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327946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选)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 为了保护环境 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 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 离南极外 还必须把人体尿液 粪便等废物带离 这是因为南极 A 缺少生产者B 分解者很少 C 没有消费者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解析南极气候恶劣 生物种类较少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差 科学工 作者如果把人类代谢废物留在南极 会因为分解者稀少 导致代谢废物大量 积累而破坏南极的生态系统 因此 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 外 还必须把人体尿液 粪便等废物带离 答案B 2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初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 自养型生物 分解者 腐生生物 消费者 自养生物 草食动物

2、异养生物 自 养生物 第一营养级 自养生物 初级消费者 A B C D 解析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 属于自养生物 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 是 异养生物 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 是异养生物 分解者是腐生生物 答案C 3 兔子吃草 红狐吃兔 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 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和 营养级别依次是 A 次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B 次级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C 三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D 三级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 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 主要是 动物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为初级消费者 以草食动物为食的为次级消费者 2 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为三级消费者 而营养级是指一条食

3、物链的每一环节 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 草食动物 初级消费者 为第二营 养级 小型肉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为第三营养级 答案B 4 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 可推测这种甲虫 A 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 属于次级消费者 C 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 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解析由题目可知该甲虫营腐生生活 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与植物之 间不是捕食关系 不属于消费者 A B错误 位于能量金字塔的底部的是生 产者 D错误 答案C 5 有关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的理解 正确的是 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属于自养型生物 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 有机物分解成无

4、机物 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 境温度 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 B C D 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 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一部 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 以外的其他全部生物的生命活动 答案D 6 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 如下表 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温带草原北方森林冻原 分解达 95 所需时间 年 0 5 2 14 100 造成这种分解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光B 微生物 3 C 湿度D 温度 解析枯叶落叶的分解 主要依靠微生物进行 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又与环境 的温度和湿度有直接

5、关系 因为起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是异养生物 所以与光 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A 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共含有 7 条食物链 B 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 C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 个营养级 D 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解析此食物网中共有 8 条食物链 故 A错误 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 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故B错误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6 个营养级 如 桉树 甲虫 蜘蛛 知更鸟 伯劳鸟 袋鼬 故 C正确 甲虫的营 养级虽比桉树高 但体型小 故D错误 答案C 8 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 使鼠类在短时期内几乎全部死亡 在草原生 态系统中

6、的各种成分 受影响最大的是 A 生产者B 分解者 C 初级消费者D 次级消费者 解析在一条食物链中 各营养级之间环环相扣 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巨 大变化 紧接其后的营养级的生物马上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其他营养级也会 逐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同紧接其后的营养级相比 影响要小些 而且 一般要慢一些 答案D 4 9 a b c 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 是 A a 肯定是生产者 b 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 a b c 构成一条食物链 C a 与 b b 与 c 为捕食关系 D a 与 c 为竞争关系 解析从图中无法判断 a b c 哪个为生产者或者消费者 只能判断出a

7、 与 b b 与 c 为捕食关系 a 捕食 b b 捕食 c 答案C 10 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 a 代表的成分是 A 生产者B 消费者 C 分解者D 不能确定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和 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 a 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 并可传递给 c 所以 a 是消费者 答案B 11 如图所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若 A包含五个种群 A1 A2 A3 A4 A5 B包含两个种群 B1 B2 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 物链 A 10 条 B 15 条 C 20条 D 25 条 解析从 A到 D有 5 条食物链 从 A到 B到 E 共有 10 条

8、食物链 同样道理 5 从 A到 B到 C到 E也有 10 条食物链 共有 25条食物链 或据 找岔相加法 可得 5 3 2 1 25 答案D 12 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 b c d 通过测定得到 这四种生物 a b c d 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 M2 M3和 M4 下列叙述 中错误的是 A M1一定不是 a 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 若 M1 5M2 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 C d 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 个体的小 D 若 M2大量增加 一般会导致M1减少 M3增加 解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中会通过细胞呼吸损失一部分 故A正确 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 前一营养级

9、同化的能量要大于或等于后一营养级同化 的能量的 5 倍 才能满足后一营养级的能量需要 故B正确 相对较高营养 级的个体不一定比相对较低营养级的个体小 如虎与兔 故C错误 一定时 间内 M2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减少 捕食者增多 故D正确 答案C 13 图 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 主 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 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 组的变化 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 见图 B 而其他生物 数量变化相对较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6 1 沙氏变色蜥处于第 营养级 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 2 引入卷尾鬣蜥后 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

10、部向上转移 而网蜘 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 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 可使生物群落的 发生改变 3 引入卷尾鬣蜥后 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结合其他生物的数 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 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表明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 能力 解析 1 据食物网 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 第四营养级 卷尾鬣蜥捕食沙氏 变色蜥 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 因此二者 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2 沙氏变色蜥向上 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 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变化了 3 由坐标图可知 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 网蜘蛛数量先增多 后减 少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

11、动调 节能力 答案 1 三或第四竞争和捕食 2 垂直结构 3 先增加 后减少 最终达到平衡一定的自动调节 14 下图 1 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 苔类 物种C G和 I 生活于 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 物种A E和 F 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7 1 图 1 中共有 条食物链 次级消费者是 两者之间既有捕 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 2 如果因某种原因 物种 E突然大量减少 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 显变化 这是因为 3 物种 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 所示 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 与对照地区相比 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 将成为优势 种 而物种 E和 F 数量大

12、为减少的原因是 解析 1 图中从白杨树开始的食物链有5 条 从苔类开始的食物链有2 条 初级消费者为 B C G E F 以它们为食物的则是次级消费者I D A A 以 D为食物 两者又都以C G为食物 故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2 E 是 A 的食物 但 A还可以 C D G F为食物 所以 E大量减少 对 A的数量无明 显影响 3 从图 2 可见 物种 A的食物中 C占的比例最大 故若除去全部的 A 则 C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而成为优势种 因苔类 C G I 都是生活在白杨 树中层的树枝表面 故当C的数量明显增多 则苔类的数量减少 物种E和 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答案 1 7 I D A A和

13、D 2 E 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 或生态系统具有自动 调节能力 3 C C大量繁殖 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 使苔类不能生长 物种 E 和 F 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15 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 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 原生态系统中某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 结果如下表 请据表 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 境因素 重金属质 量分数 生物及环 境因素 重金属质 量分数 土壤0 01 池塘水0 02 猫头鹰12 浮游植物0 5 8 食虫鸟5 浮游动物2 昆虫0 2 大鱼10 草0 02 小鱼5 1 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

14、草原生态系统 2 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3 出现这种现象 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 4 在上述池塘生态系统中 属于生产者的是 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 属于消费者的是 5 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 原因是 采取解毒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 选填 A 水 B 食盐水 C 牛奶 D 蛋清 E 豆浆 多选 解析有毒物质的生物富集作用是沿着食物链逐级增加的 营养级越高含有 的有毒物质越多 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导起中毒的原因是重金属盐引起 蛋白质变性失活 相应的解毒措施是服用蛋白质类物质 答案 1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小鱼 大鱼草 昆虫 食虫鸟 猫头鹰 2 营养级越高 含有的有毒物质越多 3 在生物体内有毒的物质不被分解 有生物富集的作用 4 浮游植物昆虫 食虫鸟 猫头鹰 5 重金属盐能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C D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