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PPT教学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3268887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PPT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PPT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PPT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PPT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PPT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PPT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PPT教学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 粗盐提纯所加试剂及其顺序 BaCl2 NaOH Na2CO3 稀盐酸 位置可互换 但是 必须在 后面 要最后加除杂试剂需过量 使杂质充分除去 2 2 SO42 的检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加几滴稀盐酸酸化 再加几滴BaCl2溶液 若生成白色沉淀 则溶液中有SO42 另 自己复习回顾Cl 检验 实验过程 取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二 萃取和分液1 萃取检漏 加液 振荡 静置 分液注意分液漏斗的使用需检漏 放液时上口玻璃塞打开 或使塞上凹槽对准漏斗上小孔2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高中需检漏的仪

2、器有 分液漏斗 酸碱式滴定管 容量瓶 4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各种公式 A 5 2 细节 1 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单位mol 1 2 Vm 22 4L mol 适用于标况下的任何气体 3 摩尔质量数值上为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但是M有单位g mol 6 3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1 过程计算 称量 量取 溶解 稀释 冷却 转移 洗涤 定容 摇匀 装瓶贴标签 2 注意 容量瓶使用前检漏选择合适容量瓶 需说明容量如 250mL容量瓶 常用容量瓶有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误差分析 7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8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胶体粒子1 10

3、0nm 1nm 10 9m 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 可以通过滤纸二 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三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9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 电解质 非电解质1 常见电解质 酸 碱 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常见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 大多有机物CO2 SO2 NH3均为非电解质HCl为电解质 10 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 拆 强酸 五酸 强碱 四碱 可溶性盐删 查 电荷守恒 质量守恒 做离子方程式选择题特别注意看 1 反应是否符合实际情况2 电荷 质量是否守恒 11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 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升 化合价升高 失 失电子 氧

4、 被氧化 还 作还原剂 对应氧化产物降 化合价降低 得 得电子 还 被还原 氧 作氧化剂 对应还原产物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12 二 单线桥和双线桥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 得失电子守恒 13 三 氧化性 还原性比较1 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 还原产物2 常见离子还原性 S2 I Fe2 Br Cl 3 单质氧化性越强 对应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单质还原性越强 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强弱规律 同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 先和还原性强的反应 例如 Cl2通入FeBr2溶液中 如果Cl2量少 则只能氧化Fe2 Fe2 氧化完以后 才能去氧化Br 特殊 氧化性Fe3 Cu2 Fe2

5、 14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5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 钠及其化合物 4Na O2 2Na2O 2Na 2H2O 2NaOH H2 2Na 2HCl 2NaCl H2 钠与酸反应比和水反应更加剧烈 Na与CuSO4溶液反应 2Na 2H2O 2NaOH H2 2NaOH CuSO4 Cu OH 2 Na2SO4 1 钠 16 2 Na2O与Na2O2 2Na2O2 2H2O 4NaOH O2 2Na2O2 2CO2 2Na2CO3 O2 2Na2O2 4HCl 4NaCl O2 2H2O Na2O H2O 2NaOH Na2O CO2 Na2CO3 Na2O 2HCl 2NaCl H2O

6、 1 Na2O2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2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17 3 Na2CO3与NaHCO3 相同条件下溶解度 Na2CO3 NaHCO3同浓度水溶液碱性 Na2CO3 NaHCO3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与酸反应的速率 NaHCO3 Na2CO3 Na2CO3 CO2 H2O 2NaHCO3 18 二 铝及其化合物 2Al 2NaOH 2H2O 2NaAlO2 3H2 2Al 6HCl 2AlCl3 3H2 Al2O3 6HCl 2AlCl3 3H2O Al2O3 2NaOH 2NaAlO2 H2O Al OH 3 Na

7、OH NaAlO2 2H2O Al OH 3 3HCl AlCl3 3H2O 与盐酸反应都生成Al3 另外生成H2或H2O 则按单质对单质 化合物对化合物 与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AlO2 19 Al OH 3的制备 1 可溶性铝盐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3NH3 H2O Al OH 3 3NH4 2 偏铝酸盐中通入过量CO2AlO2 CO2 2H2O HCO3 Al OH 3 3 可溶性铝盐与偏铝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Al3 3AlO2 6H2O 4Al OH 3 20 三 铁及其化合物1 铁的氧化物FeO Fe2O3 Fe3O4 黑色粉末 不稳定 红棕粉末 俗称铁红 黑色晶体 俗称磁性氧化铁 21

8、2 铁的氢氧化物 1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氢氧化亚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变化过程为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后变为红褐色 4Fe OH 2 O2 2H2O 4Fe OH 3 Al OH 3 Mg OH 2 Fe OH 3等难溶性碱加热条件下都可以分解生成对应氧化物和水 22 2 Fe2 与Fe3 的检验Fe3 的检验取适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几滴KSCN 硫氰化钾 溶液 若溶液呈血红色 则说明有Fe3 Fe2 的检验取适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几滴KSCN溶液 无明显现象 再加几滴新制氯水 若溶液变为血红色 则说明有Fe2 23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4 一 硅和二氧化硅 第一节无机非

9、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 Si 2NaOH H2O Na2SiO3 2H2 SiO2 2NaOH Na2SiO3 H2O Si 4HF SiF4 2H2 SiO2 4HF SiF4 2H2O SiO2是酸性氧化物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5 二 硅酸 硅酸盐1 硅酸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酸性 H2CO3 H2SiO3Na2SiO3 CO2 H2O Na2CO3 H2SiO3 胶体 2 硅酸盐Na2SiO3溶液 水玻璃或泡花碱 可作木材防火剂传统硅酸盐 陶瓷 玻璃 水泥 注 水晶 玛瑙 光纤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太阳能电池用到的是Si单质 26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 一 实验室制氯气 用饱和食

10、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27 二 氯气的化学性质1 与金属单质化合 生成高价态产物 2 与非金属单质化合3 与碱反应 Cl2 2NaOH NaCl NaClO H2O 制漂白液 2Cl2 2Ca OH 2 CaCl2 Ca ClO 2 2H2O 制漂白粉 石灰乳 28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 SO2 SO3 SO2 2NaOH Na2SO3 H2O SO3 H2O H2SO4 SO3 2NaOH Na2SO4 H2O SO2 CaO CaSO3 SO3 CaO CaSO4 SO2 Cl2 2H2O 2HCl H2SO4 SO2使氯水 酸性KMnO4溶液褪

11、色 体现SO2还原性 另 SO2使品红褪色 体现其漂白性 SO2 SO3都是酸性氧化物 29 二 NO NO2 2NO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 4NO2 2H2O O2 4HNO3 4NO 2H2O 3O2 4HNO3 NO2不是酸性氧化物 30 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一 NH31 氨的实验室制法2 工业合成氨 实验室制氨的试剂不能随意更换 注意验满和收集方法实验室快速制取NH3可以向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或者烧碱 31 3 氨气的化学性质 NH3 HCl NH4Cl 水溶液呈碱性 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用于检验NH3 沾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触时产生白烟 可用于检验

12、NH3 工业制硝酸关键步骤 氨的催化氧化 32 二 浓硫酸四大特性 酸性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随着反应的进行 浓硫酸会被稀释 在这类计算重要注意 不可用浓硫酸干燥还原性气体H2S HI等 33 三 硝酸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 金属与浓硝酸 稀硝酸 浓硫酸反应不会生成H2 实验室制NO2 实验室制NO 34 突破口一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推断1 有色固体 1 淡 黄色固体 Na2O2 S 2 黑色固体 MnO2 C CuO FeO Fe3O4 3 紫 黑 色固体 KMnO4 I2 4 紫 红色固体 Cu 无机推断题突破口 35 2 有色气体 NO2 红棕色 F2 浅黄绿色 Cl2 黄绿色 3 溶

13、液中的有色离子 Cu2 蓝色 Fe2 浅绿色 Fe3 黄色 MnO4 紫红色 4 Br2在水中显黄 橙 色 在有机溶剂中显橙 红 色 I2在水中显黄 褐 色 在有机溶剂中显紫 红 色 36 5 有色沉淀 1 白色沉淀 H2SiO3 AgCl BaSO4 不溶于酸 Mg OH 2 Fe OH 2 Al OH 3 BaCO3 CaCO3等 2 黄色沉淀 AgBr 淡黄色 AgI 黄色 S 淡黄色 3 红褐色沉淀 Fe OH 3 4 蓝色沉淀 Cu OH 2 37 突破口二根据特征反应现象推断1 焰色反应 Na 黄色 K 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2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SO2 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Cl2 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3 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 NO 4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CO2 SO2 38 5 通入CO2变浑浊 石灰水 过量变澄清 Na2SiO3溶液 饱和Na2CO3溶液 NaAlO2溶液 6 气体燃烧呈苍白色 H2在Cl2中燃烧 在空气中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CO H2 CH4 S H2S7 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l2 Br2 FeCl3 碘水等 39 1 氧化型漂白 潮湿的Cl2 实际为HClO漂白 次氯酸盐 Na2O2 H2O2 O32 加合型漂白 SO23 吸附型漂白 活性炭 突破口三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