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270246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精编》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精编》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精编》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精编》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第一节一般分析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财政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异同 了解投资性支出包含的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重点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取向 对财政投融资体制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政府投资的范围与特点 发展农业的投资教学难点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法教学时数 2课时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一节一般分析 一 投资与经济增长 一 经

2、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投资 消费 内需 出口 外需 二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乘数 加速原理 三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推动 马克思投资理论 凯恩斯乘数理论 背景资料 1978 1989年间 我国资本投入 劳动力投入与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份额分别为52 23 25 而发达国家后者占到60 80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财政投资的特点 范围 作用和标准 一 特点1 私人投资的特点 以微观盈利为目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 多投资短 平 快项目 不可能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社会效益项目 2 政府投资的特点 以宏观效益为目的 可投资于不盈利或低利的项目 财力多半无偿 可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

3、目 可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社会效益项目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范围 1 安全战略性投资 非盈利性投资 包括造币工业 重要军事工业 战略物质储备系统 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投资 如航空 航天 卫星 核能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信息 生物 新材料 海洋开发等领域 政府投资2 公益性投资 非盈利性投资 包括文化 教育 科学 卫生 体育 行政 环保 生态等领域的投资 政府投资3 基础性投资 低盈利性投资 包括农业 交通 运输 通讯 能源 原材料 供水 供电等的投资 特别是非国有资本无力或不愿进入的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 政府投资为主 引导私人参与4 竞争性投资 盈利性投资 包括竞争性支柱产

4、业 命脉产业 规模产业等领域的投资 如 金融 保险 国际贸易 钢铁 汽车 石油 化工 电子信息等领域 私人投资为主 政府选择参与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 作用 1 调节社会投资总量 2 调节社会投资结构 自身投资 诱导投资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四 决策标准 1 资本 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2 资本 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 资本密集 3 就业创造标准 就业最大化 劳动密集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 一

5、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一 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内容是指永久性的成套的工程构筑 设备 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共同需要的服务 经济基础设施 社会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 各类交通设施 如铁路 公路 桥梁 机场 航道 码头等 水利设施 通讯设施及城市公用事业 如水电气供给系统 排污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 等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属性和特点 1 基础性 共同生产条件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2 准公共产品性 公用性 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 共同生产条件 3 自然垄断性 一次性投入的固定成本非常大 变动成本小 生产的边际成本递减 4 地域性 其服务范围也不可能覆盖全国 25

6、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 基础设施的作用 1 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 2 减轻贫穷 促进公平 3 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手段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四 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基础 上游产业部门 社会先行资本1 欧美国家 增加一般产业投资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2 日韩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增加一般产业投资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一 基础设施供给的政策选择基础设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而且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 投资回收慢 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也没有能力介入 因此只能依靠财政提供资金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

7、阶段 它的私人部门往往不够强大 无力进行投资 所以 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更应由政府投资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基础设施提供方式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 基础设施的具体提供方式 1 政府筹资建设 或免费提供 或收取使用费 三峡工程 核电站 市政建设 2 私人出资 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 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 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地方性公路 桥梁 3 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高速公路 集装箱码头 2001年法图昭和水务公司与奉贤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合作成立了上海首家中外合作的昭和自来水公司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4 政府投资 法

8、人团体经营运作 道路 港口 中小型机场 5 BOT投资方式 电站 高速公路 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上海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 即由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投资联合体以BOT形式投资建设并专营20年6 TOT投资方式2004年安徽国祯环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 6亿元 以TOT方式购买了淮河流域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 徐州污水处理厂30年的经营权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7 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方式 公共民营合作制 公共设施 公共交通工具及相关服务项目的建设 国家私人合管公司 2004 12香港地铁公司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

9、司共同签署了投资原则性协议 决定以PPP模式合作投资 建设及运营北京地铁4号线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 基础设施的定价和收费问题 适当收费 财政补贴因此 对基础设施的定价应以产量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为原则 对提供基础设施的部门的投资补偿可采取对受益者适当收费加财政补贴的形式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三节财政用于 三农 的投入 一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父母产业 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先 农业增长决定工业增长 互动 天下四行士农工商圣人有云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资料 1998 2003年 国内粮食年总产量从5

10、123亿公斤下降至4307亿公斤 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 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从412公斤降至344公斤的22年最低水平 2003年粮食需求量为4850亿公斤 以需求年增长50亿公斤计算 2004年需求量将达4900亿公斤 供需缺口达350亿公斤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农业部门的特殊性 1 农业是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 另 比较利益低 2 农产品在供求方面具有特殊性 初级产品 需求弹性低 相对稳定 供给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波动性大 3 农业自身积累能力较低 剪刀差 收入少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 发展农业的资金在营运上都有局限性 难以满

11、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1 农业自身积累 低 2 政府投入 不足 3 信贷支援 有偿 4 吸引外资投入 少 5 价格支援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 6 税收支援 农村税费改革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四 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部门的某些投资只适宜由政府来解决 公共财政要求 农业大型和长期投资项目 农业科研及其成果的推广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财政对 三农 投入的特点 一 三农 投入的一般特点1 政府财政 拾遗补缺 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2 原则是 凡是具有 外部效应 以及牵涉面广 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 原则上都应由政府承担 3 范围和重点是 主要提供以农田水利为核心的农业

12、基础设施和农民急需的生活设施建设 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 环境保护 义务教育 技能培训 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我国 三农 投入的特殊性 1 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 积累能力低 2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阶段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 我国财政对 三农 投资的政策和措施 一 国家的 三农 投入政策依据 农业法 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策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多予少取放活 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表现 增收 减负 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13、 农村义务教育 公共卫生 基础设施 社会保障 农业科技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建设新农村的财政政策取向 措施 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1 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 2 完善并加强 三补贴 政策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4 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5 加大农村基本医疗 公共卫生 社会保障投入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 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0

14、09年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 2004 2008年 因借一号文件的东风 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路走高 2626亿 2975亿 3397亿 3917亿 5625亿 预算数 短短5年 投入已经翻番 今年中央财政的三农投入有望接近7000亿 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 的支出共5955 5亿元 比上年增长37 9 在此基础上 中央财政2009年继续加大 三农 投入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是要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 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 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15、 支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综合运用贴息 保费补贴 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措施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形成多元化支农投入格局 继续推动整合相关支农政策和资金 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 统筹用于支持各地发展粮食等优势主导产业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是要加强和完善促进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扩大粮食直补 农资综合补贴 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 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 逐步取消粮食主产区资金配套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落实促进生猪 油料 奶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在全国全面推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研究探索建

16、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是要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治理的投入 四是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深化县乡财政体制和乡镇机构改革 改 以钱养人 为 以钱养事 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务新机制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意义和特征 一 概念 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 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 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 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出资 入股 和融资 贷款 方式 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 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也称 政策性金融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 意义 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作用的最佳途径1 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2 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 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 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 3 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 25 05 2020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 基本特征 1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目标 主要是投向那些具有排斥性的 在一定程度上适宜市场运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