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282240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吁”;正确读写“牺牲、沉浸、凯旋、呼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3、理解“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等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点: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教学难点:理解“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等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看图片,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世界各地战争图片,突出战争中的孩子画面,教师配乐介绍。师: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战争中多少雄伟的建筑化为废墟,多少美丽的风景不复存在,多少无辜的人民在战火中倒下,多少幼小的孩子永远失去了亲人!2、过渡:这一个个画面,真实地记录着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看着这凄惨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3、学生看图片抒发自己的感受。4、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个中国孩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个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书信的格式。师:这是一封信。书信有哪些部分?(课件出示: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和日期。)2、质疑

3、课题。师:一般的书信没有题目,编者给它添加了题目。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3、过渡: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齐读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4、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利用查找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自学生字词。(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标记出自己不懂的问题。5、学生读文,教师巡视指导。6、小组交流,畅谈阅读收获。7、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1)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汇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从生字写法,新词意思,造句和找近反义词等方面自由汇报。)(2)教师相机点拨易错字字形和重点词意思。(“执、硕、圣、充”的声母是翘舌音

4、;强调“牺牲、卓越、腕上、弥漫”词语的正确读音。)(3)指导书写。牺牲:牛字旁在写时,形体较长,“提”左伸右缩。姨:“女”窄长,“弓”扁宽,竖撇要稳,与捺对称。注意“夷”共有六笔。(4)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解决。三、再读课文,加深体悟1、过渡:刚刚的阅读与交流,充分显示了你们的阅读本领,要想更好地理解课文,就要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指名汇报,教师小结。(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第二,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第三,对世界和平的呼吁。)3、再读课文,动笔画出最受感动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写上

5、简单的批注。4、指几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课文,并评价这几名同学的阅读情况。5、组织学生听读课文,交流评价意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孩子的悲伤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作业:回家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新闻、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和阅读书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1、教师导学: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老师想听写几个词语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指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写。其他同学观察并对照自己的听写,把错误的改正过来。2、听写词语。健康驻守罪恶牺牲凯旋贡献阿姨经济圣坛3、回顾课文内容,再现文章脉络。(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

6、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2)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二、细读探究,感悟悲痛1、过渡:能够跟自己的爸爸在一起,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可是,对于雷利来说,他却再也不能见到自己的爸爸了。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体会语言文字中包含的感情。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主研读:(1)作者的爸爸在战争中牺牲了,他是个怎样的人?(2)作者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3)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细细品读。3、教师巡视并与学生随机交流。4、抓住重点词语感受父亲形象。语段一:“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语段二:“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

7、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卓越、精通、出色”来谈谈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指导朗读。5、结合相关语句体会失去父亲的悲痛。过渡:我们为雷利心痛,因为他失去了父亲,我们更为国家惋惜,因为雷利爸爸的牺牲让国家痛失英才!你能从字里行间体会雷利的悲伤吗?(1)语段一:“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引导学生抓住“两年、巨大、至今都忘不了”体会这种悲痛的时间长、程度深。师:是啊,两年多来,700多个日夜呀,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雷利至今都忘不了,他忘不了什么?预设:他忘不了爸爸那深情的目光,忘不了曾经与爸爸的约

8、定。课件出示爸爸的话:“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教师相机介绍蓝盔及维和部队)小结:多么美好的约定啊!可“我们”等来的却是失去爸爸的噩耗,这是怎样的悲痛啊!(2)语段二:“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抓住“染红”“浸满”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本来“我们”如约捧着鲜花去接爸爸,心里会想些什么?课件出示灵柩回国,配低回的哀乐,教师引读:“我们”接到的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我们”看到的是“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看到这样的情景,你能想象雷利的妈妈和雷

9、利当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学们,让我们用情、用心去朗读,一起去感受小作者的悲与苦吧!(全班齐读)(3)语段三:“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4)播放课件:灵柩回来了,凄楚、哀婉的背景音乐响起(师深情地叙述)孩子们,蓝盔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可爸爸是躺在灵柩里回来的。看着大屏幕,把心沉一沉、压一压,“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生齐读)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三、入情入境,呼吁和平1、课件出示: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1)男生齐读,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谈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从课文含义和语文

10、修辞两方面说一说。)(2)“和平之花”虽然美丽,但是它是很容易被破坏的。环顾这不安宁的世界,你能列举具体事例说说吗?2、老师也搜集了许多令人揪心的画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娇嫩的和平之花受到了怎样的威胁。(出示难民儿童画面)3、整天都在提心吊胆中熬过,那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呀!同学们,当大量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你作何感想呢?4、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1)反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2)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3)这是小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声,这是

11、浸满泪水的呐喊!怎样把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呢?(4)训练有感情地朗读,产生情感共鸣。四、诵读升华,拓展延伸1、这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2、让我们代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再一次高声呼吁(课件出示引读:“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3、教师导学: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能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做点什么呢?(生各抒己见,如: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为战争中的儿童制作小礼物)4、(课件出示:和平鸽,世界人民期盼和平的画面。)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5、齐声动情诵读:“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l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