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样本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328278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样本(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企业自行设计封面)房地产年 月 日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预评审自评报告目录一、总体概况(一)项目规模、地理位置与环境(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二、规划与设计 (一)主要技术要点(二)自评得分表三、生态绿化环境 (一)主要技术要点(二)自评得分表四、能源系统 (一)主要技术要点(二)自评得分表五、空气环境 (一)主要技术要点(二)自评得分表六、声环境 (一)主要技术要点(二)自评得分表七、水环境 (一)主要技术要点(二)自评得分表八、光环境(一)主要技术要点(二)自评得分表九、建筑材料应用 (一)主要技术要点(二)自评得分表十、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管理与处置 (一)主要技术

2、要点(二)自评得分表十一、智能化、数字化服务与管理 (一)主要技术要点(二)自评得分表十二、项目关键技术及容十三、总结一、 总体概况(一)项目规模、地理位置与环境本项目位于市区新城高北片区永龙一、二、三社地块,南临路,东、北、西三面均为待建用地,场地由东向西呈一不规则条状,场地东西长860米,南北最宽处约为380米,最窄处约为180米,场地最高标高为387米,最低标高为315米,场地最大高差约为70米左右,场地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总用地1786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开发单位:竣尊房地产开发设计单位:大有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开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规模、地理位

3、置等。(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工程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项目计量单位规划要求指标数值备注总用地面积178682居住户数户3142居住人数(3.2人/户)人10055总建筑面积397319.39计入容积率面积321300.08按功能性质划分 1)住宅307419.06 2)商业10062.09 3) 幼儿园(9班)1901.42 4)物管用房1317.92 其中地下:223 5)消防控制室31.85 6)社区服务用房612.80 7) 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82626.15 按地上地下部分划分 1)地上建筑面积314470.24 2)地下建筑面积82849.15 停车泊位辆2271 1)地上辆

4、49 2)地下辆2222容积率1.798 其中奖励容积率0.00 建筑密度%28.6%绿地率%36.1% 二、 规划与设计 (一)主要技术要点(一)总平面布局:规划要求,本项目的建筑布局应依山就势,避免大面积开挖,保护原山体绿化,同时还应预留山体视线通廊,根据规划条件及场地情况,场地主要布置7层和8层的花园洋房,配有少量11+1的小高层,沿路西段为会所及幼儿园、售房部与商业用房,为了减少开挖量,将场地由南向北分为若干不同标高的台地,依据不同标高来布置建筑,并将7层的住宅布置在场地上部,11+1的小高层布置在场地西南部场地较低处,其余大量8层住宅沿台地布置,以减少建筑对山体的遮挡。(二)场地交通

5、:沿路中段和西段分别设置两个人行出入口和车行出入口,在每个人行出入口处设置观光电梯,住户可通过观光电梯直接进入小区部,减少步行时间。在小区部沿用地围线设置大环道,两个车行出入口把环道联系起来,在场地中部还设置了一条纵贯东西的车行道与环道相连,使场地形成三横两纵的路网格局。在宅间设置地下汽车库,沿道路组织车库出入口,并尽量将高差小的宅间车库连通以减少车库的出入口,小区车行道宽6米。1、总体规划、功能分区、有无有害辐射性物质污染小区环境;2、道路交通组织情况;3、主要户型、采光通风情况。项目总平面图、效果图、部分户型图或部分实景图片。(二)、自评得分表4.2.1 小区规划和建设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本

6、项目实施要点自评分1选址合理,无不良的环境影响,与周边关系协调,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 50180、住宅设计规GB 50096、住宅建筑规GB 50368、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CJJ 83、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规定选址合理,周边无不良环境影响,符合要求,详见项目合法性文件。2将有害辐射性物质对小区环境的污染控制在标准围,并不低于国标要求无有害辐射性物质对小区环境进行污染,详见项目环评报告及环保批文。3选址、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充分考虑我市地理气候环境,有效地防止滑坡、山洪及江河洪水、雷击等地质和气象灾害的影响,并充分考虑到上述灾害的应对措施1根据地勘报告,场地无滑坡,

7、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14选址应充分考虑小区空气环境,空气质量宜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中规定的二级空气质量标准1项目所在地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空气质量良好,详见环评报告。15尊重自然地貌,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宜深挖高填,不应对小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场地由东向西呈一不规则条状,场地东西长860米,南北最宽处约为380米,最窄处约为180米,场地最高标高为387米,最低标高为315米,场地最大高差约为70米左右。16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2根据地形,合理分区。设施配套齐全,设有商业,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管理,幼儿

8、园,消防控制中心,污水处理池等配套设施。27建筑密度高层建筑应20%,多层建筑应25%1地块建筑密度为28.6%,自评得分为0.18有效地使用地上与地下空间,节约土地资源1充分使用地下空间,以楼间设置地下车库,车库建筑面积82849.15,建筑用地面积178682,地下空间建筑面积占建筑占地面积的比例为46.36%.详见建筑施工图。19建筑形态、体量、尺度与外部空间和周围城市肌理相协调1住宅部分均采用三段式的构图方式,一二层面积稍大以此作为基座突出厚重感,标准层部分面积减小每层采取相同的构图方式突出韵律感,屋顶主要采用四坡坡屋顶的构图形式,楼梯间及局部小屋面根据不同标高形成小坡屋面,形成富有变

9、化的天际轮廓线。色彩上用米白、深褐、浅褐色三种颜色,基座及顶部均采用浅褐色,标准层部分采用米白色,窗间墙采用深褐色进行点缀,颜色深浅相间,借助建筑变化的体量形成丰富的立面效果。外部空间和周围城市肌理相协调。110尊重和发掘本地区历史文化涵,小区建设具有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0.5以人为本,提供环境优良的人文社区,健康住宅,节能住宅。011重视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环境和文物、建筑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合理整合古树、大树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建设期间不得破坏非施工区域的植被+0.5场地无古树名木。0小 计8+174.2.2 交通组织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本项目实施要点自评得分1道路交通顺畅便

10、倢,分级明确,与城市道路衔接合理,与外界联系方便,无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道路小区分别设置了2个消防出入口及多个车库出入口,与城市道路共同构筑便捷的交通体系。以人车分流模式为基础,每栋有电梯直达地下车库,无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道路。2小区道路及公共室、外空间通道设计,符合无障碍设计的规定1场地人行通道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主要部位:建筑基地、出入口、公厕等。13小区道路便捷、顺畅,无交通干扰,能满足消防、救护、抗灾及避灾等要求0.5小区部以消防通道联系各组团并满足车辆进出,和消防扑救等要求。0.54机动小汽车停车位:别墅每户不少于1辆,普通住宅不少于0.6辆/100

11、m2,公共建筑不少于0.7辆/100m2,地面停车位不多于其总量的10%1小区住宅面积307419.06 , 公建 10062.09 ,小区停车位共 2271 辆, 地上停车 49 辆, 地下停车 2222辆, 地面停车位占总量的 2.15%, 满足规定。15交通视角良好,符合规,标志牌位置恰当、统一、清晰且为汉英双语1预评审不填/6露天停车场布局合理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0.5露天停车场设置在商业区域, 与住宅的距离较远,详见总平图。0.57停车设施技术先进,可在有限的面积停放更多的车辆+0.5无机械停车场等技术先进的停车设施。08小区和城市公共交通站点衔接关系良好,小区提供公共交通服务+1预

12、评审不填/9完善小区的步行系统,至公共服务部分的步行距离以500米以为宜+0.5预评审不填/小 计4+244.2.3 建筑设计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本项目实施要点自评得分1住宅的综合间距应符合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规定符合规定2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四明(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最多只能有1个卫生间未设外窗),并保证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m22卧室、 起居室、 厨房、 卫生间均设置外窗, 每户均做到了“四明” 格局。 窗地比及通风开口面积满足要求23生

13、态小区60%以上的建筑主要建筑物的主要开窗面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宜使居室朝向南偏东15至南偏西15围,不宜超出南偏东45至南偏西30围1小区 3栋住宅多层和一栋住宅高层朝向靠近正北方向,2栋住宅高层和 51 栋住宅多层靠近北偏东 40 。14套型设计应以居住生活规律行为为准则,设计结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室空间,满足居住者生活、生理、心理等需求,实现舒适、健康的居住条件1套型设计结构科学合理,能满足居住者生活、 生理、心理等需求,详见户型图、建筑平面图。15充分利用本地区夏季的主导风向及特殊地形环境气流,组织和创造良好的小区和建筑单体自然通风环境1为实现夏季的良好通风,采取自由式建筑群布局,夏季引风进入场地,合理设计建筑门窗,创造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16低层和多层住宅屋顶,提倡采用坡屋顶设计,注重平屋顶的空间利用和女儿墙、檐口的造型设计1本小区住宅为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屋面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