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广告摄像复习资料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279067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广告摄像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广告摄像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广告摄像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广告摄像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广告摄像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广告摄像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广告摄像复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告摄像复习家庭影像制作| 硬件: Sony DV摄像机、三脚架 电池、广角镜 采集卡、1394线(火线) 80200G硬盘 刻录机 光盘电脑设备推荐| 软件:Sonic My Dvd6.0以上版本 Sonic Record now 广告摄像第一节 概论广告摄像| 应用摄像| 为广告制作与创造服务| 遵从一般摄像规律,同时具有自身特点与平面摄影的区别| 平面摄影:强调瞬间状态,重视关系结构,即构图| 视听影像:强调运动变化,重视行为影响,即叙事广告是什么?营销工具品牌附加价值AID(A)S独特的叙事艺术:人与物的神话、相互延伸视听广告| 广告展示产品、服务、观念的魔力| 视听广告更具直观性、生

2、动性、冲击力(微型艺术、半分钟的艺术)| 实际上,就是广告语言的强大视听广告特性| 信息量的整合:多元介入、全面冲击| 独特的叙事艺术:人的情绪化、物的人性化摄像| 摄像师利用摄录器材创造性地完成拍摄工作| 有本可依| 有脑可用有本可依| 分镜头本:镜号景别运动角度内容对白音乐备注 1大全景推俯拍 2中景拉水平 3近景水平摇斜拍 4特写跟移仰拍 5近景甩摇水平有脑可用| 要吃透拍摄风格和基调| 相对而言,广告摄像自主性比较低摄像机| 光电技术产品数字技术| 显像水平、色彩还原程度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摄像机基本构造电源 推拉环摄像机 光圈录像机 调焦环(刻录机)拍摄基本要求| 镜头即眼睛(符合视觉

3、特点,充满感情)| 稳、平、清、匀、准稳:画面稳定、不抖动平:画面水平、不倾斜清:主体清晰、足够景深匀:运动拍摄速度要均匀(推拉摇移变焦)准:基本设置(调焦、取景、曝光、速度)以及运动拍摄要求准确无误。第二节 镜头| 物理概念| 艺术概念摄像师:摄影(像)机从开始摄录到停止摄录期间的全部影像剪辑师:镜头可以切分更细,即每一个被切分开来的画面| 相关概念画格:最小剪辑单位场景:同一时空内镜头的总和段落:不同时空内,具有阶段性意义的镜头总和最小表意单位| 画格不能体现出完整的运动影像| 场景仍然可以进行多次划分| 如同笔画、单字、词、词组、句子分类标准| 多样性| 约定俗成性内容标准| 主体镜头活

4、动主体镜头强调活动主体形象特点与心理特点| 空镜头相对人物镜头而言(空镜头不空)主要是景物镜头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有写景与写物之分 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 “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 空镜头的用途:| 用来交代环境 渲染氛围| 转换时空 调节节奏| 表达象征意味时间长短标准| 快切镜头屏幕停留时间相对较短动作过程被分拆组合利于表现节奏感常为形式主义创作所采用| 长镜头屏幕时间相对超长实际动作相对完整利于反映生活原貌 具有内在张力常为现实主义创作所采用视角标准人们观看影片的出发角度是否客观| 客观镜头中立镜头采用大多数人,共有的视点拍摄的镜头不加判断,利于观众

5、自己判断| 主观镜头摄像机视点直接代表剧中人物视点或者导演视点常同画面变形、色彩变幻等手段相互配合景别标准景别:取景范围的大小| 大全景摄影机放在远处拍摄空旷场地画面交代环境 营造氛围主镜头(Master shot)段落镜头,基调镜头体现深厚哲学观念与人生态度| 全景全身镜头介绍人物身份、体魄等特点动作镜头| 中景膝盖或者腰部以上关系镜头二人中景,三人中景过肩镜头(反应镜头)| 近景胸部以上个人情绪镜头| 特写颈部以上人物心理转场过渡运动标准| 推 拉 摇 移 跟| 节奏镜头| 抒情镜头第二章 运动摄像第一节 运动摄像的概念及作用|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改变拍摄方向和角

6、度以及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一种拍摄方式。| 通过运动摄像拍摄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运动镜头的特征1、画面表现的运动性(1)摄像机的运动(2)画面框架的运动(3)画面被摄物体的运动(4)观看心理的运动2、时空表现的完整性3、视觉感受的真实性4、心理体验的一致性运动镜头的作用 1、描述性作用 (1)通过描绘简单的画面空间,起到介绍的作用(2)使运动的物体有相对稳定的画面表现(3)使相对静止的物体产生动感2、戏剧性作用 (1)创造电视画面空间(2)表现多个构图元素之间的关系,推动事件的发展,完成视觉的转换(3)形成鲜明的画面外部节奏,强化情绪(4)表现被摄主体的主观视点 运动镜头的组成| 起幅:运

7、动镜头开始的画面。 要求 :讲究构图,要有适当长度。| 运动过程:也就是移动过程中的画面。 要求:自然流畅、不可生硬,突然。| 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 要求 :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 , 尤其要准确。运动:广义指画面表现一切运动形式。 狭义指一个镜头内有推、拉、摇、移、跟、升降和变焦运动。根据运动的方式可分为: 纵向运动:推、拉、跟 横向运动:摇、移 垂直运动:升降 综合运动:推、拉、跟、摇、移、升降(变焦运动)第二节:推镜头和拉镜头推镜头: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 (从广角调至长焦) 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拉镜头: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

8、镜头焦距 (从长焦调至广角) 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拍摄推拉镜头的方法:移动摄像机的机位, 使其逐渐靠近或远离被摄主体进行拍摄通过改变镜头焦距,而连续地改变视角, 带来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推镜头的画面特征:1.框架后移,视点前移2.景别由大变小,被摄主体由小变大,环境由大变小3.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拉镜头的画面特征:1.框架向前运动,视点后移 2.景别有小变大,被摄主体由大变小,环境由小变大3.有退出感三、功用和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 推镜头的功用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拍摄推镜头时应注意:要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落幅起幅和落

9、幅画面都应有足够的长度被摄主体要始终处于画面的结构中心| 拉镜头的功用具有很强的空间展示效果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回收视线利用拉镜头转场拍摄拉镜头时应注意:起幅画面应成为镜头主题或构图中心落幅要稳拉镜头的速度要有情绪依据第三节:摇镜头和移镜头| 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像机机位不变,镜头光轴(机身)作上下、左右等方向的均匀摇动。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镜头画面称为摇镜头。 摇镜头画面特征机位不变,拍摄角度变化调整观众视线保持空间关系不变摇镜头作用表现较大的场景空间交代同一场景中物体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摇摄的速度表现特定的情绪摇镜头分类慢摇间歇摇甩摇(急摇、闪摇)逆向摇纵摇摇镜头拍摄要求

10、要有明确的目的起幅落幅构图要饱满起幅要有目的、落幅要有依据摇的速度要与整个片子的节奏相一致| 移镜头: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拍摄,用这种方法拍出的镜头称为移动镜头或移镜头 移镜头画面特征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空间是完整且连贯的调动了人们生活中运动观看的视觉感受移镜头横移 ( 左移、右移 ) 纵深移 ( 前移动、后移动 ) 曲线移动移镜头特点摄像机沿与镜头视轴垂直方向 ( 向左侧移动或向右侧移动 ) 拍摄的镜头为横移镜头。拍摄静态对象时 , 可在画面上产生展示或巡视的视觉效果。拍摄动态对象时 , 如与被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基本一致 , 可在画面上产生跟随的视觉效果| 升降镜头摄像

11、机借助升降装置或利用人身体姿态的改变作上下运动所进行的拍摄 , 用这种方法拍摄到的电视画面称为升降镜头。升降镜头拍摄有多种变化形式 , 如垂直升降、弧形升降、斜向升降、不规则升降等。升降镜头造型特点逐渐展示纵深视野,越过某些景物的屏障,展现由近及远的大范围场景。连续变化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视点高度的转换,带来丰富的视觉美感镜头高度的变化带来镜头感情的变化升降镜头功能多用于大场面的拍摄,展示规模、气势,表现纵深空间中点与面的关系。垂直展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突出剧中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人物的视角随镜头升降而表现感情状态的变化,有助于加强戏剧效果,渲染气氛升降镜头拍摄要求力求画面平稳。尽量利用

12、广角镜头拍摄,这样,既能体现动感,也能使画面容易保持稳定。随时注意调整焦点,以保证被摄主体始终在景深范围之中。 利用前景强化移动效果第五章 运动摄像第四节 跟镜头定义:跟镜头又称跟拍、跟摄,是指摄像机镜头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跟镜头。根据拍摄角度, 跟镜头一般可分为 : 前跟、后跟 ( 背跟 ) 和侧跟三种情况。跟镜头的造型特点画面始终跟随被摄主体拍摄。由于摄像机的运动速度与被摄运动对象的运动速度相一致,使运动的被摄主体在画框中始终被保留在画面之内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而背景处于变化中。跟镜头的作用| 突出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展现动体在运动

13、中的动态和动势, 交代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与环境的关系,使物体运动保持连贯并有利于展示主体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改变空间:通过对主体运动的描述 , 展现流动的视觉空间环境,增加画面的信息量。| 从人物背后拍摄跟镜头,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现场感和参与感。| 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有很强的纪实意义。以旁观者的“身份”,起到客观描述事件的作用。拍摄跟镜头应注意跟上、追准被摄的运动对象,并力求使被摄主体稳定在画面的某个位置上,无论被摄对象运动状态如何,镜头运动应尽量保持直线运动。跟拍主要是通过机位运动完成对动态的被摄主体的表现,在拍摄中,视距的变化、拍摄角度的变化、光影的变化等都会对画面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要注意予以综合考虑。第五节 其他形式的运动镜头| 晃动镜头在拍摄过程中,摄像机机身作上下、左右、前后摇摆的拍摄。晃动镜头常作为主观镜头使用 , 如剧中人处于眩晕、醉酒、精神恍惚时的精神状态或是乘船、乘车的主观印像。拍摄晃动镜头时要注意摄像机反映景物与人们用眼睛观察景物的区别一一摄像机镜头能够夸大晃动的程度 , 尤其是使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时产生的画面晃动可以达到令人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