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27183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金融风险则是金融领域中因经济失衡、制度跌陷或运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对金融形成破坏性威胁的一系列矛盾。随着我国金融业风险问题的日渐积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已成为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大课题。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由于金融活动的杠杆效应和金融风波的快速传递,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金融风险,是指金融资本在经营与交易过程中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由于结果与预期的偏离而造成资产或收入损失及未获利的可能性。金融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

2、性、隐藏性、或然性、损益性、扩散性和可识可控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金融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金融全球化其实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金融全球化为各国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金融全球化有利于投资者寻找最佳机会,有利于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有利于金融创新成果普及推广、提高全球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金融调整,促进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全球化相伴随的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动可能加快金融风险的传播,引发重大的危机,影响安全的稳定。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融入金融全球化

3、是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大大改善,金融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健全了金融法律法规制度,相继修订了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制订了银行监督管理条例等等,金融法制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完善金融体制机制,一行三会的金融体制日益完善,中央银行调控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加强,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三是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四是扩大金融开放,

4、按照WTO的规定,取消了地域限制,对外国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允许中外合作企业在A股融资,部分开放证券投资业,开放有关法律规定保险之外的全部保险业务。 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金融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金融体系发育程度比较低,金融体系风险能力还不是很强,潜在的金融风险还仍然存在,金融业应对全球化挑战任务还十分艰巨,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是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一、 我国金融风险的各种表现 从我国以下金融风险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有许多问题与财政有关。1.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

5、产(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之和)的比例较高,这是我国金融风险的首要特征;2.金融机构资本金严重不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1998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大约是46,远达不到8的国际标准,信托投资公司、 城乡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更低。一些金融机构更是资本金不实,如借款注资、虚假增资、股东贷款返还资本、虚假股东等等。、;3.金融信息失真。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财务会计、统计数据失真,金融机构的账外账和虚假报表较多,信息透明度不够等现象,这是很大的风险隐患;4.部分金融机构挂账甚至亏损。这当中以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为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帐面盈利水平也在下降,假如把呆账全部冲掉,利

6、润就更少了。实际上,部分金融机构的亏损已经吃掉了相当部分的存款,这很危险的;5.部分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从法人机构看,主要是部分地区的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另外,一些金融机构的汇款不能按时支付,压票、压单严重;6.隐蔽外债数量大。从外债统计上看,我国的外债数量、期限结构、偿债率等指标都不错。但有相当部分外债没有进入统计。二、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表现为从泰国开始的各国资本的大量外流、本币的贬值和股市的狂泻,接着就是生产破坏、失业增加和经济的倒退。究其来龙去脉,这次危机的爆发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因素:1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2 东南亚各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外汇政

7、策上的失误;3 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的缺陷。其中,金融体系的缺陷是最主要的原因。 随着危机的展开,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的金融部门的缺陷表现得特别明显。尽管透明度的缺乏使人们不能马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总起来看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力,金融法规不全,金融机构在认识和应付风险方面缺乏经验,缺乏商业意识,内部管理松散。所有这些缺陷都会导致不谨慎的贷款,包括与腐败和个人关系相联系的贷款。在19961997年,随着经济减速,金融政策偏紧,国内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降温,货币贬值,这使得仍有外汇负债的人叫苦不迭,所有上述这些不利的变化都使得金融机构的脆弱和资产质量的不佳完全暴露了出来,威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清偿力

8、的不良贷款的规模也最终显现。 在韩国,金融部门大量困难的累积是金融部门和金融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公司联合企业主要依赖债务而不是股票融资,大部分的企业债务不是由金融机构直接提供,就是由金融机构担保。在经济和财务上陷入困境的公司由不明智的延期信贷所维持,这通常是应政府的命令而进行的。银行体系的脆弱不仅因为大公司联合企业的依赖,也是因为政府的指令性贷款(政府要求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政治性贷款,以及其它制度和机构方面的因素。在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因此,银行体系的健全与否也就直接决定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状况。国家金融风险的一般表征是证券市场发生崩盘、房地产

9、价格猛跌、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巨额外汇资产逃逸、银行出现疯狂挤兑、大型企业债务危机、大批金融机构和银行倒闭等等。国家金融风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后果有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发展停滞、诱发经济危机、甚至陷入社会动荡、乃至局部战争。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国家金融风险不仅影响波及本国,而且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审视和检讨,国家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已经摆在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面前。构建国家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是一件事关国家兴衰、政权安危和人民利益的大事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金融危机并迅速向全球扩散。一年来,金融危机和由此导致的经济衰退仍在困扰全球。展望未来,专家普遍认为

10、,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危机留下的创伤对全球经济体系带来深远影响,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则以完全不同的状态迎接了这场危机。中国迫切需要在危机中继续完善发展方式,当前努力的方向和重中之重应当是扩大内需,建立消费型社会。今后如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如何在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经济更好、更快、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金融风险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也是构成危机的表现之一。金融风险一旦没有控制在经济、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就可能酿成金融危机,并进而引发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是后退和逆转。 那又如何防范与控

11、制呢?(一)要加快金融危机制度的改革,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经过股份制改造,三家试点银行主要财务指标已经接近或基本达到国际同业银行水平,改革试点也取得了重大进展。2005年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比2002年下降21个百分点,实现盈利180亿元,金融风险显著降低,利用经营理论覆盖化解能力明显提高。在现有改革成果上,下一阶段始终抓住转换升级机制、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这样的主线,建立健全公司治理运作机制,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内部控制体系,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严格执行多倍制度,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同时要高度重视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的核

12、心作用,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技术和手段,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和操作流程,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的风险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查违规案件,防止不良贷款和运营风险发生。健康发展。 在继续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金融体系的灵活性在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过程当中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灵活性仍然不是很高,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应对风险能力还不是很强,必须加快创造一个有利于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在宏观层面,提高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金融业运行的环境,加快金融法制、会计、审计、司法执法、社会信用体系等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

13、变,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灵活性。在微观层面要减少对金融业的不适当管制,充分发挥商品价格汇率和利率的配置功能,防止管制带来的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稳步推进内地市场化机制,研究培育市场体系,增强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定价能力,使市场化的产品合理反应期限和信用风险。要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做好汇率相关的配套工作,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更多的经营产品,使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富有弹性,要加快推进外汇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同时还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的研发力度,降低市场主体规避风险的成本,提高市场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二)完善银行的内部管理,提高银行

14、的透明度防止银行经营不善的第一道防线是有效的管理。绝大多数银行的破产都可以归结于管理上的问题,即允许银行接受低质量的资产,冒不恰当的风险,并且没有查出和解决银行在资产质量和风险上存在的问题。银行管理的数量规则虽然重要,但不能自动保证银行稳健经营,银行管理层需要坚强有力,需要充分的培训和经验,健全的管理将保证内部信息畅通,控制体系完善。 为保证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得到落实,防止特殊的利益集体对决策的影响,有效的内部控制极其重要。银行董事会需要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审计程序来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其高效地履行其职责。 要得到可靠的有关银行财务状况的评估,有着内在的困难,因为绝大部分银行资产缺乏流动性

15、和客观的由市场决定的价值。银行贷款组合的评估现值应该反映在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规模上,但银行经理通常不能或不愿对银行不良贷款组合进行真实的测量。对呆帐资料隐瞒和不报的倾向随着银行财务状况的恶化而上升。此外,银行的不断国际化以及由大量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采用,使得这些金融机构能够迅速地将某些风险资产转移到表外或其它地方。银行也更容易借助于衍生金融工具来逃避国内对其风险状况所进行的谨慎控制。监管者监控这些活动的能力通常滞后于银行设计新工具的能力。 银行财务资料的不透明使有效的公司管理、市场约束和官方监督难于进行。外部审计员和监管者常常难以查出虚报的贷款价值和准备金的不足。对各种谨慎比率、

16、贷款及市场风险状况的控制,包括对资本充足率的监测,它们作为发现重大问题的手段,其有效性可能因此而降低。只有当外部审计员的专业能力很强并负有直接向监管者报告的责任时,他们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在一些国家,对高度保密的银行贷款准备金的充足与否进行评估的外部审计人就是银行监管者自身。对贷款准备进行评估是银行监管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要求监管者有能力对审计者的评估作出自己的判断。乱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资料,不仅扭曲了谨慎分析,而且也会扭曲货币和宏观经济分析。进一步说,“硬”资料的缺乏将会造成监管容忍,使监管和司法过程对政治影响更加脆弱。银行向市场披露的信息越可靠和越广泛,市场约束就越有效。许多国家最好的披露规范通常超出了披露传统的财务报表,而包括提供其它有关数量和质量的信息,比如银行所有权的结构、风险集中状况,以及风险管理系统的政策和做法的细节,评估机构通过要求增加披露的内容作为评级的前提条件而有助于改善银行资料的透明度。 (三)实行高效的存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