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28137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四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四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四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四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PPT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 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及健康 一 人体舒适度及其影响因子 1 人体舒适度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下 皮肤 眼 神经等器官因受环境刺激而产生不同的感觉 经过大脑神经系统整合后形成的总体感觉的适宜或不适程度 就是人体舒适度 舒适与否是一种感觉和状态 具有主观和客观双重特性和标准 从感觉的角度来讲 舒适度是人的主观认知和感受 标准因人而异 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 舒适度是人体机能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正常运转时的一种状态 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 舒适或不适所伴随的生物过程是客观存在的 并以一定的生物指标或生物过程特征为判别标准 所以说舒适度又具有客观性 在自然环境中 气象因素是

2、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因子 温度 湿度 风 太阳辐射 气压等气象要素及其变化过程会影响人体的生理适应程度和感觉 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有一个舒适或适宜的范围或区域 超出该范围则感觉不舒适 偏离舒适范围越远则舒适感越差 2 舒适度的影响因子 1 气象因子的影响气象要素及其变化与人体舒适度有显著的关系 在所有的气象要素中 气温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最主要因子 其次是风 湿度和气压 此外雷电 大气电离状态等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其它因子的影响 气候适应和遗传的影响受长期生活的气象环境的影响 人们在生理上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 对环境变化产生一定的耐受能力 敏感性降低 这种因素导致不同气候区域的人群 感

3、觉上和生理上的舒适度阈值或指标有差异 环境差异的影响是由于环境背景差异或者环境突变程度不同所造成的舒适感觉差异 着装的影响着装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舒适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对于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地区 着装是一项群体性和地方性的因子 而在同一地区和同一季节 着装则是个体性的因子 所以着装对舒适度的影响 即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 又具有特殊性和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体质的人群感觉也会不同 敏感而耐受力差的人 更容易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某些疾病的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也会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不适感甚至致病 比如对紫外线过敏的人 皮肤对日光照射非常敏感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冷空气的影响比其他人更敏感 3 人体舒适度指

4、数预报 什么是人体舒适度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就是建立在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上 较好地反映多数人群的身体感受的综合气象指标或参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是衡量人体对气温 风 湿度 日辐射等气象要素的综合感应指标 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是否感觉舒适及其达到怎样一种程度的具体描述 就是以 舒适指数 的形式对 舒适 进行数字化定义 用来反映不同的温度 湿度等气象环境下人体的舒适感觉 舒适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K 1 8 T 0 55 1 8 T 26 1 RH 3 2 V1 2 32其中K为舒适指数 T为温度 RH为湿度 V为风速 人体舒适度预报根据体感温度的大小确定预报级别 把考虑了空气的温度 湿度和风速等因素综合影响后

5、 人体所感受到的温度称为体感温度 以霍顿 honghtom 提出的计算方法为依据 代入多种气象要素 气温 外衣吸热能力 云量系数 湿度 风速 辐射增温系数等 确定出适合计算体感温度的经验公式 0级0KM H环境空气温度2 体感温度2 2级8KM H环境空气温度2 体感温度1 3级16KM H环境空气温度2 体感温度 6 4级23KM H环境空气温度2 体感温度 9 5级32KM H环境空气温度2 体感温度 11 6级40KM H环境空气温度2 体感温度 14 7级56KM H环境空气温度2 体感温度 16 8级64KM H环境空气温度2 体感温度 17 据统计表明 当相对湿度低于60 时 气温

6、要高到35 以上才感觉到热 但相对湿度达到70 80 时 气温31 就开始有热感 如果相对湿度超过了80 空气中的湿度更大了 身上的汗水不易蒸发 人们就会感到闷热难耐 另外 影响体感温度的环境因素很多 如地表面性质的不同 周围的温度也不同 当空气温度在37 38 时 地表温度一般可达60 70 如果此时站在水泥地 柏油路上 就有超过40 以上的感觉 这是因为地表温度高 传热快所导致的感觉 再加上太阳直接辐射 城市热岛效应等影响 都会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人们自然就有气温超过40 的感觉 而站在草坪上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此外 人的体感温度还会因肤色 年龄的不同而有异 肤色深的人由于皮肤含色素深 可以

7、减少太阳紫外线的入侵 因此其耐高温的能力较强 体感温度较肤色浅的人低 而老年人由于血管渐渐老化 扩张性能变差 抗高温的能力降低 其体感温度就较年轻人高 还有人的心情 穿衣服的颜色 日射 舒适度气象指数分级表 舒适度指数等级划分 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 一般分为9个等级对外发布 1级 极冷 最不舒适 2级 很冷 很不舒适 3级 偏冷 不舒适 4级 温凉 较舒适 5级 凉爽 最舒适 6级 稍凉 较舒适 7级 偏热 不舒适 8级 热 很不舒适 9级 炎热 极不舒适 二 气象要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气温 湿度 气压 风 空气离子 电磁辐射 通过疾病影响人类的健康 人类

8、生存环境的破坏 对致病因子载体的作用 对致病因子的作用 气象要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的方式和方面是多种多样的 其影响人类健康的途径可以初步分为如下几类 1 对人体的影响 恶劣的气象条件 气候张力较大 即气象要素极值的变化范围较大 可以造成对人体的直接机械伤害 引起创伤和死亡 如冰雹 洪水 也可以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丧失 削弱人体抵抗力 使人发病 恶劣的气象条件对人类心理状况的影响 也是其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方面 2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 气象灾害后人们的衣 行 住 食诸方面均受到严重影响 基本的生活条件难以保障 致使健康状况恶化 旧病复发或恶化 并且易受致病因子侵害 诱发疾病 3 对致病因子

9、载体的作用 灾后的环境条件 有利于蚊蝇大量滋生 鼠类密度剧增 那么那些以它们为传染媒介 中间宿主的疾病就会暴发发流行 危害人类健康 4 对致病因子的作用 一定的气象条件 可以使病毒 病菌活化 大量繁殖 有利于传播 加之人们健康状况不佳 饮食卫生条件较差 与致病因子接触的机会增加 易发生疫病流行 第四节气象环境与疾病 气候除了直接影响健康机体外 还同疾病有密切关系 通过疾病影响人类的健康 从疾病的地理分布就可看出各种疾病因子的分布是不同的 虽然热带气候有利于细菌和病毒及其传播者孽生 被当作许多疾病的主要地带 但也有一些疾病主要在温带和寒带盛行 疟疾一般只在年平均温度高于17 的较潮湿地区 猩红热

10、则是冷湿气候区的典型疾病 它只在冬季月份盛行 而在夏季和热带则不存在 一年四季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并非是均衡分布的 急症医师都很有体会 有时在短短几天内可看到哮喘 心肌梗塞 溃疡病穿孔 咯血等急诊病人突然增多 由于气候年变化的存在 某些疾病的死亡率具有季节性高峰 这在心脏血管病和呼吸道病方面更为明显 在温和及寒冷气候区的寒冷季节有明显的高峰 呼吸道病则具有更大的年振幅 关节炎同气候也有密切关系 在湿冷气候下风湿病和关节炎的发病率为干热气候下的4倍 气压降低和湿度增高也能引起关节炎发病 以致使人感到关节炎似乎具有气压表的相似作用 对于伤疤 刀口等 天气变化也有促使疼痛的作用 一 气象 气候与疾病 气

11、象过敏症 连日来济南市日平均气温20 左右 昼夜温差大 中午天气烈日炎炎 早晚感觉有点冷 在如此剧烈的温度变化中 人们患上 秋季气象过敏症 通常表现为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 困倦乏力 腹胀腹痛 失眠多梦 头晕目眩 心跳加快 血压增高易激动焦虑 并伴有旧伤痛发作等 气象过敏症就是不同的季节 不良气象要素对人体产生影响而发生的某种病症 这些气象因素还会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 这是一种相当常见却未受到人们注意的过敏现象 天气发生变化时 冷暖干湿 风霜雨雪等气象因素产生的刺激作用 通过人的皮肤感受反映到大脑 使脑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 以保持天气变化后的机体平衡 即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当人体适应能力下降 就

12、会产生气象过敏 专家们发现 即使对气象不敏感者 当天气变化时也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有30 的人对天气变化有过敏现象 过敏率13 24岁占24 21 50岁33 51 60岁50 其中女性占总数的75 天气变化时出现的各种症状很多 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减退 困顿乏力 激动 焦虑 抑郁沉闷 头痛或偏头痛 呕吐 失眠 出汗 面部潮热 抽搐 战栗 工作效率低 食欲减退 腹泻 尿频 心悸 呼吸困难 疤痕痛 风湿痛等等 在气象敏感者中 上述各种症状的发生率平均为20 8 而不敏感者 各种症状的发生率平均为5 5 据世界卫生组织新近的调查 近年来世界各地 天气过敏症 患者日益增多 研究证明 天气变化对呼

13、吸 血液循环 消化 代谢等人的机体功能都有影响 所以现代医疗气象学把天气看成是生命的主要因素 专家们认为 当寒潮袭击 或台风过境 或气温忽降忽升 或出现大风 大雾 阴雨天气等 如在健康人身上出现上述症状 查不出其他原因时 就应想到 气象过敏症 倘若每当天气变化时 都出现类似的症状 那么 气象过敏症 即可确诊 引起气候过敏的原因不仅与肌体的应激状态有关 还与天气出现变化有关 当天气变化时 气压会出现短暂波动 从而影响大气中的重力波 重力波作用于人体后可使人体出现功能性症状 天气变化时两个气团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正离子 人体也可因正离子的作用而自觉不适 气象过敏分为温度过敏 湿度过敏 气压过敏 风力

14、过敏 月光过敏等 预防气象过敏症 首先要提高气象意识 注意观察天气变化 经常收听天气预报 巧用天气养生 收听天气预报 不仅要注意收听气温的升降 而且还要注意风力大小 风向及空气湿度的变化 科学家们在观察中发现 偏头痛大都出现在大风 湿度偏高 气压下降的天气 哮喘病总是在天气寒冷而又不降雨的日子里发生 诱发心肌梗塞的天气因素主要是高压控制下的干冷天气 恶劣天气 寒冷潮湿的天气会加剧风湿病痛的发作 众所周知 即使是健康的人也会受气象变化的影响 当人们对不良的气象条件不能适应时 就可能得病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有些疾病的发生或症状恶化存在着显著的季节性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季节病 有些疾病的发生或症

15、状恶化与天气 气象变化十分密切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气象病 季节病顾名思义 是指与季节相关的疾病 这类疾病的发作 复发和症状加重 都在每年的某一特定季节出现 具有明显的季节倾向 如一些传染病的发病就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些非传染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好发季节 气象因素对疾病的作用分成两类 1 可起直接的发病原因 如中暑 冻伤和呼吸道疾病 2 作为疾病的间接诱因因素 如传染病 季节病按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种 1 以气象条件变化本身为发病原因的 如春季的脑溢血 心脏病 小儿暑天发热 口渴 多尿综合症 成年人的功能性低热 2 因不同季节适宜于各种传染病的动物 昆虫和细菌病毒的孳生繁殖而致病的疾病 如夏秋季节

16、多发的痢疾 霍乱 乙脑 冬春流行的麻疹 流脑 猩红热等 季节病的季节性升高现象有许多原因尚无明确的解释 因为各种气象因素 媒介昆虫的习性 野生动物或家畜的生长繁殖 生活习惯都能影响发病的季节性 如黄鼠 只在其频繁活动的温暖季节 人类才可能感染鼠疫 寒冷季节 疫蚤也随黄鼠冬眠而处于不活动状态 鼠疫即告终止 疟蚊在夏秋季节繁殖快 密度高 活动性强 加之气温在25 30 时 疟原虫在疟蚊体内发育和繁殖最快 这就决定了疟疾有夏秋季节性 寒冷季节疟蚊密度大减 且在10 以下停止吸血活动 疟原虫也在14 时停止发育 在此期间 疟疾便处于传播的休止期了 在我国南方秋冬季出现的流行性出血热 主要由于野鼠在这时节繁殖和活动 向居民区附近迁移和入侵室内 增加了与人接触的机会 细菌性痢疾在6 10月为发病的高潮期 这和夏秋雨水较多 水源污染机会较多有联系 此外 气温高 可使人末梢血管充血 肠胃道相对贫血 消化功能下降 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减弱等 也是形成细菌性痢疾季节性高峰的可能原因 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季节性升高 可能是由于在寒冷季节聚居室内 接触密切 传播机会增多 也可能是由于气温变化大 人体抵抗力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