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二次根式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32278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二次根式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二次根式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二次根式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二次根式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二次根式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二次根式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二次根式精编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2013-2014学年度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二次根式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若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2二次根式的值是( )A.3 B.3或3 C.9 D.33 使式子有意义的的范围是( )A. B. C. D. 4在下列各数:3.1415926;0.2;中,无理数的个数( ).A2 B3 C4 D55二次根式的值是( )w W w .x K b 1.c o MA B或 C D6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x1 Bx1 Cx1 Dx17如果实数满足y=,那么的值是( ).A0 B1 C2 D-2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的立方根是 BC的平方根是3 D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10观察下列各等式:;,则第n个等式可表示为( )A BC D1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B C D1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C. D.1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14若,则的值为( )A-1 B1 C5 D615估算的值在( ).A2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 D5和6之间16估计的大小应在( )(A)56之间 (B)67之间 (C)89之间 (D)78之间17已知为实数,且,则的值为( )(A) 3 (B) (C) 1 (D) 18估

3、计的值在( )之间A1与2之间 B2与3之间 C3与4之间 D4与5之间19(2013年四川攀枝花3分)已知实数x,y,m满足,且y为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6 Bm6 Cm6 Dm620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3a3+2a2=5a6 B、 C、a4a2=a8 D、(ab2)3=ab6二、填空题21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22计算: 23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24把7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25的相反数是_ _,绝对值是_ _倒数是_ _.26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27在数轴上,点A与点B对应的数分别是、,则点A与点B之间

4、的整数点对应的数是 X K b1 .C om28已知x,y都是实数,且y,xy的值 29求9的平方根的值为 30若实数a、b满足,则 .3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若分式的值为0,则x= 32化简: = 33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连接DE和BF,分别取DE、BF的中点M、N,连接AM,CN,MN,若AB=2,BC=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34如图,OP=1,过P作PP1OP,得OP1=;再过P1作P1P2OP1且P1P2=1,得OP2=;又过P2作P2P3OP2且P2P3=1,得OP3=2;依此法继续作下去,得OP2012= 35无论x取任何实数,代数

5、式都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为 三、计算题36计算:.37计算:;38(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3940;41(1)计算(4分) + (2)解方程(4分) 225 144=042计算 43(1);(2)四、解答题44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的长方形纸片,使它长宽之比为,请你说明小丽能否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45计算(2)2012(2+)2013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满足x2+x2=046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周长为,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4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48(2013年四川攀枝花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来源

6、:学科网ZXXK49阅读材料: 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 设(其中均为整数),则有 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部分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当均为正整数时,若,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得 ,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填空: ( )2;(3)若,且均为正整数,求的值50一病人发高烧进医院进行治疗,医生给他开了药并挂了水,同时护士每隔1小时对病人测体温,及时了解病人的好转情况,现护士对病人测体温的变化数据如下表:时 间7:008:009:0010:0011:0012:00

7、13:0014:0015:00体温(与前一次比较)升0.2降1.0降0.8降1.0降0.6升0.4降0.2降0.2降0注:病人早晨进院时医生测得病人体温是40.2。问:(1)病人什么时候体温达到最高,最高体温是多少?(2)病人中午12点时体温多高?(3)病人几点后体温稳定正常?(正常体温是37)参考答案1B【解析】根据题意,a-10,a1.试题分析:当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时,二次根式有意义,根据题意,得到a的不等式.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2D【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 .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3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

8、围内有意义,必须.故选A.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4B【解析】试题分析: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所以无理数有3个,即:,故选考点:无理数的定义.5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当时,;当时,;.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6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故选C.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7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所以,所以.故选.考点:1、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8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且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选项错误;表示求的算术平方根,所以,选项错误;,所以的平方根有两个,是,选项正确;

9、因为的值不确定,当时,当时,当时,无意义,所以选项错误.故选.考点:1、平方根的定义.2、立方根的定义.9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法则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A,B,C,均错误;D,本选项正确.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0C【解析】从题目条件中的几个等式,可以观察出规律:两个相隔一个数的整数相乘加1开方等于这两个整数中间的数的平方开方,最终就等于这个中间的整数,设第一个整数为n,则第二个整数是n+2,中间的整数是n+1,写出来就是.试题分析:先找出几个等式中的不变量和变量,不变的是根式中加的数都是1,变的是两个相乘的整数,这两个整数相隔一个整数,等于这个整数的平方再开方

10、,最终等于这个整数,设第一个整数为n,则第二个整数是n+2,中间的整数是n+1,写出来就是.考点:找规律.11A【解析】A选项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无法继续合并,其它选项是正确的.试题分析:二次根式的加减,首先要把各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才能合并,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不合并;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公式,需要说明的是公式从左到右是计算,从右到左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并且二次根式的计算要对结果有要求,能开方的要开方,根式中不含分母,分母中不含根式.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X|k |B | 1 . c| O |m12C【解析】A选项, ,B选项不能合并,C是正确的,D选项, .试题分析:二次

11、根式的加减,首先要把各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才能合并,只合并系数,根式部分不变,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不合并;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公式,需要说明的是公式从左到右是计算,从右到左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并且二次根式的计算要对结果有要求,能开方的要开方,根式中不含分母,分母中不含根式.考点: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计算及化简.13D【解析】A选项, ,B选项, ,C选项, ,D选项, ,故选D.试题分析: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公式,需要说明的是公式从左到右是计算,从右到左是二次根式的化简,A选项, ,B选项, ,C选项, ,D选项, ,故选D.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14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可得, ,所以,则的值为-1,故选A考点:非负数的性质.15D【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的值在和之间,故选.考点:无理数的估算.16D【解析】试题分析:已知,所以.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17D【解析】试题分析:根号下的数大于等于0,解得:;平方数大于等于0,解得:;所以两数分别等于0,所以,所以.考点:1.非负数的性质2.平方根3.偶次方18C【解析】试题分析:91116,34,即的值在3与4之间。故选C。19A。【解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然后根据y是负数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不等式,从而求得m的范围:根据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数性质,得:,解得:。y为负数,6m0,解得: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