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交流合作)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28232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交流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交流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交流合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交流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交流合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交流合作)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朗、敏锐、横七竖八、障碍物”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要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产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要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教学难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产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3、,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3、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4、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再指名上台介绍。5、小结

4、。(1)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2)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些问题。五、范写生字,练写字词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2、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

5、问题。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1)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2)填空,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3、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实验。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