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理论知识(中级汽修电工)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2707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理论知识(中级汽修电工)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一章理论知识(中级汽修电工)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一章理论知识(中级汽修电工)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一章理论知识(中级汽修电工)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一章理论知识(中级汽修电工)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理论知识(中级汽修电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理论知识(中级汽修电工)(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章 理论知识 第一章 理论知识 一 汽车维修电工职业道德一 汽车维修电工职业道德 一 培训要求 一 培训要求 1 掌握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 2 掌握汽车维修电工职业守则 3 掌握汽车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二 培训内容 二 培训内容 1 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 1 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 1 1 道德 1 1 道德 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 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 依靠社会舆论 传统习惯 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其特点是 道德在调整人们行为时的评价标准是善恶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1 2 职业道德 1 2 职业道德

2、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 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 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 行为原则 行为规范的总和 其特点是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特有的规范 职业道德具有的具体特点是 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表达形式多 样性 有很强的纪律性 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共同特点是 对职业充满情感 信念与责任感 2 汽车维修电工职业守则 2 汽车维修电工职业守则 在服务过程中 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是汽车电工职业守则的首要内容 汽车维修电工的职业守则包括 汽车维修电工的职业守则包括 服务用户 质量第一 遵章守纪 文明生产 钻研技术 开拓创新 团结协作 尊师重道 热爱企业 勤俭节约 2 3

3、汽车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3 汽车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汽车维修安全操作规程包括 汽车维修安全操作规程包括 汽车维修作业中的基本安全操作规程 在汽车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吊装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维护蓄电池安全操作规程 维护起动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维护充电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维护安全气囊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维护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3 二 发动机模块 二 发动机模块 一 培训要求 一 培训要求 1 掌握起动系统原理与维修 2 掌握点火系统原理与维修 3 掌握燃油喷射系统原理与维修 4 掌握发动机相关传感器原理与维修 5 掌握发动机相关执行器原理与维修 二 培训内容 二 培训内容 1 起动系统原理与维修

4、 1 起动系统原理与维修 1 1 起动机的结构 1 1 起动机的结构 起动机的结构 发动机起动系统由直流电动机 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三部分组成 按部件功能 起动 机控制装置由电磁开关 继电器 点火启动开关组成 汽车起动机一般采用直流串励电动机 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定子和转子之 间的空隙称为气隙 直流电动机转子由电枢铁心 电枢绕组和换向器组成 直流电动机的转 动部分的是电枢 电枢是电动机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部件 1 2 起动机的拆装 1 2 起动机的拆装 拆卸起动机首先要拆的是电磁开关 拆卸起动机最后拆的一个部件是单向离合器 单向 离合器的作用是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打滑 拆卸起动机

5、单向离合器时 先用螺钉旋具撬开止 推垫圈 如果单向离合器拉下有困难 可用精细油石打磨电枢轴 拆卸电刷时首先应用钢丝 钩起电刷弹簧 起动机的组装顺序与拆卸的相反 组装零部件前要做的是给零件涂润滑脂 组装起动机 时最先组装的是单向离合器 最后组装的是换向器端盖 4 起动机的部件位置 1 3 起动机的原理 1 3 起动机的原理 起动机的原理 1 主接线柱 2 附加电阻短路接线柱 3 主接线柱 4 点火开关 5 起动接线柱 6 接触盘 7 吸拉线圈 8 保持线圈 9 活动铁心 10 调节螺钉 11 拨叉 12 单向离合器 13 驱动齿轮 14 飞轮 起动机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类 有强制啮合式及惯性啮

6、合式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 操纵方便 广泛应用 惯性啮合式起动机结构简单 但过小的啮合力使其可靠性差 现在很 少使用 5 普通直驱式起动机的传动装置由单向离合器和拨叉两部分组成 减速式起动机比普通起 动机的传动装置多了一组减速齿轮机构 直流串励电动机定子主要由主磁极 电刷装置 端 盖和机座等组成 定子主要是用来固定磁极和作为电动机的机械支撑 电刷装置将电枢电流 由旋转的换向器通过静止的电刷与外部直流电路接通 电刷装置主要由电刷 电刷架和压紧 弹簧组成 换向器的换向片之间用云母绝缘 换向器能使不同磁极下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保持始终相同 也就是将通入电刷的直流电流 转换为电枢绕组中导体所需的交变电流 以

7、使不同磁极下导体中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起动机的控制装置是通过控制电动机电路来操纵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啮合与分离 起 动机的控制装置分为直接操纵式和电磁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控制装置主要包括电磁开关和继 电器 电磁操纵式控制电路分为增设继电器控制和电磁开关直接控制两种 2 点火系统原理与维修 2 点火系统原理与维修 2 1 点火提前装置 2 1 点火提前装置 双真空室单膜片提前调节装置 调速器点火提前装置的作用是调整点火正时 真空点火提前装置是根据进气歧管的真空 度的变化调节点火正时的 真空点火提前装置的点火提前量由膜片弹簧调整 在轻载荷时 真空点火提前装置将点火正时提前 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大 调速器

8、将点火正时提前 按照控制方式 电子点火系统分为普通电子点火和微机控制电子点火 微机控制点火系 统与普通电子点火系统最大区别是对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TCCS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燃料喷射 系统 系统中 实际点火提前角是实际点火提前角 初始点火提前角 基本点火提前角 修 正点火提前角 起动时点火提前角是固定的 一般为 10 左右 发动机起动时反转和加速时 爆震的原因是点火过早 2 2 点火线圈 2 2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初级电路接通时间取决于断电器触电和发动机转速 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 时间由 ECU 控制 随发动机转速提高和电源电压下降 初级电流通电时间增大 点火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与线圈绕阻数有关

9、点火线圈中高压电的产生利用的是自感效 应和互感效应 初级线圈断电时 初级线圈电路内部产生电动势 利用的是自感效应 次级 线圈产生电动势是利用互感效应 在点火开关关闭时 ECU 也需要供电 以保存相应的车辆参数 Ne 信号指发动机曲轴转角信号 6 点火线圈的结构 1 绝缘座 2 铁心 3 初级绕组 4 次级绕组 5 导磁钢套 6 外壳 7 低压接线柱 8 胶木盖 9 高压接线桩 10 开关 11 开关 12 附加电阻器 2 3 火花塞 2 3 火花塞 火花塞的外观 火花塞作用是把高压导线 火嘴线 送来的脉冲高压电放电 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空气 产生电火花以此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 火花塞圆形电极比方

10、形电极放电困难 火花塞跳火 间隙越宽 气缸压缩压力越大 放电困难 发电机转速增大 火花塞电极温度升高 所需放 电电压降低 火花塞电极磨损 间隙增大 跳火困难 导致不着火 3 燃油喷射系统原理与维修 3 燃油喷射系统原理与维修 3 1 燃料泵 3 1 燃料泵 燃料泵分为内置型和在线型 燃料泵是由铁氧体式电动机和叶轮及单向阀等构成 单向 阀的作用就是防止发生气阻 为了防止燃料泵出口压力超过规定值 燃料泵上设有减压阀 电动燃油泵的安装形式有外装和内装 电动内装式燃油泵悬挂在油箱内 为了防止燃油泵吸 入空气 一般在大油箱内设小油箱 可以减少气阻 保持油面相对高度 7 燃料泵的结构 3 2 喷油器 3

11、2 喷油器 孔式喷油器轴 针式喷油器 1 进油滤网 2 线束连接器 3 电磁线圈 4 回位弹簧 5 衔铁 6 针阀 7 轴针 喷油器按照燃料供给部位划分包括顶部供给 底部供给和侧面供给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喷油器 双孔式电磁喷油器的空燃比变化幅度小 双孔式电磁喷油器 适用于双进气门口的发动机上 双孔式电磁喷油器的头部装有双口分流套的作用是把相同质 量的燃油分别喷入两个进气门口 轴针式电磁喷油器主要由壳体 喷油嘴 针阀 衔铁及电磁线圈组成 8 a 电流驱动低阻喷油器 b 电压驱动低阻喷油器 c 电压驱动高阻喷油器 电磁喷油器的电磁线圈分为低电阻型和高电阻型两种 低电阻喷油器在采用电压驱动回 路时 应

12、在驱动回路中加入附加电阻 为防止电磁线圈发热损坏 在电压驱动回路中 当使 用低电阻喷油器时又附加了电阻会使发热量增大 引起接头出现故障 高阻抗型喷嘴与其他 类型的最大区别是无电磁阀降压电阻 在喷油器的电流驱动回路中 蓄电池电压直接加在喷 油器的电磁线圈上 电流驱动式喷油器的特点包括响应时间短 动态特性好 功率损耗小 即功率三极管导通瞬间 电磁线圈的激磁电流上升 使喷油器响应时间短 改善其动态特性 在对喷油器做开闭试验时 如果用 12V 电压进行试验 喷油器电磁线圈烧损 3 3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3 3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进气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和燃油喷射系

13、统组成 由于电控汽油喷射 式发动机取消了化油器 大大降低了进气阻力 提高了充气效率 汽油喷射式与化油器式发 动机相比 其功率可提高 5 10 而且前者可以采用辛烷值较低的燃油 9 D 型 D 是德语 压力 的第一个字母 L 型 L 是德文 空气 的第一个字母 汽油喷射系统按进气量检测方式不同可分为 D 型和 L 型 EFI 控制方式 汽油喷射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和带反馈装置的闭环控制 汽油喷射系统按汽油喷射位置不同可分为缸内喷射和缸外喷射 汽油喷射系统按汽油喷射时间顺序不同可分为连续喷射和间歇喷射 汽油喷射系统按喷油器安装数量不同可分为单点喷射和多点喷射 多点汽油喷射系统的 组成可分为进气流量监

14、测与调节系统 喷油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 各种电子控制汽油喷射 系统的主要区别的是电控单元的控制方式 3 4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3 4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组成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 控制器和执行器三大部分组成 一般在高压共轨上安装压 力传感器 液流缓冲器和压力限流器 10 共轨柴油机中 ECU 控制共轨压力调节阀实现喷油压力的控制 ECU 控制喷油器电磁阀 实现喷油量 喷油正时及喷油规律的控制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一般对供油量采用闭环 控制 电控国三柴油机起动基本油量是随转速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的 电控柴油机喷射时间 控制有三种模式 分别是正常控制 极限回位控制和停止控制 正

15、常控制是指发动机实际使 用中的常用工况 以及启动怠速工况 ECD U2 型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是一个精确的压力 时间 流量控制系统 3 5 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 3 5 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 1 膜片弹簧 2 膜片 3 出油口 4 进油口 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的结构 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的作用是减弱 燃油输送管道中压力脉动传递 现代轿车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一般把燃油压力脉动 衰减器安装在供油总管上 燃油压力脉动 衰减器的内部分为弹簧室和燃油室 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一般使用在 250kPa 范围 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工作 中 燃油压力高时 弹簧被压缩 油压下 降 4 发动机相关传感器原理与维修 4 发动机相

16、关传感器原理与维修 4 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4 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位置及结构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工作电路 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2 怠速触点 3 全开触点 4 滑动触点 5 节气门轴 汽车驾驶员通过节气门调节进入发动机的进气量 来控制发动机输出功率 发动机工作 时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向 ECU 输送节气门开度信号信号 ECU 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判 断发动机负荷大小 当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故障时 ECU 会根据发动机转速等综合信号 大致确定节气门的 开度 控制发动机工作 此时发动机性能和排放都会变差 因此应该及时进厂维修 11 4 2 温度传感器 4 2 温度传感器 催化剂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催化剂温度传感器 即排气温度传感器 排气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催化 剂变换器后面 排气温度 传感器用来检测再循环 废气的温度 判断废气再 循环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结构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工作电路 汽车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汽缸体或汽缸盖冷却液的通道上 由壳体 绝缘管 引线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等组成 4 3 凸轮轴 曲轴位置传感器 4 3 凸轮轴 曲轴位置传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