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4课 人字的意义教案 陕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1970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 第4课 人字的意义教案 陕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政治 第4课 人字的意义教案 陕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政治 第4课 人字的意义教案 陕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政治 第4课 人字的意义教案 陕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政治 第4课 人字的意义教案 陕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 第4课 人字的意义教案 陕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 第4课 人字的意义教案 陕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人字的意义 第一目 面对生命的思索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价值,善待生命。 能力 提高对生命含义的理解能力,逐步提高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能力。 知识 了解生命的含义,懂得生命为什么可贵以及如何善待生命。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生命的含义,学会善待生命。教学过程导入讲故事:2004年12月26日,世人眼中的“人间天堂”泰国普吉岛上,大海一改往日温情脉脉的容颜,骤然掀起了滔天巨浪,变得狰狞恐怖,淹没道路、冲垮房屋,洗劫家园、夺走生命,刹那间“天堂”变成了“地狱”。在这场海啸灾难中有这样一个真实场景:一位男游客被海啸的第一波浪头追到旅馆的二楼,他发现大海正在酝酿更大的灾难,自己已

2、是在劫难逃。他想起平日里因为生意而东奔西跑,给家人的爱、关怀和照顾太少太少,心中愧意顿生,不禁泪水涟涟。他赶忙给太太发了个手机短信说:“亲爱的,我永远爱你。可我真的很后悔,以前没有给你和孩子更多的关爱,我欠你们的太多。如果时间能够倒转,生命能够重来”教师:这个游客为何会“后悔”呢?学生:略。教师:他觉得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自己没有把更多的关爱和时间奉献给自己的家人,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因此,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男游客之所以会留下这个终身遗憾,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在世时没有全面领悟生命的含义。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生命的含义?这是我们本堂课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一)生命的含义。教师

3、:男游客在海啸即将无情夺去其生命之时,终于明白和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可惜为时已晚。因此,对生者而言,正确理解生命的内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过渡:对于生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请阅读并欣赏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一个内容。看看他们是如何理解生命的。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一个第一个的问题。学生:略。教师:刚才同学们各自谈了对教材上几句名言的理解,都有其道理。尽管这几句名言看待生命的角度不同,却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信息,那就是:生命是宝贵的,也是值得雕琢的:生命既是有限的,也是能够无限延长的:生命总是青睐于了解生命并热爱生命的人:生命不仅仅是活着,还应看其对自己、对他

4、人生命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价值大小。过渡:以上都是别人对生命的解读,那么,你们对生命的理解又是什么呢?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生命的感悟,并简要说明理由。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二个的问题。学生可先分组讨论,然后再请学生代表起来回答。学生回答时,请一位学生将其答案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学生一:生命是人生最珍贵的宝石。因为,生命是一个人能够做其他事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学生二:生命在于奋斗。因为,学习时,为一个高分数需要不断奋斗:工作中,为了一个好业绩需要不断奋斗:生活里,为了一个好品质需要不断奋斗。可以说,人的一生,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奋斗不息。学生三:生命在于坚持。因

5、为坚持,人学会了说话,走路:因为坚持,我们逐渐长大成熟:因为坚持,无数困难在你面前知难而退:因为坚持,辛劳和汗水换来了胜利:因为坚持可见,生命离不开坚持,生命需要持之以恒。学生四:生命是一杯酒,是浓是淡?是甜是苦?是醉是醒?一切皆看作为调酒师的你的口味和技艺。师总结:对生命,名人大家有他们不同的理解。我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也能有自己的思索,有自己的见解。生命究竟是什么? “人”字究竟蕴涵着怎样的深意?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在这里,我们也在思考,不一定要求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多元的时候和多元的社会,因此,对生命的理解是多元而丰富多彩的,也不是断发展的。请看

6、黑板上记录的同学们对生命的多元理解。生命是什么?宝石,奋斗,坚持,付出,欢乐,烦恼,多彩,播种,收获(注意:以上内容可根据上课时学生的发言和教师的理解做临时调整)教师过渡:人们对生命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对待生命的态度也不尽相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呢?这是我们本堂课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二)怎样对待生命?媒体展示图片(也可直接展示图片)并配其事迹介绍:微笑的桑兰桑兰,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中国体操队享有“跳马冠军”的美誉,并获得过多项荣誉。1998年,17岁的桑兰代表中国参加在纽约市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不幸因脊髓严惩挫伤而造成瘫痪,但是这个阳光女孩没有选择沮丧,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

7、挑战,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奥运梦想,用她的努力和坚强,以“桑兰式微笑”征服了无数世人。之后,她在坚持康复训练的同时,不仅在北大新闻传播专业苦修学业,而且在20多家媒体上开设了她的体育评述专栏,她还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说做令所有华人想起来就热血沸腾、激情洋溢的申奥形象大使、残奥大使,做一名光荣的奥运圣火的传递者桑兰用她的微笑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这个告别了自己心爱的体操训练场的女孩,如今在“星空卫视”主持一档桑兰2008的体育节目,她把这一切都看作是自己“奥运冠军梦想”的延续。因为她希望能在自己跌倒的地方勇敢站起来,换一个角度再次亲近她最爱的体育运动。此后,喜爱媒体事业的她

8、开始以一种率直的访问风格出现在观众面前,用多角度、多层次向观众们讲述奥运金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并以她自然、自信的主持风格和真实的感染力赢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可。从训练房到竞技场,从领奖台到演播室,这个年轻的女孩始终用她的坚强向世人表白了命运并不可怕,只要自己有坚强的信念,一样能让梦想起飞。教师:桑兰是如何对待生命的?学生:略。教师:从跌倒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有体操冠军,不再有平静轻松的生活,甚至也很难再有无拘束的奔跑和行走,可17岁的桑兰却坦然擦去父母亲友的泪水,她说:“别难过,我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这里,似乎只用一个“坚强”还不足以形容这个女孩子对待生命的超凡之处,因为这个词里多少夹杂着些

9、被动和无奈的成分。面对突希而至的重创,桑兰没有沮丧,更没有放弃生活、希望和追求,而是用她依旧明亮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引领着人们走人了珍爱生命的信念中。因此绝不仅是一个“坚强”就能轻易达到的,这力量的惟一源泉只能是:对生活极具热情,对逆境极具勇气,对生命极具热爱,善待生命。善待生命,绝不放弃,正是桑兰让所有的人感动且震撼之处。这启示我们,对待生命,首先应善待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绝不轻言放弃。善待自己的生命(板书)教师过渡:古今中外,类似桑兰这样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事例有很多,你们能说出几个吗?学生:略。备用事例:有这样一个她,是一个电脑动画制作人,但谁也没想到,她是既无手,也无腿的人。由于

10、车祸使她失去手和腿,活泼可爱的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十分自卑,甚至想到过放弃生命。然而她这样的念头被她的教师打消了:“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所以你要勇敢地活下去,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你的父母、朋友、教师想想吧!如果我们失去了你,我们会很痛苦的,你愿意看到我们这样吗?”最后她勇敢地活下来了。伏尔泰这个与卢梭齐名,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认定为“摧毁了法国”的老鳏夫,他的一生历尽坎坷:这个出生于平民家庭的启蒙者,早年受尽了权贵显赫的凌辱,蹲过巴士底狱,流放过英伦三岛,挨过情敌加政敌唆使的流氓的毒打然而尽管如此,他却愈加善待生命,战而愈强、老而弥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在美国一家医院的一间

11、病房里,传来许多人的哭泣声。躺在病床上的是年仅13岁的小诗人斯特帕尼克,他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可就在这脆弱的生命中,他珍惜着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好通过他的诗传达给全世界,让人们分享他的快乐。他在死前也不忘说:“我要把心灵的歌声唱给全世界。”教师:同学们举出了很多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例子。另外,还有身残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吴运铎和张海迪,失聪的贝多芬,盲人作家海伦等。其中,张海迪是一个在我国很有影响的善待生命的典型人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的内容:张海迪的故事。补充材料:张海迪,女,1955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

12、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1983年,张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著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

13、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卞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卜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

14、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教师:。张海迪、桑兰等人对生命的态度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一个的问题。学生:略。教师:善待生命,身残志不残,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顽强拼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身残的他们尚且能够做到这些,何况身体健全的我们呢?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不珍爱自己生命的人。有的遇到一点不如意、不顺心,或面对坎坷和曲折,就自卑、自弃,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还有许多人也想做到珍惜生命,但他们却不能够了,他们在车祸、病魔、工伤的各类事故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果他们能够善待生命,就不会喝那么多的酒去骑车:如果他们能够善待生命,就会在身体稍有不适就去医治,如果他们

15、能够善待生命的话,就会在身上系一条看似多余的安全带了。总之,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善待生命,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要有好好活下去的想法,无论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要想一想活着,真好!教师过渡:善待自己,是善待生命的最基本备件。善待生命,不仅要善待自己的生命,还应包括善待他人的生命。怎样对待生命:善待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教师:能举出现实生活中善待他人生命的事例吗?学生:略。参考材料:2005年2月20日下午,在金(金华)温(温州)铁路温州市黄龙段马坑隧道口,一列呼啸而来的列车向正在铁轨上玩耍的两个孩子直冲过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连喊的勇气都没有,在万分危急情况下,一个来自河南的农民工李学生挺身而出,面对着火车冲上去救人,当他救出第一个后,再去救第二个时,被飞驰的火车迎面撞飞,不幸牺牲。教师:李学生,一个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当他人生命遭遇危险时,毅然挽救他人的生命。虽然他为此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的善良、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在生活中,还有一种人,因一己之利,或因一件小事,一时冲动而伤害他人生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略。参考材料:案例1 17岁的强强在一游戏机室上网,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玻璃破碎的声音,只见5名男子正在与工柞人员扯皮。强强当时问了句“怎么回事”,便招来其中一男子的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