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3328739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9.古诗三首课内阅读(一)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从军行”是_曲名,内容多写_和_。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B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C“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打败敌人,绝不返回。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3.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做具体分析。_(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三万里河”指的是_,“五千仞岳”指的

2、是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和很_。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的修辞方法。A比喻B夸张C拟人D对比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5.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

3、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A春天。B年轻的时光。C年轻的朋友。D春天的歌。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

4、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 类文阅读(一)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_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 3这首边塞诗,不写_,而写_,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A激烈的战争场面 B将士的开怀畅饮4这首凉州词与王之涣写的凉州词有什么异同? (二)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释】:戍(sh)楼:军营城楼。 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1前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气氛?( )A和平宁静B悲伤凄凉C欢快热烈D紧张激烈2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

5、一项是()A第一、二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C第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3诗歌最后两句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 4诗人通过写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景象?_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一)1.乐府 边塞情况 战士的生活 2. D 3.“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

6、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二)1.黄河 华山 长 高 2.B 3.C 4.不好。“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和“流”字要深。5.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同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三)1.D 2.A 3.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类文阅读:(一)1. 写的是边塞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2精致的酒杯盛满甘醇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马上的琵琶声响起,仿佛在催人举杯痛饮。 3AB4这两首诗都属于边塞诗。王之涣的凉州词写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而王翰的凉州词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二)1C 2A 3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4寒霜后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