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28344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精编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08-13 20:27:42)转载标签:教育中考试题分类:语文家园贵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书写水平考查(5分)1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二、积累与运用考查(28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牡蛎(n)倒坍(dn)分(fn)外妖娆B荫(yn)庇亵(xe)渎度(d)德量力C守圉(y)嗔(zhn)怒孜(zh)孜不倦D阔绰(chu)阴晦(hu)鳞次栉(zh)比3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来源:学科网ZXXKA持之以恒胸有成竹B妇儒皆知一气喝成C

2、物竟天择脑羞成怒D心旷神宜门廷若市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萧索:荒凉、冷落。B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C不言而喻:不用说的比喻。D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5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被贬谪到龙场(今修文县)。在龙场的三年期间,他潜心悟道,了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并萌发了“致良知”思想。这些学说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引起巨大反响,对东亚、东南亚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为修文是王阳明学说并传播的始发地,所以人们把修文誉为“王学圣地”。A创作因为所以诞辰B创立不仅

3、而且诞生C创作不仅而且诞辰来源:Z+xx+k.ComD创立因为所以诞生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B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C余光中和郑愁予都是台湾诗人,我们学过他们的作品分别是乡愁和雨说。D契诃夫;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羊脂球、剧本万尼亚舅舅等。7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句中“节日”和“厚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B“周末到孔子学堂听讲座已逐渐成为贵阳市民精神生活的新选择。”句中“听讲座”和“新选择”都

4、是动宾短语。C“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国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句中“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和“活动”依次是状语、宾语。D“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勤俭节约的美德永远不会过时。”这是一个转折复句。8名著阅读。(4分)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文段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紧接文段的情节是:鲁达找到(人名),要他亲自切了十斤精肉臊子和十斤肥肉臊子,还要十斤,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鲁达的戏弄彻底激怒了他,二人一番打斗,不想鲁达三拳将其打死。机智脱身后,鲁达出家避祸,法名为“”。9诗文默写。(

5、8分(l)请将下列诗文的句子默写完整。天时不如地利,。假如我是一只鸟,:(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刘方平在月夜中,叙写了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3)在下面四句中任选两句默写。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正是江南好风,。(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10语文活动。(4分)从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什么。(内容要求合理、具体)图一:小书桌大世界图二:美味“家”肴三、阅读能力考查(45分)文段(一)我需要你做我的眼睛佚名(1)那天,我站在

6、老邻居露丝的房间里,茫然地看着东一堆西一堆的报纸,在心中问自己:“我怎么到这里来了?”(2)“我需要你做我的眼睛。”露丝说道,“我正在找一个笔记本,封面是个茶壶。”(3)我紧张地笑了笑:“你还记得上一次看见它的时候是在哪里吗?”来源:学科网(4)“哦,不记得了。但它应该就在这里,在这些报纸当中。”她说道。(5)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帮助一个视力糟糕的89岁的老太太寻找一本沾满灰尘的旧笔记本。(6)上个月,我失去工作后,搬回了家。我感到疲惫、沮丧,什么都无法激起我的兴趣。我一直很喜欢手工制作,但现在一点劲头也没有。妈妈让我去帮助别人,但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向别人传授失败的技巧吗?当露丝打电话到我家来

7、,问我是否能抽出一分钟时间去帮她一个忙,妈妈几乎是把我推出了家门:“你会做得很好的。”(7)但我在一大堆报纸中找了很久也找不到那个笔记本。我沮丧地说:“我想我找不到它。”(8)“别丧气,亲爱的。待会儿它会自个儿跳出来的。”她说道,“它们总是这样。”(9)她的乐观感染了我。也许在楼上?我想。随后,在楼上一个卧室的角落里,我找到了那个笔记本。(10)“太棒了!”她欢叫道,“下周到老年人活动中心作茶壶收藏报告的时候我就可以用上它了。”我惊讶地看着她。她都快90岁了,但是她好像比我还忙。(11)从此,我每周都去看望露丝几次。刚开始,我承认,我是在应付妈妈。但露丝那里总有一些让我感兴趣的东西:一本书、一

8、个茶杯,或者一件挂在墙上的饰品。(12)一天,我到露丝家时,看见她正眯着眼看一张信纸。“我又需要你的眼睛了。”她说道,“你可以给我读读这封信吗?”(13)“当然可以。”我说。我在她身边坐下来。(14)“亲爱的露丝,”我开始读道,“我们什么时候再去考古挖掘”(15)我惊讶地看着她。“你是一位考古学家?”(16)“不。”露丝笑道,“只是爱好。”(17)读完信,露丝说道:“谢谢你。现在我最好给她回信。”(18)从此,几乎每天我都要去给她读信,听我读完信后她就马上回信。我还知道了,她收集了许多漂亮的茶壶,去过许多国家旅行,去过不少地方探险,结交有数以百计的朋友,养育了三个孩子,开了一个服装店。如此丰富

9、多彩的生活只在我的梦中出现过。(19)秋天过去,冬天到来。一天,她的儿子打电话给我,问我楚否愿意晚上到医院去陪护摔伤的露丝。当然,他们会付酬给我。想到露丝一个人躺在医院里,我怎能拒绝?(20)那个寒冷的冬夜,我来到了露丝的病房。她看起来是这么瘦小,这么无助。看到我,她挤出了一丝笑容。“我一直盼望着你来。”她说,“今天来了一封信,你可以给我读读吗?”(21)我坐在床边,迅速给她读完了信。(22)她犹豫地看着我。“你可以帮我写一封回信吗?”她说。(23)那一刻我几乎要流泪了。露丝需要我。这个曾经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老人,现在确实需要我。我已经知道自己从今天开始应该去做什么。(24)和其他人联系

10、。这是露丝一直在做的。她因为伤痛而躺在这里,但她仍然想伸出手去联系她的世界。(25)露丝离开医院后,我的陪护就结束了。然而,我不再把去看望露丝当作一项任务。几乎每天我都在想能为她做什么。但现在这些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已经重新开始进行我的手工制作,与朋友联系。(26)我给露丝做了一份礼物一件刺绣。(27)当礼物呈现在露丝面前时,她的双眼泛起了泪光。“谢谢你。”她激动地说,“真是太漂亮了!在我收集的物品中,这绝对是一件珍品。(28)“你让我感到自己又年轻了起来,”她看着我,“你有这么多的精力和丰富生活,我希望我也能像你一样。”(29)我惊讶地看着她。她说的是我吗?(30)但当我们的目光相遇时,我

11、意识到,露丝看到的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我。只是我自己现在才发觉。坦率地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新的人生了。(文段有删改)11这是一篇。(文学体裁),采用第人称,主要运用了、 这两种人物描写方法,叙写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4分)12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出“我”为露丝做的另外三件事。(3分)每周都去看望露丝帮露丝读信帮露丝写回信13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答:14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人们有两种观点:第一指“我”是露丝的“眼睛”,第二指露丝是“我”的“眼腈”,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二种观点的理解。(4分)答:文段(二)笔尖上的中国佚名点、横、竖、撇、撩,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12、方块字。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神奇、多情、顽强的汉字,将博大深沉的中华文化,细细密密地织画在了历史长河中,妙笔生花,美不胜收。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每一个字都是中华文化的密码。汉字如歌如画如符咒,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囊括其间:一个“水”字,撇撩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那是“众”字千百年的风俗礼仪、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 因几乎都隐藏在个个汉字之间。汉字揭示了生命的规律、人生的哲学;描绘了宇宙的辽阔、海洋的无际;解读了民族团结的奥秘,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力量。一个个方块字滋养了

13、一群淳朴多情的女子和后生,培养了华夏儿女诗性的智慧。几十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意蕴丰沛的诗歌;几千个、几万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也奔跑着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亦心痛着骨肉分离它们仿佛天生就有诗的灵性,韵律严谨或摇曳生姿,金戈铁马或缠绵悱恻。在这字与字、词与词之间,传递出的已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而是人类的种种美妙情感。一个个方块字证明了文明古国瑰丽雄健的生命力,描绘看中华文化举世无双的身姿。当古埃及文明在波斯帝国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当古巴比伦文明在风沙交加的侵蚀下消失的时候,当古印度文明在异族文化的蚕食下迷路的时候,只有华夏文明傲然挺立。从古至今,无论是领土的分裂统一,还是政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