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孟子_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1485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孟子_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孟子_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孟子_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孟子_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孟子_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孟子_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孟子_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两章教案教学目的1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2 了解本文逻辑严密、设喻巧妙和借题发挥的特点 教学设想这两章内容涉及儒家学派的一些基本思想,修辞上有特色,颇具机锋,必须反复诵读才能领会得深刻,仍宜采用诵读教法。但两章的写法不同:鱼我所欲也纯属议论,庄暴见孟子由叙入议,全用对话形式。内容深浅也不同。应当针对这些不同采取灵活的诵读方式。本课拟用三课时,具体分配如下:第一课时:介绍孟子和他的“性善说”(要点);诵读鱼我所欲也章第二、三段,讲解第一段。第二课时:诵读鱼我所欲也第一段;讲庄暴见孟子的背景,诵读“庄暴见孟子不若与众”这一部分。第三课时:诵读庄暴见孟子中“臣

2、请为王言乐则王矣”这一部分;总结全课;整理词、语、句。预习安排1 要求诵读课文,仔细辨析“为”(在鱼我所欲也中出现12次)和“乐”(在庄暴见孟子中出现26次的读音。)2 想一想鱼我所欲也中哪一句话能概括全章主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并导入新课。1 学生背诵季氏伐颛臾第3段和荷蓧丈人第2段。2 概述这二章的思想内容,而后提到孔子的继承人亚圣孟轲。二、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早岁丧父,幼年受母亲教诲(“孟母三迁”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篇可证)。长大后受业于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的门人,治儒术,通五经,尤长于诗

3、书。曾游说梁惠王,不成功。又入齐,见齐宣王,一度充当“客卿”,颇受尊重。但当时各国国君用兵争强,以权谋为先,对孟子的“王道”主张,都以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实际情况)”,不予采纳。以后孟子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对话体也有很大的发展,增加了反复辩难的内容,庄暴见孟子则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

4、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三、回答预习规定的思考题,导入新课。1 确定“舍生而取义者也”一句可以概括本章主旨。2 问;“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什么说的?(“羞恶之心”。)这跟“舍生而取义”有什么关系?(“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照“义”的原则行事。)3 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人的“本心”的一种,这是他的“性善”论中的一个观点。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观点认识得更加清楚,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性善论”的要点:“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民,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嫩、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以上引文均节自孟子告子)4 试用孟子“性善”论的观点来解释本章中的两个例证(先诵读,后解释)。四、诵读第2段1 补充注释。“一箪食(旧读),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形容饿者欲食之急。“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

6、弗受”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同“眊眊)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不屑也”承上文“屑”后省“受”字。2 用“性善”论观点解释:“行道之人”“乞人”为什么不受呢?(恶其无礼。)这说明了什么?(有羞恶之心,本心未泯,故宁死而不食。)再问:这个例证跟第一段中哪一句话“对针”?(“所恶有甚于死者”。)3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四、诵读第3段1 补充注释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背诵鱼我所欲也第2、3段。二、诵读第1段。1 注疏要点。(以课文的

7、句号计句)“鱼,我所欲也”句“二者不可得兼”是假设口气,意为如不能兼而得之,则舍鱼而取熊掌,盖熊掌之味美于鱼也。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又说“舍生而取义者也”,用类比引出全章主旨。“生亦我所欲”二句上文既已提出“舍生取义”的命题,这里就来说明“生”与“死”、“义”与“不义”之间的关系。“所欲有甚于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而言;“患”,指“死”而言。欲生恶死是人之常情,而欲义恶不义,则是因有“羞恶之心”。这二句解释“舍生取义”的原因:“义”高于“生”。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如使人之所欲”二句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即贪生

8、畏死之意;“何不用”“何不为”皆贬义,即不顾礼义之意,合起来就是:“生”高于“义”。这二句用了假设推理的方式,是从反面论证本章主旨。这二句贬斥意甚重,“何不用”“何不为”后用叹号更恰当。“由是”二句这是承以上四句,将“生”“死”“义”“不义”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即求生避患都要合乎“义”的原则,不合于“义”则宁肯舍生就死以“取义”。“万钟”二句“万钟”言俸禄之厚,因其厚而不辨礼义,虽受,一人不能独食万钟,故云“于我何加”。“加”,增益之意。“为宫室”一句既不能独食,故有此问。“宫室”等三事皆身外之物,即所谓物欲,物欲陷溺其心,则失其本心,故“不辨礼义而受之”。“向为”六句这是将“呼尔蹴尔之食弗受

9、”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二事作对比论述:前者说明人在困难危迫之际尚能保持其羞恶之心,可知这羞恶之心为人所固有;后者说明人在丰裕环境中为物欲所制,而失其羞恶之心。这是以正衬反,重在说明丧失本心的原因,所以下文接着问道:“是亦不可以已乎?”提醒人们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本心”这里专指“羞恶之心”。2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3 用“性善”论观点来解释:为物欲所蔽,则失其本心。这是用反面例子来论证“舍生取义”。问:本段跟第一段中哪些语句“对针”?(“贤者能勿丧耳”中包含了“不贤者易丧”的意思。)六、将这两段连起来背诵一遍。七、留作业。1 熟读鱼我所欲也第1段。 2 阅读庄暴见孟子开头到“不若与众”

10、,准备复述。“有不用”有不为”的“有”,同“或”,有人。至此,“舍生取义”的命题已得到充分的论证。下面再作推论。“是故”二句“所欲”“所恶”二小句,重复上文,分别指“义”与“不义”而言。这一大句紧下文,“是心,即“欲义”“恶不义”之心,也就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由“舍 生取义”推出的一个新论断。下文的例证即用来证明这一论断。2 教师领诵一遍后,学生练习诵读。3 划分本段层次,归纳大意。说明背诵这一段,关键是要掌握它的层次。划分层次有不同的方式(各种注本及选本对这一段层次的划分颇有出入),我们打算按文章的逻辑推理过程来划分。讨论按上面列出的五个句组来划分。讨论后再板书如下

11、(可以只写加圈的字): 4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开始检查时可以保留板书,以后试去板书再检查。三、本章小结。1 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中心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避”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2 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

12、,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3 从上述的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下面接着讲庄暴见孟子。一、诵读开头至“不若与众”。1 齐读一遍后,学生复述这部分的大意。2 注疏要点。“庄暴见孟子”孟子在齐宣王(前341前324在位)时,曾一度齐客卿,庄暴因不知如何答对齐宣王“好乐”的说法,所以来问他。“王语()暴以好乐”也可以说成“王以好乐语暴”(齐王把喜爱音乐的事告诉了我)。王,承前章指齐宣王。据此可知庄暴是齐臣。“曰:好乐如何”上文是庄暴语,此处加一“曰”字,表示说话中有

13、停顿。问“如何”,提思是“好乐”好不好。“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之”,起舒缓语气作用,无义。“庶几乎”,是“庶几于治乎”的省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孟子将要借题发挥了把“好乐”和“治国”联系在一起。“他日,见()于王”“见”,被引见、被接见。“王变乎色”齐王自知他的爱好并不高雅,这是他的心病,而庄暴泄其事于孟子,这使他感到愠怒和惭沮。“寡人”二句齐王被迫承认爱好不高雅。“先王之乐”,指上古时代的名曲咸池大章韶等(孔子在齐时曾听过韶乐)。“世俗之乐”,指郑、卫之声(孔子曾说过“郑声淫,放郑声”)。“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这样说,似与孔子观点不同,但他的意图是要说明在王者与民同乐这一点上,古乐

14、和今乐是没有区别的。这是因势利导,即顺着齐王的“好乐”来谈“与民同乐”的道理 “可得闻与”意思是请对方继续说下去,是一种礼貌的表示。可见孟子的这种权宜的说法收到了效果。“曰”至“不若与众”孟子先不作答反而连续问齐王。对这两问,答案肯定是“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这就为论述“与民同乐”作好了铺垫。齐王已入我彀中矣。3 学生诵读,教师检查。二、留作业。1 准备诵读“臣请为王言乐则王矣”这一部分。2 完成课本练习第四题,准备整理词语句。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本章开头至“不若与众”)二、诵读“臣请为王言乐”至结尾。1 教师领诵一遍,学生再齐读一遍 2 注疏要点。“臣请为王言乐()”这是下文的总领句。“乐”读,因上文两次问“孰乐()”,这句自应承上读,其余理由详见“教学设想” 今王鼓乐于此”“今于此”是古汉语的习惯句式,表示假设,不是“现在在这里”的意思。这句话可译为“假如大王奏起音乐”。下文“今王田猎于此”,与此相同。“举疾首”的“举”“举”“俱”音近,义通,可训“皆”,全都的意思。“此极也”的“极”这里是困顿的意思。朱熹注为“穷”。“此极”,如此困顿的境况,指下文“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这是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