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22《文言文两则》(有答案)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33287448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22《文言文两则》(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22《文言文两则》(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22《文言文两则》(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22《文言文两则》(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22《文言文两则》(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22《文言文两则》(有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22.文言文两则一、课内阅读:(一)课内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A老媪 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C.没有实际意义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3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4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_,本文带给你的启示:_。(二)阅读囊萤夜读,回答问题。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

2、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 晋朝人车胤学习态度和学识如何?(用短文原句回答)_ 2. 他因“家贫不常得油”,又时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用短文原句回答)_3. 我还知道古人勤奋苦读的事例有_、 _ 、_。4.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_。二、课外阅读:(三)开心阅读。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穿:凿穿。其:它的,指蜡烛。之:指代书。邑人:同县的人。偿:报酬、回报。遂:于是、就。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不逮:烛光

3、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 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四)画荻教子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或:_惟读书是务。 务:_2. 翻译下列句子。(1)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_(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_3.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

4、感受?_三、参考答案:(一)1.B2.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3.A4.持之以恒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就能成功。(二)1. 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2.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3. 韦编三绝 刺股悬梁 目不窥园 4. 示例:古代的小朋友在艰苦的环境下都能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我们条件那么好,反而不好好学习,今后我一定天天向上,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三)1.C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本文写了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到大户人家帮佣只为借书这两件事。(四)1. 有时 致力,从事 2.(1)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趁机进行抄写。 (2)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3. 示例: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