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2028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杰出的科学家与历史人物评价训练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历史人物评价训练2. 难点:相对论三. 课堂教学: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一)幼童留学1878年,詹天佑以全班第一、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丘屋高中。留美期间,詹天佑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目睹了美国铁路事业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世界面貌的改变。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大学期间,他学业成绩优秀,并在第三年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1881年,中国保守派官僚以美国发生排华事件和留学生“抛荒中学、背

2、弃孔孟之道”为由,取消了留学事业,将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二)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詹天佑怀着把所学贡献给祖国的满腔热忱重归故土,却被腐败的清朝官僚分配到福州 船政学堂学习海军驾驶,后被派到水师学堂任英文教习。直到1888年,他才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詹天佑一心扑在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上,在短短的80天内完成任务。1890年,清政府决定上马关东铁路。工程的难点是滦河大桥。英籍总工程师金达曾把这个获利颇丰的项目包给英国人,但他们在深水急流中打桩连连失败。这个项目又先后包给日本和德国工程师,结果都失败了。最后金达想到了詹天佑。年轻的詹天佑多方测量滦河水流地质等情况,新选桥址,将中国

3、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詹天佑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调兵运械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消息传出,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也不相让,双方争斗不休。最后达成协议:互不插手,让中国人自己去修。而各自的算盘是坐视中国在经费和技术上求助于他们,以便坐收渔利。詹天佑被任为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他面临重重困难: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沿线重峦叠障,修路工具简陋,外国人正等着看热闹。工程成败与中国荣辱系于詹天佑一身。詹天佑

4、抱着为国争光的信念,不顾塞外的飞沙走石,风吹日晒,在深谷和崖间测绘, 记下各种第一手资料。他勘测三条路线,反复掂量施工成本、难度、铁路效益,最后定为关沟线。为战胜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线,延长了坡面,减小坡度,将隧道缩短至1091米。他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隧道施工困难,没有通风设备,就用风扇机、手拉风箱代替。他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热忱,昼夜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1909年,京张铁路终于提前全线通车。(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威望倍增,张绥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洛潼铁路都要他去勘测、设计和指导。年过半百的詹天佑以饱满的

5、热情跋涉于南北山野河川之间。但是,由于清廷腐败,铁路经费无保障,工程难度大,帝国主义觊觎中国路权等种种原因,致使粤汉、川汉等铁路命运多舛。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并与英、德、法、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实际上将路权出卖给外国人,导致各省掀起了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詹天佑身处逆境,不甘沉沦,一面支持保路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辛亥革命后,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他亲自督办了工程浩大的川粤汉铁路。尽管受到借款合同束缚,加上政府无能,军阀混战,他仍克服了各种困难。到詹天佑逝世前,粤汉铁路的广州韶关段和武昌长沙段得以完工。1919年,詹天佑抱病接受北洋政府交

6、通部的电召,作为中国代表,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赴海参崴,与英、美、法、日等国代表一道,主持俄国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中东铁路的监管技术工作。他多次发言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义正辞严地指出,中东路理应由中国人全权管理,不许他国插手,也无需协约国共管。但由于北洋政府软弱无能,他几经努力,仅争回了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路聘用等微小权利。为此,他心力交瘁,导致病情加重。在临终前的口授遗呈中,他念念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个人的事情却只字未提。59岁的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一)留学生涯留学日本:

7、学习造船 1910年回国,赐“工科进士”;留学英国:学习采矿、地质 1920年回国,从事科研与培养人才(北大教授)赴英深造(对国民政府不满) 1950年回国,为祖国科学事业作伟大贡献(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926年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地质力学萌芽之作;1945年 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1948年 伦敦国际地质学会报告:新华夏海的起源“地质力学”从此被载入史册,李四光也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20世纪六十年代 地质力学概论(经验总结)地质力学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三)对地质力学的运用1. 寻找石油资源勘测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使中国

8、摘掉“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2. 寻找铀矿资源发展核能事业;3. 探索地震预报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4. 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大工程服务。(四)其它领域成就突出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创立蜓科化石的鉴定标准提高坚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冰川学研究领域: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外国人的错误结论(五)评价李四光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身上你凝聚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

9、有不可替代的位置。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一)提出狭义相对论1905年6月,在德国莱比锡出版的物理学纪事杂志上,发表了同一作者的三篇论文,其中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是有关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三篇论文的作者正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当时的爱因斯坦已经大学毕业,在伯尔尼专利局工作。他几乎将全部业余时间都投入到物理学的研究上。在研究过程中,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时空观是静止的、绝对的。在牛顿看来,空间、时间、物体和物体运动四者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而实际上四者是统一的,在运动中一切都会发生变化。爱因斯坦的研究揭开了原子论的秘密,也构成了他的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内容。狭义相对论

10、有两条基本原理,一是相对性,爱因斯坦通过光学实验证明,在自然界,不仅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是相对的,而且比普通物体运动速度更快的电磁波的运动也是相对的;二是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认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不变的常数每秒30万公里,它和光源的运动速度以及观察者本人的运动速度都无关。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二)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十年后,爱因斯坦又将狭义相对论扩大为广义相对论。他在1916年发表的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是这个理论研究的总结。广义相对论也有两条基本原理:一是等效原理,即在

11、一个加速运动的系统里,物体会自动改变运动状态,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惯性力;二是广义相对性,即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爱因斯坦还由此提出,在引力中传播的光线,也要发生弯曲,并建议在发生日全食时,通过天文观测验证这个预见。几年后,一位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在观测中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完全正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的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还在1 905年,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后来,他继续进行光辐射学的研究,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

12、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除了在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研究方面的发现外,爱因斯坦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等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他的研究无疑对传统物理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也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三)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时刻关心人类的进步与和平。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就曾在一份仅有4人参加的反战宣言上签了字,而当时德国多数科学家都是支持本国战争的。一战后,爱因斯坦积极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并为此到法、英、荷等国奔走呼号,而他自己却被反犹主义者列入谋杀的黑名单中。到了3O年代,

13、当战争的阴影再次在德国呈现时,爱因斯坦开始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他遭到纳粹分子的追捕和迫害,不得不离开德国,来到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就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在一些同行的促动下,爱因斯坦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尽管他本人没有参与研制,但他却是美国原子弹研究的发起人之一。几年后,爱因斯坦得知美国人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人口稠密的日本城市,这件事又成为他终生的遗憾。以后他就致力于防止核战争,亲自领导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出刊原子科学家公报,要使全世界人民认识到核战争的极端危险性,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1955年,爱因斯坦病逝于美国普林斯

14、顿,生前他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到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今天,这个理论已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原子能发电站、宇宙飞船等现代科学技术或许还在探索之中。【模拟试题】1.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贞观之治”是历史上著名的“治世”。概述“贞观”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及唐太宗采取的发展生产、稳定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并指出其政治上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主观原因。2.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

15、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惜损欲,克己自励耳。”(1)上述言论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唐初政策之中的?结合西汉、明朝出现的同类情况,分析引文中思想产生的根源和历史作用。(2)概括这类情况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多次出现的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孔子讲学的方式也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2)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