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36张)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32093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36张)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36张)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36张)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36张)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36张)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36张)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36张)精编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识记不同地形状况下聚落的分布形态 理解地形等条件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能够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比较交通线路的优劣 预测考向 1 通过国家重点工程 群众出行等 考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交通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2 以城镇规划 发展图为背景 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3 以城乡商业布局为切入点 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4 通过对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分析 考查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重难提示1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重点 2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重点 3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难点 第六章

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 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地形 类型 分布 规模 团聚 棋盘 多 丘陵 山区 分散 少 发展 2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不同的 条件 对于聚落的 和 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聚落是最重要的 景观 它的形成和分布受许多区位因素的制约 自然因素中 除地形外 对聚落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中 等也制约着聚落的分布 地表人文 水源 气候 土壤 社会生产方式 传统风俗习惯 文化背景 不同地形聚落的差异 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 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 多呈 型 式的格局 聚居的人口也比较 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

3、 地区和 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 空间分布相对 聚居的人口也比较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 聚落形态聚落形态是指受地形 河流 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的聚落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 重难一突破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集中于三个方向 三头间运距很长 不便于行政管理 建设投资较大 重难一突破 2 地形对聚落形态分布的影响 重难一突破 3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拓展延伸 平原 建城的理想地形 地形平坦 便于运输 减少投资 农耕发达 世界绝大多数特大城市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 中国特大城市大部分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山区河谷 城市受

4、地形条件的制约呈条带型 如兰州等 地形 气候 适度的降水 适中的气温适合建城 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世界 主要城市分布在中低纬度特别是沿海地区 水 意义 重要交通通道及满足供水需求 河流与城市区位 河口 河流交汇处 水运的起点 终点河流与城市形态 点状或条带状 矿产 主要的矿业城市矿业城市 前期矿产开采 后期衰退 经整治后由衰落走向繁荣 1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 川 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 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为趋利避害 这些以 川 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 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 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

5、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 远离陡坡以避崩塌 滑坡 2 在农业社会 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 河流水量B 土壤肥力C 川地面积D 林木蓄积量 D C 解题关键 1 正确理解 川地 的含义 2 要关注聚落发展规模特定的历史阶段 解析 1 根据材料叙述 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所以紧临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 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 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 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 远离陡坡 以避崩塌 滑坡 2 在农业文明阶段 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 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 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 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 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

6、沃 水源都较为充足 2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 用竹木扎制屋架 茅草覆顶 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 因而被称为船形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两题 1 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A 青藏高原B 黄海沿岸C 海南岛山区D 东北平原 2 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 高寒缺氧B 潮湿 多虫鼠C 多火山 地震D 干旱缺水 C 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船形屋用竹木扎制屋架 茅草覆顶 从图中可以观察该房屋内部中间是空的 用竹片作地板 这种房屋结构是为了更好的通风防潮 而我国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 黄海沿岸的房屋最重要的是要保暖 因此该村落最有可能位于海南岛山区 其降水丰富 潮湿的环境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7、且湿热的环境多虫鼠 3 读下面一段野外考察游记 完成1 3题 行进在大峡谷 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 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 险恶的地理环境中 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 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 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 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 真可谓山多高 地多高 人多高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 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 千只脚落地 的建筑 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1 千脚落地式 的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土壤 2 根据当地环境推测 该地村落多为 A 集聚式B 散居式C 规则式D 多边形 3 该地村落的规模应是 A 较大B 较小C

8、集市D 城镇 A B B 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 其中散布片片绿洲 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 西到丝路重镇喀什 读南疆铁路图 回答4 5题 4 南疆地区的村镇 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 地形与土壤B 地形与水源C 水源与土壤D 气候与植被 解析南疆地区气候干旱 山麓地带和绿洲地带地形平坦 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水源条件好 土壤肥沃 人口集中 地形和水源条件是影响村镇 农田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 B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6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在甲 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 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甲区域 聚落主要沿河谷

9、交通线分布 平原 河流谷地 聚落密度较大 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 该区域雨热同期 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 土层深厚 易于耕作 乙区域 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 长江以南聚落密度较大 以北聚落密度较小 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 地势低平 水网密集 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因素 地形 气候 水文等 2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资源 城镇分布 工农业生产水平 科学技术等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说明 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的走向 施工难度 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 但非决定性因素 决定交通线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据图分析山区交通线路的选取原则及原因 据图分析山区交通线路的选取原则

10、及原因 据图分析山区交通线路的选取原则及原因 据图分析山区交通线路的选取原则及原因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 西昌高速公路 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 沿线多高山 断崖 陡坡 溶洞 深谷 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 其中特大桥23座 大桥168座 隧道25条 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 右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 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A 多断崖 深谷B 多石灰岩溶洞C 多高山 盆地D 多角峰 U形谷 A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 西昌高速公路 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 沿线多高山 断崖

11、 陡坡 溶洞 深谷 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 其中特大桥23座 大桥168座 隧道25条 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 右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 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A 减轻冰川的危害B 减轻冻土的危害C 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D 减轻地震的危害 C 1 2014全国新课标 20世纪50年代 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 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 完成 1 3 题 1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河流B 聚落C 耕地D 地形 2 后来 我国专家认为 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 理由可能是 A 线路过长

12、B 距城镇过远C 易受洪水威胁D 工程量过大 3 50多年来 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 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 地形分布B 绿洲分布C 河流分布D 沙漠分布 D B B 解析 1 读图可知 兰新铁路与天山南麓的1000m等高线大致平行 且经过地区等高线稀疏 地势较为平坦 有利于铁路的修建和建成后的行车安全 铁路没有经过城镇 且该区域河流水量小 耕地很少 故聚落 河流 耕地都不是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 故选D 2 由比例尺可以推知 兰新铁路在该区域距离城镇过远 使铁路促进城镇发展的作用大大减弱 这是其不合理之处 故选B 3 兰新铁路并没有吸引城镇沿铁路线分布 主要是因为该地

13、区气候干旱 水源缺乏 而绿洲水资源相对丰富 是城镇分布最理想的地区 故选B 能力提升练 2011 北京文综 下图为地处北纬50 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 回答1 2题 1 图中 A 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 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 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 河流 处左岸侵蚀 右岸堆积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河流下切侵蚀到距今2300万年前的岩层 说明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以后 A项错误 根据岩层的形态可以判断出 地经历了先沉积后侵蚀的过程 B项错误 从图例中标注的岩层年龄可以看出 地岩层分布是不连续的 C项错误 处位于河流曲流处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河流的左岸是凹岸

14、 右岸是凸岸 D项正确 答案D 2 该聚落 A 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 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C 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 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中的道路和聚落跨越了断层带 说明该聚落出现在断裂产生后 A项错误 图中聚落坐落在河流两岸的高地上 B项错误 欧洲中部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项正确 河滩地带地势低洼 易受洪水侵袭 居住区不宜向河滩扩展 D项错误 答案C 3 从地形部位看 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 A 河谷地带B 塔克拉玛干沙漠C 山麓冲积扇D 吐鲁番盆地解析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塔里木盆地的山麓冲积扇地区 是因为这里地形平坦

15、村镇集中 C 右图为 我国海拔在200 2100米的某山区植被分布图 读图 回答4题 4 该山区的地势最高点位于 A 西南部B 东南部C 东北部D 中部解析根据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该山区的植被中高山草甸海拔最高 而高山草甸分布于该山区的东北部 C 5 在图中甲 乙两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在 的备选方案中多数选择了 线路 其解释合理的是 A 直线距离短 成本低B 地势低缓 工程量小C 峡谷地段 架桥方便D 湿度较小 能见度好 B 解析 线多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 海拔最低 地势起伏最小 工程量最小 读图 回答8 9题 5 该岛铁路形状为 环形 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A 平原B 山地C 高原D 盆地 6 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 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虚线处是鞍部B 虚线处是河谷C 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 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B D 解析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 该国为日本 该岛铁路形状为 环形 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是因为沿海为平原 地势低平 中部为山地 地势较高 修建成本高 故选B 解析 图中虚线处是高山 等高线密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