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1991年第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1891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1991年第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市1991年第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海市1991年第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海市1991年第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1991年第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1991年第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第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1991年)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1. 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则抛出手的铅球在空气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是(A) 受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B)只受重力作用;(C)受重力和惯性力作用; (D)不受任何力作用。2. 如图1所示,有三个不同形状的容器A、B、C,它们的底面积相同,盛上同一种液体并使液面在图1同一高度。若不计容器所受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液体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都相同;(B) 液体对桌面的压强相同,压力不同;(C)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都相同;(D) 液体对

2、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压力不同。图23.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充满油的固定装置中,两端同时用大小相等的力去推原来静止的活塞。若活塞与容器壁的摩擦不计,则活塞将(A) 向左移动; (B)向左移动;(C)保持静止; (D)上述说法都有可能。4. 把在阳光下正在熔解的冰拿到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最全面的是(A) 冰继续熔解; (B)冰停止熔解;(C)冰表面的水开始凝固; (D)上述现象都有可能。5.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B)绝缘体不能导电,也不能带电;(C)导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D)导体能够导电,但不能带电。图36. 如图3所示,在A、B两个容器内

3、装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已知R1=2R2,通电后(A) A中的水先沸腾;(B) B中水先沸腾;(C) 两容器中的水同时沸腾;(D) 无法确定。二. 选择项(每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共18分)1.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快慢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平衡的原因。2. 对于单位焦耳,下列各式正确的有(A) 1焦1牛米; (B)1焦1瓦秒;(C)1焦1伏库; (D)1焦1安秒。3. 在热传递过程中,

4、关于热量、热能和温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热量;(C)物体的热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D)物体放出热量,热能一定减小。4. 有一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入射,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与法线构成的平面逆时针方向旋转50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 20; (B)40; (C)100; (D)160。5. 甲、乙两灯为钨丝白炽灯,将它们并联在照明电路里都能正常发光,且甲灯比乙灯亮,那么(A) 甲灯的额定功率一定比乙灯大; (B)甲灯消耗的电能一定比乙灯多;(C)甲灯的电阻要比乙灯的电阻小; (

5、D)甲灯两端的电压要比乙灯两端的电压小。6. 现有两灯L1和L2,它们的电阻分别用R1和R2表示,两端的电压分别用U1和U2表示,通过的电流强度分别用I1和I2表示。若R1R2,则下列各关系式有可能成立的有(A) I1=I2,U1U2,P1P2; (B)I1I2,U1=U2,P1P2;(C)I1U2,P1P2; (D)I1U2,P1f2。若把它们的主轴重合相互平行放置,并适当调节两块透镜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使一束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通过这两块透镜后仍为平行光束。这时该两块透镜中心间的距离为_。7. 有甲、乙两个物体,已知甲物体的比热是乙物体的2倍,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2/5。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

6、,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t甲:t乙=_。8. 如图6所示,M为一块边长比为3:1的均匀矩形薄电阻合金片。若先将它按图6(a)方联接在A、B之间,测得A、B间的电阻为R,然后将它按图6(b)方式接在C、D之间,则C、D间的电阻值为_。图6图7图89. 如图7所示,已知R2=R4,R5=5欧,安培表A1、A2示数分别为3安和7安。若A、B间的电压一定,且安培表的电阻不计,则R5两端的电压为_伏。10. 如图8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P向右移动时,安培表A的示数将_,伏特表V1的示数将_,伏特表V2的示数将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四. 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共20分)

7、1.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将会发生热传递现象。若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当两物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它们的温度相同,且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现有三种不同的液体A、B、C,它们的初温度分别为15、25、35。当A和B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温度为21;当B和C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温度为32。求A和C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的平衡温度。图92. 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U=6伏,R1=R2=4欧,R3=2欧。若安培表A1和A2的内阻忽略不计,求安培表A1和A2的示数。五. 作图题(第1题4分,第2题6分,共10分)物体在透镜中成像的情况可以通过作图来确定。图1

8、0(a)表示凸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图10(b)表示凹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图10中A表示物体的一个发光点,A表示发光点A的像;O点表示透镜的中心,F点表示透镜的焦点;符号表示凸透镜。符号I表示凹透镜,点划线表示主轴,光线表示由A发出的平行于主轴的一条光线,表示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表示通过凸透镜焦点(或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光线、分别表示了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通过多次实验和作图,我们可以归纳出发光点A发出的任何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后都将会聚于(或反方向延长相交于)像点A。图101. 用透镜成像的作图法,作出图11中发光点A的像A。图11图122. 图12中,A是发光点A通过透镜所成的像。试确定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用作图法确定透镜的位置(将透镜用符号画在图中)。若发光点A发出的某条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恰能通过B点,试用作图法画出折射光线通过B的光路图。六. 证明题(本题10分)一冰块内嵌着一木块,将它们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试证明:当冰全部熔解后,水面的高度不变。- 4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