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发展工作室实施计划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3283097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发展工作室实施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老师发展工作室实施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老师发展工作室实施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老师发展工作室实施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老师发展工作室实施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师发展工作室实施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发展工作室实施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贝子府小学教师发展工作室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和二中、三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整合我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资源。以校为本,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边实践边研究,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发展目标:(以三年为目标规划期:即:2015年2018年)总体目标: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教学能手、名师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学习型、

2、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实现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的目标。1、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从前沿理论的学习应用入手,采取“学习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 的培养模式,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青蓝工程”为依托,以“生态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实现为途径,着重于“发展自己、实践研讨、搭建舞台、 提升课堂效率”为目标。 2、通过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发展对象的积极参与主动努力,使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和实践研究能力得到显著

3、提高,更好地为学校培养出师德优良、专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具有个人独特教学风格的优秀教师,逐步培育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梯队,创立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搭建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教师团队。三、工作思路 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四、组建形式:由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及具潜力的青年教师组成。五、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任: 王九龙副主任: 向永 贺建

4、华成员: 晓华 谭素辉 波 万春霞 马春艳 双琴 周欣 于文利 向永 贺建华 王亚东 王洪波 齐若楠发展对象: 国丽 亚丽 王景霞 于丽娟 任明伟 春艳 徐国艳 孟庆芳 丁桂艳 彦林 志荣 武晔 齐云鹃 丽娜 邵连颖 谷海玲 吴艳艳 光利 凤艳新华 金虎 滕晓春 王鹏飞 悦飞 阳 敖特根 六、教师发展工作室工作定位:工作室工作定位:研究的平台 成长的舞台 辐射的核心。1、通过师徒结对、课题研究、网络信息交流、成果推广等方式,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成长,在研究中成长。2、通过名师的示辐射作用,引领促进优质的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实现专业水平的快速

5、提升。3、充分利用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凝聚和吸引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共同发展,形成学习共同体。七、具体发展要求 (一)45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计划地指导培养这部分青年教师,使他们在三年成长为优秀教师是学校的职责。 1、实施“青蓝工程”,拜师结对子。 (1)跟班备课、听课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功; (2)每学期上2节成长汇报课,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等,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制定每学年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3、阅读教育专著,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 4、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6、至少申报课题一个,并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 5、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做到一课一个小反思;一学期至少二次大反思,并撰写出相应的论文、案例,并积极参加各类各级评选;每年上交论文和案例至少各一篇。 6、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并主评1节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网络教研论坛按照发展室的规定:个体反思,每月一次;同伴互助,每周一次;专业引领,每学期一次。面对面地论坛交流一次。 7、每学期至少有2件精品课件。 (二)45周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45周岁以下的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需要继续提升,目标是成为个性鲜明的特色型教师

7、。培养发展的方式方法是:自定发展计划,开展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个体创造特色,合作体现优势。 1、制定每学年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2、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出有质量的读书心得。 3、提交研究课题。以问题为课题,解决学科教育实际的问题。独立设计承担研究课题。 4、每学期交1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或1篇专题研究论文),存入个人专业成长记录袋。 5、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并主评1节课。听课不少于10节,网络教研论坛按照发展室的规定:个体反思,每月一次;同伴互助,每周一次;专业引领,每学期一次。面对面地论坛交流一次。 6、每学期至少制

8、作一件精品课件。 (三)45周岁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帮带徒弟,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 1、每学年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2、看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3、每年上一节组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网络教研论坛按照教导处的规定:个体反思,每月一次;同伴互助,每周一次;专业引领,每学期一次。 4、每人带一名徒弟,做好传、帮、带工作。 5、每学期要有自己制作的课件。六、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工作容:1、指导和培养骨干教师工作室实行负责制,骨干教师与发展对象签订培养责任书,制订成员专业化发展目标、途径,规定双方职责及评价方法,每年进行工作总结。2、

9、开展学科教学或专题研究工作室全体成员研究教育教学及管理技能与艺术,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研讨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专题研究。每年至少确定一个专题研究题目,及时积累研究过程进行记录,推广研究成果。3、进行课题研究与课题指导工作室有共同研究的课题,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科研能力和研科水平。工作室成员职责:(1)每学期主动邀请指导老师听23节课和指导教师交流后写出书面教学反思,并上传到个人博客。(2)每学期主动听指导教师观摩课12节。(3)确定个人的研究课题,或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4)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5)在进行各项活动中注意

10、积累原始资料,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工作室领导成员职责:(1)指导青年教师有效备课,写教案,准备实验,制作课件等。(2)每学期给青年教师上12节观摩课,面对面对话交流。(3)每学期跟踪听每位青年教师23节课,并填写评价表备案。(4)带领青年教师申请课题立项,指导课题研究的方法,提高教科研水平。(5)每学年对青年教师上课、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七、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具体工作措施1、青蓝结队:通过青蓝结对,以师带徒的形式指导工作室成员,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并实施个人发展计划,采用单独指导、分组指导、互动指导的不同形式,为成员提供学习、交流、研讨的发展平台。2、名师引领通过名师引领,骨干带动,影响和带动

11、学校全体教师更好更快发展。组织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如校本教研、课例教研、网上研讨、课例示等活动,使学校广大教师教学理念逐步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向前发展。3、同伴互助提倡同伴互助,建立起学习化互助平台。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新知识多,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这是中老年教师自愧不如的;同样,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等又使青年教师望而兴叹。我们将以“自主、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为核心,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人人争当“良师”。倡导教师自愿承担、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以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4、自我反思没

12、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善于反思是提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点。每天都会碰到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教学实践的火花正是教师提升自我最有价值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强化课前、课中、课后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通过“1+2+X”备课模式和“52311”教研形式将自我反思效果进行展示。 同时我校将利用学校现代化技术条件,在老师自愿申报、自选时间、自定容的“三自”前提下,将教师自我确认的“优质课”、说课、常态课片断等作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客观材料。通过看自己的表演,自我分析、自我反省、不仅能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能产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需要。5、科研化:实现科研化,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我校教

13、师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我校的科研原则是: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我们的工作理念是:研究的价值不是成果,而是获得成果之前的经历。研究的目的不是人的新成就,而是成就新人。将科研化为教师的教学行动,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全体教师人人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且将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装入个人成长档案。 6、自主研修自主研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成员在制定并落实个人研修计划的同时,应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从教学实际出发,承担教学科研课研究等具体任务。要求成员注意总结经验、反馈信息,每年发表旗级以上论文12篇。7、交流学习、交流包括听课、研讨、主题考察

14、及举办成果展示等活动。8、建立档案建立工作室成员的个人发展档案,追踪、整理、反馈成员每一点成长业绩,总结他们成才的过程,寻找规律,积累经验。 八、工作室成员具体任务1、工作室主任负责全面工作,确保发展室合理、高效运转。2、工作室副主任负责传达、检查各项工作,组织协调成员的学术交流活动,指导骨干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研科研活动。3、其它成员负责并参与发展室布置的专业培训及各项学术研讨活动,并兼指导非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实践。具体容是:每月的第四周集体活动一次,进行课程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研讨,交流教学实践体会,开展教学观摩。工作室成员要每学期要集体组织听课2次,进行教材教法分析、设计、研讨。举行12节展示课,就展示课写出研究论文。每学年成员的优秀课例及教学论文要参加评选活动,将获奖作品、获奖论文及课例作为课程研究的资源真正实现我校的资源共享。九、工作室工作将抓好以下几个关键:1、组织工作室成员学习前沿理论,提高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个人研读理论专著和集体研讨相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通过教学案例的积累、反思和研究,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3、充分利用多种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工作室和外部之间的相互合作,优化培训容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