削弱相权 二 君权与相权 削弱相权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或丞

2、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废除丞相制度 1 原因 三省六部制 相权一分为三 2 措施 频繁更换丞相 平民出任丞相 形成 中朝 对抗 外朝 参知政事 副丞相 分散相权 4 明朝 2 唐朝 3 宋朝 1 汉代 2 唐朝 三省六部制 中朝 内朝 的形成 决策机构 外朝 执行机构 注意点 1 西汉 中朝 与 外朝 中书省 决策机构 草拟和颁发皇帝昭令 门下省 审议机构 审核政令 尚书省 执行机构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政 军政 2 增参知政事为副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分割宰相的财权 扩大皇权 二府三司 削弱相权 中书门下 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枢密院 长官枢密使

3、地位略低于宰相 二 君权与相权 削弱相权 3 趋势 君权日益加强 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4 影响 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 读史感悟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 说明了什么问题 皇权加强 相权削弱 三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 概况 1 秦 2 西汉 3 以后历朝 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 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中央 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 地方 设刺史 设御史台 都察院 明代监察御史腰牌 三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 2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

4、的 四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先秦时期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时期 世袭 才能 品德到门第 考试成绩 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 体现封闭的特征 以官举士 百姓不得参与 中下层地主知识分了提供了机会 四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 强化专制统治 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 提高行政效率 选官制度建立的 共同 作用 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 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韩国重现古代科举考试场面 五 行省的设置 简述秦汉到元明清的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1 汉至宋 州郡县三级 道 州 县 路 州 县 郡县两极 2 元朝 3 明清 省 府 县 省 道 府 县 注意 元朝十大行省及两个单列

5、行政区 元代的行省 蒙古 东北 云贵 台湾 岭北行省 辽阳行省 云南行省 澎湖巡检司 五 行省的设置 简述行省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 必须呈报中书省 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 度 也不得调动军队 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 五 行省的设置 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对于加强中央集权 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 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所起的历史作用 一 法令出一 确立皇帝制度 二 君权与相权 削弱相权 三 中国

6、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四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五 行省的设置 君权和相权关系 中央和地方关系 一 选择题1 秦王赢政认为自己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这主要是指他A 继承了秦国王位B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 灭六国统一天下D 修建万里长城2 西汉形成 中朝 和 外朝 的主要目的是A 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B 增加国家机构的数量C 减少皇帝外出的劳累D 加强政府的办事效率 3 北宋初年 为制约宰相A 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B 增设参知政事以便分割相权C 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D 用出身低微的人参与军国大事4 汉武帝的政治改革主要表现在 以州为监察区 形成 中朝 决策机构 起用布衣为相 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A B

7、 C D 5 唐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特征有A 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B 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C 地方推行州郡县三级制D 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6 九品中正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主要实行于A 秦汉时期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 隋唐时期D 宋元时期 7 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 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A 有利于选拔人才B 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 得到了不断完善8 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A 郡 县二级制B 道 州 县三级制C 路 州 县三级制D 路 府 州 县四级制 9 元朝的行省制度 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有利于巩固多民族

8、国家的统一 10 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A 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B 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C 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D 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它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 是主要特点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 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 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 影响着立法 行政和司法 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 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君臣关系 实质上是 主人 和 奴才 的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是另一个重要特点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 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地方服从中央 最终听名于君主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 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 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 监督和考核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 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 难免人浮于事 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 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