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教案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28231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六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在本组课文中学习积累的丰富语言,运用从中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田园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等思想感情真实、清楚地表达出来。2、注意在习作中适当运用一些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要写作的内容表达得清楚、具体。3、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4、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5、让学生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对景物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2、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2、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

2、课时一、谈话引入在本单元里,我们一起拜访了朴素、恬静的乡下人家,欣赏到了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陶醉于雍容华贵的郁金香;漫步在乡间田野,聆听到欢快、柔美的麦哨当我们沉浸在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意境之中,被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深深吸引时,我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对乡村生活产生无尽的向往这节课,我们就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二、明确本次习作内容读习作提示明确内容: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2、内容表达要清楚,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

3、句。3、写后认真读读、改改。三、复习写法,积累构思在写作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单元几篇课文在选材上的特点。1、本单元乡下人家牧场之国是属于写景的文章,麦哨是写事的文章,同时也有对乡村风光的描写。2、谈一谈你想写的内容。可以写一写家乡的风光,也可以写生活中的趣事,如:钓鱼、捉小蝌蚪等。3、如何将课文写具体,将内容表达清楚呢?咱们来看看这两篇课文是怎么来写的。布局谋篇上的特点:乡下人家运用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方法,向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牧场之国先总写然后分几个部分写出了荷兰牧场上各种牲畜安闲、无忧无虑、自由的生活以及牧场的宁静。教师引语:你们的经历、发现和搜集的资料无疑是你

4、们学习成长中宝贵的财富,我们在享受活动的快乐时,不妨用精妙的文笔把它们记录和描绘下来,然后互相交换阅读,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精彩,并积累更多的习作经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们的语言积累也一定会更加丰富,我们首先来比一比谁的积累更丰富。1、积累优美的句子。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写出了风光之美。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

5、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qn)起了丰满的穗(su)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就可以“走进文章灵魂的深处”,把握文章的主旨。它还可以为文章画龙点睛,

6、增添色彩。那么,如何确定题目呢?2、确定题目。(1)要能概括全篇内容,用简洁而醒目的短句或词语。(2)以地点、场景、景物、人物命题。以场景命题,如:田间小景。以人物命题,如:勤劳的母亲。以景物命题,如:我爱农家小菜园。为了使文章表达得清楚明白,写作时,还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3、理清写作顺序。写景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来写,如乡下人家。写人可按活动的不同内容来写,如麦哨。写物按事物的不同特点来介绍。写感受先写看到的,再写自己心里想的。4、写作构思。(1)小组交流,说说在本次习作中,你打算选择哪方面材料写,对写作的顺序,写作的意图和重点有什么计划,请同学们评议。写景:可根据一段时间的变化,写出景

7、物在不同时间段里的特征。示例:迷人的田园风光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以时间为序把习作分成四个时间段来写,层次清晰,结构紧凑。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本来寂静的村庄,由公鸡的叫声开始变得沸腾起来。在静态与动态描写中,小作者把乡村清晨的美丽景色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拟人的修辞方法增光添彩赋予太阳生命,这个句子立刻就变得生动,给习作增光添彩。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布局谋篇。示例:农家花园一文按先总后分的结构形式,列出写作提纲如下:总写农家小院如一个小花园。分述描写小院里油菜花的样子。描写蚕豆花的样子。描写小院墙外桃花的样子。写人和事: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及神态把事情写具体,结尾处要

8、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或留恋之情。示例:难忘的乡村暑假写法举例借鉴有序组织材料央求舅舅带“我”去划船写划船的具体经过抒发内心的感受。写乡村的事,通常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述事件的经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巧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我的手轻轻地在水面划动,水珠像玲珑剔透的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五颜六色的光芒。比喻修辞方法的运用,可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刻画人物动作快到河边,我一溜儿小跑来到河堤上。准确的动作描写真实地表现出了“我”兴奋的状态。(2)教师点名交流,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计划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哪些优美词句,并简要说说这样用的原因。四、总结提升,鼓励激趣这节课我们展示和评议了几篇习作,而且明确了写作的方

9、法,下节课,你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听,之后再根据他人的意见改一改。第二课时一、承接上文,导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谈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并把说的内容写了下来。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改一改。二、课堂练笔1、为了检验自己是否能将构思的重点清楚地表达出来,请同学们选取一处景物或者一个精彩的故事片段写下来,并要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语或者句子。2、学生课堂练笔,教师巡回指导。三、交流习作,互动评价1、回顾修改习作的方法。(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字里行间的方式去修改。)2、个例评价:点名三位同学读习作片段,其余同学听后评价,提修改建议。(教师出示评价标准:语句是否通顺明白;描写是否清楚、具体

10、;重点是否明确、突出;运用的优美语句是否恰当,不妥之处应如何修改。)片段一:乡村的夜晚也是分外迷人的,夜幕低垂,星星是极稠密的,布满夜空每一个角落。这里没有工业污染的朦胧和混沌,只有一片清朗和纯净,每颗星似乎都那么耀眼,其间有一些星星我从未见过,它们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大圆圈,看上去像项圈上镶嵌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乡村的夜晚)生1:听了这个片段,我感觉乡村的夜晚很寂静、干净、美丽!生2:文中“其间有一些星星我从未见过,它们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大圆圈”这个拟人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空气的清新、自然、美妙!师: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使你的习作更加生动、精彩!片段二:清晨,汽车载着我们离

11、开了喧闹的城市,奔驰在乡间小路上。路两旁的参天白杨摇摆着碧绿的叶子,像是摇着千万把蒲扇,给我们送来了丝丝清凉。刚开进村庄,一阵花香扑鼻而来,原来,正是槐树开花的旺季,一群群小鸟在茂密的枝叶间唧唧喳喳,好像在告诉我槐花有多么香甜。这里没有城市里轰叫的汽车声和闷热的空气,我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我的乡村生活)生1: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来到农村后的快乐心情。生2:他还抓住了农村景物的特点。师:具体说说他抓住了哪些特点。生2:“喧闹的城市”衬托了农村的安静,“丝丝清凉”写出了农村的凉爽。师:是啊,他细心观察、用心体会,抓住了乡村景物的特点。3、选择相同题目的同学组成小组集体交流,小组内评议并修改。4、各小组选出优秀习作全班交流,共同欣赏。5、佳作赏析,完善习作。四、总结习作,提出建议这节课,我们对习作进行了点评、修改,完善了习作,使我们对田园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观察思考生活。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