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营管理)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3321171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经营管理)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年(经营管理)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年(经营管理)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年(经营管理)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年(经营管理)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经营管理)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经营管理)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营管理)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乌鲁木齐市六十三中 汤春玲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从这一句平凡的话语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究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一、班主任角色的再认识 现代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充分的发展,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势。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完整人格,既教书又育人,这些教育思想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培养的学

2、生都是一个模式。在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人类对于外在的世界显得更有力量之时,我们人类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了种种不安。其实这种不安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教育的思考,即从教育与人的外部世界的关系,转向了人的自身。根据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的活动是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的统一。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自然就要担负起两项任务:它不仅要教会人们去改变环境(客观世界),也要教会人们改变自我(主观世界),并使这两方面的品质在个体的人格上得到和谐发展。在这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下,如果班主任的工作还只局限在“管理”二字上,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

3、求了。要把班级工作做好,我们的班主任需要从经营的角度来从事班级建设。因为经营不仅仅是管理,而是在管理的基础上如何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班主任如何发挥经营者的作用(一)、全面把握学生的特点,是班主任经营好班级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的学生一般都处于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的年龄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多变,情感不稳定:他们常常因个人意志而对所喜爱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热忱,对反感的事情深恶痛绝,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稍遇刺激、极易出现偏激行为。 意志品质培养的自觉性不均衡 :应该说我们的学生能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围绕自己的目标发展

4、自我意识,但也有部分学生不成熟,在不利环境中好激动、不冷静、缺乏自制、易受他人或外界的干扰。 自尊心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我们的学生最怕听到 “差生”这两个字。 学习动机复杂多样,学习能力与学习自觉性参差不齐; 憧憬个性发展,但基础能力的储存不够; 乐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但识别能力较差; 人生价值观逐步确立,但可塑性很大。以上几方面在我们的学生中具有普遍性,班主任要想经营好班级就要在普遍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二)、班主任在经营中应合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经营好班级。1、“人格加威信”,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教育学生。如果班主任能树立起高

5、尚、严肃的人格形象,即使他不体罚学生,和学生关系朋友化,学生也会很“怕”他,也会自觉遵守纪律,勤奋学习。 班主任的威信是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班主任的品德、能力、学识和教育艺术等因素在学生心理上所引起的一种尊敬而信服的态度。有威信的班主任在课前提早一点站在教室门口扫视着全班同学,迟到的学生就会减少;没有准备好学习工具或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进入最佳状态,准备上课。实践证明,威信高的班主任不论处理班务还是开展活动,总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幽默语言加实际行动”,出有声撼人心的育人效果。 斯维特洛夫说得好:“幽默是教师的第一位助手。”它趣在逗中,意在趣外,是班主任工作

6、的一剂良药。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会使师生关系倍加融洽,促进师生间情感与智慧的交流。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向九万名学生进行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因此,班主任在面对学生过错时,要善于运用幽默语言激励、唤醒、帮助、鼓舞学生,使他们感到“读书乐”而又“乐读书”。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运用语言艺术,还需要运用行为艺术,做到言行一致,在行动中塑造形象,在形象中产生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班主任必须以严谨治学、严于律己的师范行为去感化学生。否则,班主任道理讲得再动听,也不会起不到任何教育的效果。 3、“爱心加和颜悦色”,达到情感的沟通。 高尔基说:“谁

7、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作为班主任,切忌把个人情绪带到育人工作中来。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被学生视为楷模,都会加以模仿和效法。班主任要想顺利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和颜悦色、深入细致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追求教育的情感的沟通。 对学生来说,最注意的莫过于班主任的“脸色”。学生能从班主任的脸色中领悟出喜怒哀乐,进而揣摩老师的心理,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犯错误时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并处于矛盾之中,如果班主任面带友善、信任和宽容,学生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用实际行动去改正自已的过错。 三、对班主任角色再认识的意义。班级是学

8、校的基本构成单位,对它经营得是否出色,直接影响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们以往的教育活动只注意到了班主任 “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的“导师的作用”,总强调“导师的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什么是“全面健康成长”?“全面”并不是简单地意味着学校要求学生掌握“一切东西”,况且“健康”也有不同的标准。从现代教育思想来看,“全面健康成长”,不是要让学生服从某种简单划一的教育要求,而是从“人生”出发,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从人生”出发的教育,能够满足人的发展的多方面的需要;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的教育,也能使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充满着生机。这种从人生出发的教育,需要班主任在经营班级的过程中更加关

9、怀学生个体内在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迎接外部世界的挑战方面,更加具有力量。当然,班主任的教育方法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科学地运用,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摸索。班主任”这三个字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沉重。 二七年一月五日联系电话:13899892149通讯地址:乌鲁木齐市东山区集镇路六十三中学浅谈班主任的“经营”之道乌市六十三中学汤春玲菁菁校园, 绿树成阴, 青草成从, 香花成画. 林荫道上, 学子们相聚在一起, 讨论着、思索着、询问着 他们是那么的和谐。 体育场里, 朋友们相聚在一起, 嬉戏着、追逐着、跳跃着 他们是那么的阳光。 图书馆里, 同学们相聚在一起, 指导着、介绍着

10、、认真着 他们是那么的求知若渴。 课堂上, 学生们相聚在一起, 抄录着、查阅着、仔细着 他们是那么的专注。 办公室里, 老师们相聚在一起, 努力着、微笑着、辛苦着 他们是那么的热忱。 我想说, 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构建了这么美丽和谐的校园。 我想说, 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为我们创建了这么温馨的读书环境。 我还想说, 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为了我们的前途, 全然没有顾及自己的劳累、辛苦和青春。 多么美丽、和谐的校园啊, 我为你放声歌唱, 歌唱你的绿树成阴, 歌唱你的青草成从, 歌唱你的香花成画。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

11、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

12、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

13、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

14、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

15、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文明礼仪伴我行 魏翠雯 初二12班 (33) 日月如梭,光阴如箭,在我们生命已经渡过美好的童年,在我小时候父母先教会我们叫“爸爸,妈妈”然后是甚么,你还记得吗?这也是在我们成长到老一直伴随我们的。当你在坐公交车时,看到后面又空位想到后面去,但前面却有人,这时你很自然会脱口而出一句:“请让一让。”,当你走路时不小心碰到别人,你会立刻说一声:“不好意思”看到这里你应该想到了吧。对,这就是礼貌。从小时候开始,父母就教我们待人接物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