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的壮歌》教案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28248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的壮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的壮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的壮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的壮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的壮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的壮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的壮歌》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的壮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惋惜、束手待毙、肝胆俱裂”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任选一则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3、读懂这两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和羚羊逃生的不同方法,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4、理解为什么称“外层被灼焦”的蚂蚁是“蚁国英雄”;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重点:读懂这两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和羚羊逃生的不同方法,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称“外层被灼焦”的蚂蚁是“蚁国英雄”;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

2、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故事1、问题导入:同学们一定见过蚂蚁吧!(板书小小的“蚁”字。)那你觉得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交流:很弱小,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重量不足毫克)是的,蚂蚁是弱小的代名词。(板书补全课题。)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却是“蚁国英雄”,读了题目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2、点名质疑。(为什么要把弱小的蚂蚁称作是英雄?)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过渡:就让我们带着满腹问号从文中找答案吧!2、大家课前预习了吗?好,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效果了,准备好了吗?(1)出示词语:项链 丘陵 可怜 惋惜 肆虐 焦臭 焚烧 灼焦 束手待毙 肝胆俱裂点名读。正音:陵后鼻音,焚前鼻音。齐

3、读。(2)我们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字形。在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出示生字:链 丘 陵 怜 惜 肆 臭 俱 乱(字形放大。)怜:右边是“令”,不能少一点。“臭”也不能少一点。肆:这个字笔画多,写好也不容易。左边有四横,而且长短不一,还要注意上下的间距;右边注意笔顺。教师范写后,学生在书上描红这些字。(3)现在请大家自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指名读文(四个学生四层),相机出示: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5)教师提示:对于一些没有标点的长句子,我们

4、在语气上也应该有所停顿。三、细读感悟,体会“火之大”1、会读书,贵在会思考。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这群蚂蚁处在怎样的境地中?(绝境)2、对啊,这群蚂蚁被火包围了,课文是怎样描写火势的呢?请你找一找相关的句子。3、学生读后交流:(逐句出示:A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B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C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1)读读这三句话,你感受到火势怎么样?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火舌”其实就是指火苗,一伸一缩,不断窜出;“红色”说明火已经烧得很旺了。“项链”“围”说明

5、大火已成包围之势,蚂蚁们无处逃生了。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眼前浮现这样的画面吗?指名读。(评价:你的朗读也体现出了你的心情,真好!)(2)这红色的项链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火舌缩小的包围圈”联系上文理解:顺着风势火蔓延的速度非常快。)(3)哪几个词体现了火势的大?“肆虐”。肆,组个词放肆、肆无忌惮。(任意逞凶,肆无忌惮)火神肆虐会是什么样子的?熊熊烈火,快速蔓延,吞噬着草丛,所到之处一片焦黑。“热浪”,因为火神大肆逞威,火势很大,才能掀起一股股逼人的热浪,才能使一些蚂蚁被烧焦而发出难闻的臭味。你能用朗读让我们感受火神的肆虐吗?指名读。点名同伴评价。(你的朗读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了阵阵热浪袭来。)(4

6、)此时火舌舐动,顺着风势,快速蔓延,蚂蚁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生命危在旦夕,形势是多么紧张!我们一起读。4、火势如此之大,以我们常人的理解,你觉得蚂蚁会有怎样的遭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四、掀起高潮,升华感情1、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1)请你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学生交流感悟:“万万没有想到”“竟”蚂蚁的做法是大大出乎我们意料的,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震撼。“束手待毙”是什么意思?(捆起手来等死,指不作任何反抗。)蚂蚁面对什么没有束手待毙?“区区弱者”面对的是肆虐的火神

7、,而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它们真是勇敢!(板书:勇敢)“迅速”“突然”让我们了解到情势是多么危急,刻不容缓,蚂蚁反应迅速,它们顽强地求生。“扭成一团”有什么作用?弱小的蚂蚁发挥了团队力量,千钧一发之际扭成一团,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板书:团结)(2)谁能用朗读让我们体会一下在大火面前,蚂蚁的勇敢、团结。(指名读。)2、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蚂蚁扭成团能冲出火海吗?它们能成功吗?读到这,我们不禁这样问,那么请大家读读下面这段文字。通过这段文字,你是不是对这群蚂蚁有了更多的认识,你从哪些词体会到的,可以圈圈画画,也可以在边上写写自己的感受。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

8、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1)学生交流:“火舌舐动”是什么样的?是呀,火苗乱窜,舔着草丛,越来越旺了。“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蚂蚁是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滚动着,烫人的火焰,灼人的热浪,它们依然快速地滚动着,真勇敢!(引导学生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形势的紧张,蚂蚁的勇敢。)“蚁团却不见缩小。”什么情况下蚁团却不见缩小?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了。是呀,外层蚂蚁已经烧焦了,身体都爆裂了,而蚁团却不见缩小,真是出乎意料!所以文中说“但是(点红: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你觉得这些蚂蚁怎样?(蚂蚁真是团结

9、呀!)你说得真好!奖励你读。(2)那么,蚁团为什么不见缩小呢?引出后一句:“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比喻竭尽忠心,不怕牺牲。)读读上面的句子,文中是指什么?(指外层蚂蚁被烧焦而身体爆裂却仍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你觉得外层蚂蚁怎样?(坚定,至死不渝,勇于献身)板书:勇于献身。(3)用你的朗读来赞颂外层蚂蚁的勇于献身吧!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4)会读书的同学,不仅能看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而且能走到文字的背后,体会蚂蚁的内心。现在,你们就是外层蚂蚁,请回答我外层蚂蚁呀,烈火灼烧着你,你疼不疼呀?那你怎么不松手呀?外层蚂蚁呀,你的同伴已被灼焦,你再不松手

10、,也要被灼焦了呀?你真是只勇敢的蚂蚁!你真坚强!从你的回答中,我明白了什么叫“至死不渝”!3、(出示合起来的两段文字。)显然,同学们已经明白了外层蚂蚁的心,明白了它们的情。这区区弱者(板书:区区弱者)所表现出的团结、勇敢,至死不渝的精神都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哪个同学带着崇敬的心情读读这段文字?(指名配乐朗读。)4、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幕,多么感人的场面!让我们一起读,再次体会这群小生灵的英勇壮举!5、同学们,正是区区弱者们抱成团的智慧,正是这群小生灵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英雄本色,才拯救了蚂蚁家族。6、故事最后写道: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这升腾起的薄薄的

11、烟雾,似乎在诉说着蚂蚁家族刚刚经历的大劫难,又似乎在为蚂蚁家族能逃离火海而庆幸。(1)谁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深情地读读这句话。指导个性朗读。(2)是的,蚂蚁们获救了,多么令人欣慰。五、激情揭题,升华感情1、现在,大家对于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把弱小的蚂蚁称作是英雄,还有什么疑问吗?那么,你想对蚂蚁说什么?写下来吧!老师给大家一些参考:出示:蚂蚁啊,在烈焰包围,无路可逃的情况下,你们蚂蚁啊,烈火焚烧蚁团,你们被烧焦的情况下,你们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蚂蚁呀,你们真是蚁国英雄!学生自由写,教师组织交流。2、产生感想、感动、感触、感受的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不光是大家,老师在读完后也被深深地震撼了,为此

12、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出示:火神肆虐不待毙,结团突围向外冲。肝胆俱裂浑不怕,甘当蚁国真英雄。3、是的,我们就应该把这最高的荣誉送给这群小生灵,让我们恭恭敬敬地称颂它们为“蚁国英雄”。(齐声读课题,把板书中的“蚁”字改大。)4、此时此刻,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作区区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如此团结、勇敢、勇于献身。(板书:勇于献身)它们不惜以自己的牺牲,换来同伴的生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的壮歌。(板书:生命的壮歌)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齐读:生命的壮歌。5、布置作业:(1)抄写文中的词语2遍。(2)背诵课文,将故事讲给家长听,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连

13、同自己的感受发到班级论坛上。第二课时一、亲切谈话,引入课题1、板书:桥。对于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说说你见过什么桥?2、大家都见过石桥、木桥,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座桥,是一座没有钢筋水泥的桥,用血肉之躯搭就的,令人心灵震颤的桥生命桥。板书。3、读了这一课题,你心里有何疑问?学生大胆质疑。(生命桥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叫生命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文中的这些词句你会读了吗?先试试看。注意:读词语的时候,要想着词语的意思,这样才能读出味道。悬崖 活捉 应声 随即 奇迹坠入山涧 猛蹬一下 目瞪口呆凌空腾起 秩序井然 快速飞跃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以老羚

14、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3、看清偏旁,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义。点名说说自己的识记妙招。4、过渡:在一片草木繁盛的山林中,生活着一群机灵、矫健的羚羊,它们快乐地生活着,可是有一天枪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一个狩猎队踏上了这片乐土。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来细细品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三、精读课文,感悟形象1、了解故事起因,体会羚羊群的危急处境,积累相关词语。“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教师板书“悬崖”)读到这个词语,你联想到了什么?(教师边讲述边板画)这篇课文选自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原文中是这样描述这一悬崖的: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

15、壁,相距六米左右。斑羚虽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但就像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五米远,母斑羚、小斑羚只能跳出四米左右。2、一面是志在必得,准备将它们全部活捉的猎人,一面是万丈深崖,羚羊群陷入了绝境。这样的情况,用恰当的词说就是点名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千钧一发、生死攸关、命悬一线、危在旦夕。请学生读一读。情况如此危急,齐读:“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3、了解羚羊群面对危急处境的表现,体会它们的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品质。(1)死亡的阴影已笼罩在羚羊群的上空,会有奇迹发生吗?会出现怎样的奇迹呢?学生读文后交流相关语句。出示: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点名一生再读这段话。(2)奇迹是极难做到,让人无法想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