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大17秋《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1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13332719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科大17秋《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科大17秋《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科大17秋《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秋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1. 下面不属于传统营销促销形式的是:( )A. 人员推销B. 网络广告C. 销售促进D. 宣传推广 满分:5 分正确答案:B2. 电子商务在所有情况都缩短了经营周期,除了( )A. 顾客满意度B. 营销原料的开发C. 产品分销D. 产品上市时间 满分:5 分正确答案:A3. 在Internet上,完成“名字-地址”“地址-名字”映射的系统叫做( )A. 地址解析B. 正向解析C. 反向解析D. 域名系统 满分:5 分正确答案:D4. 数字证书的作用是证明证书中列出的用户合法拥有证

2、书中列出的:( )A. 私人密钥B. 加密密钥C. 解密密钥D. 公开密钥 满分:5 分正确答案:D5. ABC公司在其网站上将一系列产品销售给出价最高者。他们使用的是( )经营模式?A. 合作营销B. 在线拍卖C. 供应链改进D. 报价模式 满分:5 分正确答案:B6. 以太网网络标准是由Xerox,Intel和( )三家公司于1970年初开发出来的A. DigitalB. IBMC. SUND. MicroSoft 满分:5 分正确答案:A7. C2C模式即是:( )A. 传输协议模式B. 描述语言模式C. 公共网关接口模式D. 消费者与消费者的交易模式 满分:5 分正确答案:D8. 下面

3、哪一项属于网络中介?( )A. 准备广告材料的营销公司B. 匹配“需要产品”的买方和“有产品出售”的卖方的计算机系统C. 在线出售产品的卖方D. 将产品邮递给顾客的UPS 满分:5 分正确答案:B9. 因为购物车具有良好的( ),所以能支持以后推出的新的网上业务A. 适应性B. 扩展性C. 兼容性D. 标准化 满分:5 分正确答案:B10. 选择旗帜广告服务提供商时,主要应当考虑( ) 等A. 服务商的政府和行政关系B. 服务商提供的便利条件C. 服务商的实力和提供的支持D. 服务商提供的信息服务种类和用户服务支持 满分:5 分正确答案:D11. 以下哪一组属于ISP:( )A. 中国石油B.

4、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C. 国家电网D. 中国快运 满分:5 分正确答案:B12. ( )元素出现在HTML文档的开头,通知客户端该文档是HTML文档。A. B. C. D. 满分:5 分正确答案:B13. 因为购物车具有良好的( ),所以能支持以后推出的新的网上业务A. 适应性B. 扩展性C. 兼容性D. 标准化 满分:5 分正确答案:B14. 正确的URL格式为:( )A. (协议):/(主机名):(端口号) / (文件路径)/(文件名)B. (主机名):/(协议):(端口号) / (文件路径)/(文件名)C. (协议):/(主机名):(端口号) / (文件名) / (文件路径)D. (协议

5、):/(端口号):(主机名) / (文件路径)/(文件名) 满分:5 分正确答案:A15. 以下关于HTML语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HTML语言包含一套语法规则B. 对于HTML来说,显示方式内嵌在数据中C. HTML语言是一种编程语言D. HTML语言具有XML的特点 满分:5 分正确答案:C16. 信息都是具有时效性的,其价值与时 间成( )A. 正比B. 反比C. 同时增D. 同时减 满分:5 分正确答案:B17. 电子商务系统必须保证网络安全的四大要素,下述( )属于这四大要素之一A. 不可修改性B. 信息的稳定性C. 数据的可靠性D. 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 满分:5 分正确答

6、案:D18. 对调查资料的审查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A. 外观审查和内含审查B. 广度审查和深度审查C. 多方审查和单一审查D. 技术审查和研究审查 满分:5 分正确答案:A19. ( )是Web服务器生成动态页面的原始方法。A. Servlet技术B. 插件技术C. CGID. 脚本技术 满分:5 分正确答案:C20. 电子数据交换的简称:( )A. EFTB. EDIC. NETD. EC 满分:5 分正确答案:B以下内容可以删除:我们知道立法活动的论后是立法者对不同利益间的衡量。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衡量的是公共利益、道德秩序与个人的意思自治,其法律结果应当衡量的是当事人对利益的危害

7、程度和当事人的责任程度以及其应适当承受的不利后果。但是法律结果却被规定在同一个条文里适用同样的结果,这显然是不合无的。如果不区分两者的法律后果,那么二者的法定情形的重构从现实层面上来讲也就毫无意义了。首先,笔者认为应当调整现行婚姻无效与可撤销规定的溯及力在题。溯及力涉及到对之前婚姻事实的法律认可状况。如果溯及既往,那么婚姻关系自成立起无效,从而导致因夫妻身份关系产生的其他一切行为也将陷入纠纷,对于与之有交易的第三人来讲将面临不可预测的法律法风险,不利于交易安全。笔者认为应当根据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中不同法定情形的违法程度区分为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溯及力。在笔者对于无效婚姻法定情形重构之后,只

8、剩下重婚、近亲婚姻以及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婚姻三种,本以为可以完全适用的无效婚姻被确认无效后自始无效的规定,但是在引入责任要素之后,笔者发现其中可能存在无辜方的情况,如重婚情形中被重婚的一方不知对方已有配偶,在婚姻被宣告无效之后,被重婚者依然与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共同承担婚姻自始无效一样的结果,这样的规定对被重婚者不公平,也不利于保护子女的利益。笔者认为应参虑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区分不同的溯及力,由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承担婚姻自始无效的后果,无辜一方则自法院宣告无效之日起婚姻开始无效。实际生活中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人可能是当事人一方,也可能是双方,可统一适用上无规则,笔者认为更加公平。笔者对可撤销

9、婚姻的法定情形重构之后扩充了未达法定婚龄的婚姻、患禁婚疾病的婚姻、欺诈的婚姻与重大误解的婚姻。笔者认为此部分也不可以完全重构为“婚姻被撤销的,自撤销之日起生效”。因为尽管重构后的可撤销婚姻制度所保护的个人私益要件,但是其中当事人还是有过错方与无辜方的区分,适用同种法律后果依然不公平,应当根据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有无、大小区别对待,重构为“对婚姻被撤销有责任的,适用婚姻自始无效规定,无责任的适用撤销之日起无效。”其次,笔者认为对婚姻无效与被撤销后的财产分割应方式当加以丰富。我国现在的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的法律后果中对财产的规定非常单一,忽略了当事人在该婚姻因违法导致无效过程中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

10、度,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不利于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笔者认为在婚姻被撤销或被确认无效后的财产分配中应当参虑双方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度,以此作出与之相匹配的分割方案。换句话说主要从“是否知道存在婚姻无效和可撤销的法定事由”和“对法定事由是否有过错”这两个维度来参虑财产的划分。第一种情况,对于双方当事人都是既知道有违反婚姻生效的法定事由,又对此事由有过错的,适用现行的规定,即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裁判。第二种情况,对于仅知道有违反婚姻生效事由但没有过错的当事人,在财产分配过程中应当少分,而不论是否属于弱国一方。因为这种情形下,当事人对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的挑衅太严重,应当予以更加不

11、利的法律后果。第三种情况,对于不知道存在违反婚姻生效法定事由但是有过错的当事人,境如当事人婚前不知自己患有禁止结婚的疾病而后导致婚姻可撤销,可以适用离婚时财产分割的相关规定。第四种情况,对于既不知道存在违反婚姻生效要件存在,对此又没有过错责任的当事人应当适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因为以上情形中,当事人对社会公益和法律秩序的破坏很小,甚至是无辜的,应当适用更为有利的法律制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时,当事人不知的状态需要一直持续到婚姻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否者将构化为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情况。最后,对于子女抚养在题一律适用与离婚时一样的对子女保护的相关规定。虽然最新版的婚姻法增加了无效婚姻制度,但是该制度太

12、过简略,有很多的缺漏需要填补。首先,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设置就目前来看已经稍有过时,国家对于婚姻的干预过多,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一些新的情况也没有规定进来;其次该制度的诉讼程序中的请求权人范围不本以囊括应有之人;再次,对于该制度的法律后果没有区分。本文主要针对以上的在题提出了完善建议,首先针对无效婚姻中的法定情形做了调整建议,建议保留重婚与近亲婚姻这两种情形依然属于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建议将未达法定婚龄婚姻和患有禁婚疾病的婚姻划入可撤销婚姻的调整范围,此外针对可撤销婚姻还扩充了因欺诈和重大误解而缔结的婚姻;其次针对无效婚姻的确认程序,提出增加检察院和基层组织为无效婚姻的申请权人;再次针对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笔者提出增设构构制度针对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中的无辜方当事人予以构构,增设补正制度针对特定情形的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予以合法化的承认,同时引入当事人主观要素和责任要素,依据这两个因素区别参虑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