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歌剧世界》教案 人音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1888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音乐《歌剧世界》教案 人音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音乐《歌剧世界》教案 人音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音乐《歌剧世界》教案 人音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音乐《歌剧世界》教案 人音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音乐《歌剧世界》教案 人音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音乐《歌剧世界》教案 人音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音乐《歌剧世界》教案 人音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歌剧世界教案一、教 学 目 标(一)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二)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能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韦伯的生平及贡献。(三)能够领悟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情节内容,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知道三个“娘啊!儿死后”在歌唱的艺术处理上有什么不同。(四)能够感受、体验饮酒歌的音乐情绪,并能辨认变化着的演唱形式。初步了解威尔第的生平及贡献。(五)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某些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初步了解比捷的生平及贡献。二、教 材 分 析(一)猎人合

2、唱1.猎人合唱此曲是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猎人合唱的歌词,翻译版本颇多。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在内容上却是很一致的。歌词充分地表现了猎人们坚毅勇敢、勤于劳作的豪爽性格,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从音乐上看,歌曲的节奏生动、活泼,歌曲的旋律流畅、奔放,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具体地说,这首合唱曲为E大调(原曲为D大调),2/4拍,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写成。A段的旋律流畅而豪放。它生动地描绘了猎人的飒爽英姿及森林狩猎的意境。B段歌词带有叙事性,其旋律前半部分节奏性较强,采用了同音重复及跳进的音程,音乐很富有弹性,给人以坚毅、稳健的感受;其后半部

3、分的节奏略显密集,又多用级进音程,音乐显得流畅而乐观。C段则完全使用了衬词,旋律多采用分解和弦音,其节奏含有马匹奔跑的节奏特点,因而给人以猎人骑马歌唱的印象。从这段音乐上看,它显得粗犷、豪放,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气氛。2.歌剧自由射手简介此为三幕歌剧,作于1821年。歌剧脚本是依据阿佩尔和劳恩合著的小说妖怪谭中的一个故事写成的。1821年6月18日首演于德国伯林皇家剧院。歌剧的故事情节是:守林员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阿加特相爱。按传统规矩,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他才能继承护林官的职位并获准与阿加特成婚。在第一天的比赛中,马克斯遭遇失败,他为此而忧心忡忡。猎人卡斯帕尔早已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为了

4、赎回自己的灵魂,他诱使马克斯去与魔鬼以灵魂交换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言明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六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击一只白鸽。马克斯举枪之际,阿加特急叫“不要开枪”,因为白鸽是自己的化身。但枪声已响,阿加特应声昏倒,而中弹落地的却是暗中窥探的卡斯帕尔。王子非常恼怒,想要惩罚马克斯。这时,隐居在林中的一位老人出来为马克斯求情,善良的马克斯终于和阿加特结为伴侣。3.作者简介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10岁学习演奏钢琴,以后又学习作曲,14岁时已写有不少作品。1813年以后,先后任布拉格歌剧

5、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成就卓著。其代表作品自由射手被认为是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除了自由射手外,歌剧欧丽安特、奥伯龙也有较大影响。在钢琴作品中,邀舞颇为著名。(二)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1.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唱段简介这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第四场中,韩英母女在牢房相会时的大段唱腔,是韩英的独唱部分,也可称之为这部歌剧的咏叹调。它是整个歌剧中最能深刻揭示韩英内心世界的主要唱段,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充分表现了韩英被捕后坚贞不屈、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情操。唱段采用类似戏曲音乐中的板腔手法,将其分为五个段落。根据歌词的内容,运用慢板、快板、散板等不同的板式变化,在曲调

6、上则借鉴西洋歌剧中的咏叹调、宣叙调等手法,使音乐有起有伏、戏剧性地加以展开。第一段:自“娘的眼泪似水淌”至“含着眼泪叫亲娘,娘啊!”。这是一段抒情的慢板,4/4拍子,音调深沉婉转,表达了韩英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当韩英看到自己亲生母亲的热泪时,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但她竭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冷静而又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第二段:从“娘说过那二十六年前”到“日夜把儿贴在胸口上”。这是一段叙述性的慢板,改用2/4拍子。回忆和叙述的音调如泣如诉,特别是尾腔的运用,催人泪下,唱出了韩英对苦难身世的回忆。第三段:自“从此后,一条破船一张网”始,至“我娘带儿去逃荒”止。这段音乐为2/4、1/4拍子,曲调紧

7、凑,感情激越,速度突然增快一倍。采用快板手法,并运用切分节奏和叙述性的音调,强烈地控诉了彭霸天对韩英父母的迫害,也述说了母女二人相依为命、被迫逃荒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激起韩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仇恨。最后一句旋律中的装饰音更增强了音乐中的凄婉效果。第四段:从“自从来了共产党”到“洒尽鲜血心欢畅”,由一个较为昂扬的间奏开始,出现了明亮、颂扬的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速度也转为快板,表现了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来到洪湖地区,解放了人民,也解放了韩英母女。接着,音乐转为散板,旋律变为高亢挺拔、坚定有力的朗诵式音调。它表达了韩英对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也表达了韩英对革命的坚强信心和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8、第五段:从“娘啊!儿死后”始,至整个唱段结束。这是整个唱段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它采用了奔放的音调、较快的速度和民歌的风格,充分表现了韩英虽与母亲生离死别,却没有丝毫的恐惧、悲哀,反而充满了坚定乐观、视死如归的革命情绪。这一小段也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一再重复,加以强化,将韩英这位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及其崇高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入木三分。歌中三次出现“娘啊!儿死后”的唱腔。歌唱家在演唱中做了层层深入的处理。第一次着重于表现母女间的亲情,是女儿对母亲的希望;第二次着重于表现韩英对革命成功的强烈信心;第三次则着重于表现韩英对革命理想的无比执着。歌曲的最后两句,又采用了朗诵式的散板,壮丽辉煌;加上伴奏音乐烘托

9、的气氛,将音乐推向高潮,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矗立在听众面前。2.作者简介张敬安(1925 )作曲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曾任湖北歌剧团团长。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罗汉钱等。欧阳谦叔(1926 )作曲家。1953年毕业于华东音乐分院专修班,曾任湖北省歌剧团创作组组长。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等。(三)饮酒歌1.饮酒歌这是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首歌。剧中的女主人公薇奥列塔久病初愈,在家里举行宴会。青年阿尔弗莱德阿芒被朋友拉来参加宴会。在薇奥列塔生病的时候,许多有钱的朋友都远离了她,只有一个和她素不相识的青年每天暗地里送鲜花给她,并探问她的病情,这使薇奥列塔十分感动。在宴会上

10、,薇奥列塔才知道:那个送花的人就是阿尔弗莱德。她非常高兴。席间,朋友们邀请阿尔弗莱德唱一首歌。他便借歌声向薇奥列塔表达了爱慕之情。他歌唱美好的青春、歌唱纯洁的爱情。薇奥列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的回答。客人们的助兴更增添了宴会热烈的欢乐的气氛。饮酒歌为降B大调,3/8拍子,单三部曲式。歌曲的旋律重复了三遍。第一遍为阿尔弗莱德的独唱及朋友们的合唱;第二遍为薇奥列塔的独唱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对唱,最后有合唱呼应;第三遍是客人们的合唱,此时的旋律转入降E大调,情绪显得更加热烈欢快。2.歌剧茶花女简介1848年,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问世。后来,他又亲自将其改为剧本。1852年,威尔第在巴黎访问,并在此观看了话剧

11、茶花女,随即产生了将其改为歌剧的想法。1853年初,皮阿维写成歌剧脚本。随后,威尔第用了四周的时间便写成了歌剧茶花女。同年3月6日,歌剧茶花女在威尼斯的费尼切剧院演出。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演员的原因,首演以失败而告终。一年之后,此剧又在威尼斯的圣内迪克特剧院演出。此次演出大获成功。茶花女的简单剧情是:青年阿尔弗莱德与名妓薇奥列塔真心相爱。而阿尔弗莱德的父亲囿于门第之见,借口为了阿尔弗莱德的前途和幸福,要求薇奥列塔远离阿尔弗莱德。薇奥列塔痛苦地答应了下来。为了遵守诺言,她写信给阿尔弗莱德,故意说自己已经另有所爱。阿尔弗莱德不明真相。为了报复,他当众羞辱了薇奥列塔,由此而使得薇奥列塔病情加重。当阿

12、尔弗莱德明白真相后,赶来探望薇奥列塔,而薇奥列塔已经病危。与此同时,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也意识到:是自己一手造成了这场悲剧。他也来到薇奥列塔身边并向她深深忏悔。但一切都为时已晚。最后,薇奥列塔将自己的画像送给了阿尔弗莱德便离开了人世。3.作者简介威尔第(18131901) 意大利作曲家。当意大利为摆脱奥地利的统治而掀起革命浪潮时,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革命歌曲来鼓舞人民的斗志,因而获得“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美称。他一生创作颇多。其代表作有歌剧利戈莱托(即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假面舞会、阿伊达等。(四)卡门序曲1.关于卡门序曲这是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在音乐会演出时,常常略去其中的最后一

13、个主题。卡门序曲省略最后一个主题的结构形式,可看作为回旋曲式。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首节日进行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这段主题为A大调、2/4拍。2.歌剧卡门歌剧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其故事梗概是: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钟情于烟草女工卡门,并且参与了卡门的走私活动。可是,卡门对唐霍赛的感情却越来越冷淡,并且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候,唐霍赛杀死了卡门。随后,他自己也自杀身亡。这部歌剧的主旨是:表现未受资产阶级市侩思想影响的纯朴农村青年霍赛向往过温暖的家庭生活。可是,这就与大胆、泼

14、辣、酷爱自由的卡门那种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两个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是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的。透过它,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有人这样说:“卡门的必然结局并不是抽象的宿命论性质的。他们两人的必然死亡是因为在那不让感情遵循逻辑发展的社会里,是不能抱着真实感情活下去的。”也就是说:卡门只能以死来保全她的自由,霍赛也只能以死来为他纯朴的感情献身。3.作者简介比 捷(18381875)法国作曲家。父亲是声乐教师,母亲是钢琴家,因而自幼受父母熏陶。不满10岁入巴黎音乐院,师从古诺学习对位及赋格,师从阿莱维学习作曲。1857年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深造三年。比捷的创作颇丰,其中包括了管弦乐

15、曲、钢琴曲、戏剧配乐、歌剧、合唱、歌曲等。以C大调交响曲阿莱城姑娘组曲及歌剧卡门最具代表性。歌剧卡门,今天被世人公认为不朽之作。但在当时却遭到一些人的贬斥,称其为“格调不高”,以致比捷在卡门公演到第31场时溘然长逝。三、教 学 建 议(一)课时分配建议本单元用3课时。1.学唱猎人合唱用一课时。其它课时中可作复习。2.聆听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饮酒歌用一课时。聆听重点放在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上。3.聆听卡门序曲用一课时。留出一定的时间复习猎人合唱。(二)学唱猎人合唱1.学唱前应聆听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根据学生的知谱能力水平,可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强,可采用视唱教学法,难点部分用听唱或模唱的方法予以辅助;学生的识谱能力一般,可在歌曲的局部采用视唱法教学,另外的部分采用听唱或模唱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弱,可采用听唱法或模唱法进行教学,为培养、提高学生的识谱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