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27974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精编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

2、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

3、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4、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反思:个别班学生气氛很沉闷,因为对书本上,老师介绍的热门话题不感兴趣,他们没有接触过,要注意调动不同班级的积极性,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一、 教学目标:1、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 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3、 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二、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

5、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教学难点: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三、 课前准备: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四、 教学过程:1、 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2、 注意事项: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 星期四交齐。4、纪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

6、影响其他班同学。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问题: 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调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问题?)教学后记:初一(2)班没有说明细节,学生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把抓昆虫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虫成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务。还应强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初一(9)班事前说好了各种注意事项,强调了纪律,所以每

7、个人都能完成好这次调查活动。初一(10)班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该班学生较文静,气氛太沉闷初一(3)班课堂纪律太乱,几位同学特意捣蛋,但小组间团队精神不错,调查到的种类较多,有些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认识植物种类多。初一(5)班守纪律,调查生物最少19种,最多29种,证明每组都有认真调查的学生,学生积极性高,对老师的布置完成得很好。初一(4)班户外活动时纪律管不好,很多男同学在玩蟾蜍等生物,男同学一堆,女同学一堆,纪律不好,但调查到最多的生物种类有40种,最少的也有25种,证明该班学生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但事后发现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联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学精神。教学反思:在户外活动前要多强

8、调各种规章制度,考虑问题要面面俱到,不然学生不了解活动的规则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1 生物的录像。2 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3 教学课件教学设

9、计: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10、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教学后记: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教学反思: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

11、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 生物圈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3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教学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教学难点: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对比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调查了校园里面的生物,知道了生物无所不

12、在,那你们知道,这么多的生物都共同生活在哪个共同的家园中呢?(地球)很好(打开课件,展示地球图片)这就是我们的地球,那我们是生活在地球的内部还是生活在表面这一层呢?(表面)很好,外面这一圈就是我们生物共同生活的地方,科学家们把它叫做生物圈,很多同学对生物圈不熟悉,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是学习关于生物圈的知识。(课件中打出生物圈的定义)我们科学家们早就对生物圈下了定义,哪位同学帮老师读一下生物圈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两个方面?(定义: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那我来问一下你们生物圈除了包括生物之外,还

13、包括什么?(生物生活的环境)很好,那我们的生物圈究竟有多大,能包含这么多东西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地球的厚度是多少?(12750千米)那生物圈呢?(20千米)看来我们生物圈只占了地球的一小部分,却有那么多生物生存着。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不是都生活在同一上层面中的,而是我们的生物圈分为三大部分,就是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水圈的大部。那三大圈中各生活着什么生物?这三大圈是否绝对分开?(小组讨论两分钟)有的生物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例如人,还有没有别的例子?我们世界的人口将近60亿,而我们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科学家们设想能否把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移居到其他星球上?比如月球,火星?(不可能,因

14、为那里没有水,氧气,温度太低或太高)那为什么我们的地球又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呢?(因为生物圈有满足生物生存的各种条件)讨论书本P56六幅图片,看各幅图片中生物圈满足了它们的哪些条件。完成书本练习: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分析图片:熊猫频临灭绝的原因?蕉树枯萎原因?得出结论:动物、植物等所有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做练习:1、生物圈为其中的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有_。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仅由植

15、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 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地球内部也有生物 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3、有人说:“只要有充足的牧草和水,牛羊就能正常生活”,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如果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布置下节课准备的内容: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下节课每小组至少要抓到五只回来做实验,抓好时要把它们放在湿的土中养着,而且避免光照,不然很容易死。教学后记:同学们对于一些熊猫,蕉树等接近生活的图片比较感兴趣,以后可以多举这方面的例子。教学反思:因为这节课的理论知识比较多,而且知识点相对简单,只是介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学生很容易精神不集中,应该考虑多用一些有趣的事例或者图片供学生思考,像讲到为什么其他星球没有生物,应该多找一些其他星球的资料告诉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