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课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33287290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课同步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课同步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课同步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课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课同步练习题(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读拼音,写词语。o yu sh jin xin q cn qin wn ru pi sh( ) ( ) ( )( )( )( )二、补充词语。嫦( )奔( ) 九( )揽( ) 炎( )子( ) 鲲( )展( )不( )努( ) 震( )欲( ) 振( )不( ) ( )( )生机三、思考引号的作用,选择正确的序号。用法:表示引用表示着重强调表示特殊含义表示讽刺或否定1.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思妙想。( )2.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3.中国航天员费俊龙

2、、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 )四、填空“千年梦”指的是 ,“圆”指的是 ,“千年梦圆在今朝”实际讲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 、 和 的共同努力下, 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五、课外阅读“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邓稼先立下了汗马功劳!”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

3、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试验场上的千军万马在等待着庄严的“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测试仪器一起开动了。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怎么办呢?科技人员回到帐篷里反复商量,有人主张把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再下井。大家从夜里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决定在现场采取妥善办法处理。他跟科技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探索解决办法。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见他太疲倦了,有人劝他:“邓院长,你回去吧!”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

4、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现场。试验成功后,他兴奋极了。由于过度劳累,几天吃不好饭,他只喝了一小杯酒,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一量血压竟是零。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拿到了没有?他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汗马功劳: 风尘仆仆: 2.文中的画线句子是 描写,表现了 ,衬托出 。3. 联系上下文,解读邓稼先说的“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这句话。_4.仔细阅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两句话中的两个“竟”字起什么作用?_5.阅读全文后,你想怎样评价邓稼先呢? 六

5、、写话。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航天工作者说吗?请写一写。 答案一、遨游 实践 先驱 苍穹 宛若 拍摄二、嫦娥奔月 九天揽月 炎黄子孙 鲲鹏展翅不懈努力 震耳欲聋 振奋不已 勃勃生机三、1.治理 2.清理 3.整治 4.料理 5.照料四、示例:1. 他病得太严重了,虚弱得甚至连呼吸都很艰难!2. 今天,天空中不仅下着大雨,还刮着大风。五、1.泛指大的功劳。特指在战争中立下的大功劳。 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2.环境 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最恶劣 他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3.这句话突出表现了邓稼先忘我的工作态度,对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4.“竟”字表示惊讶,出乎意料,在文中突出了邓稼先忘我工作、身先士卒的精神。5.示例:邓稼先是一位身先士卒、风餐露宿、奋不顾身、忘我工作的科学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六、为航天工作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太了不起了!我要学习你们的“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