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规范化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26856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规范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规范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规范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规范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规范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规范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规范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范化 大字 中字 小字 来源:| 2007-10-18 15:22:24| 背景: 黄 褐 红 绿 蓝 青 灰 白 一、词汇发展演变的原因语言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的,这种动态运动既包括共时的使用中的变化,也包括历时的发展中的变化。在语言的动态运动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迅捷、最频繁的。语言的发展演变,既有自身的内部规律和原因,也有语言外部的影响和制约。词汇的发展演变也一样,既有社会基础、认识基础,又有客观基础。(一)社会的发展促成词汇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词汇的发展更是如此,社会的任何变革、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在词汇的变化中映

2、射出来。甚至可以说,一个时期的词汇往往可以成为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生活面貌的“晴雨表”。 1.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变化。每一种新制度的产生,都会伴随着各种新事物的产生,每一种旧制度的消亡,也伴随着一些旧事物的消失,这些变化就带来了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变化等等一系列的连锁反映。例如“奴隶”、“奴隶主”、“皇帝”、“嫔妃”、“佃户”、“姨太太”、“资本家”、“工会”、“党委”、“特区”、“独联体”、“联合国”等,这些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事物名称的兴衰存亡,是社会制度变革在词汇中的反映。2. 生产力发展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生

3、产力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新词。例如“印刷”、“火药”、“汽船”、“钱庄”、“车间”、“火车”、“信用卡”、“电焊”、“按揭”、“VCD”、“克隆”、“因特网”等。这些词都是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应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新事物的出现,也就没有这些词的出现。3. 社会交流的推动所谓的“社会交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操不同语言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如操汉语的汉民族与操外语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外来词;一种是使用同一种共同语的社会中不同方言群体之间的交流,导致了对各种方言词和行业语的吸收。 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的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

4、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语,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就有几个较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的时期。例如,中古汉语由于翻译佛经,从梵语中吸收了大批佛教词语,如“佛”、“罗汉”、“阎王”、“菩萨”、“执着”等。近现代中国派出了大量赴日留学生,也相应地吸收了许多日语汉字词。例如“干部”、“结构”、“主观”、“文化”、“手续”等,虽然这些词的表现形式源于汉语,有的是汉语中固有的,有的是日语中固有的,但或者其含义与汉语原词有了本质上的变化,或者根本就是适应新事物和新思想而生,因此,在当时都算做外来词。到了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制度使国门敞开,国外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想

5、涌入人们的生活中,更是掀起了又一次吸收外来词的高潮,例如“迪斯科”、“卡拉OK”、“欧佩克(OPEC)”、“艾滋病”、“托福”、“伊妹儿”、“克隆”等等。这些外来词的产生,都来源于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社会内部的各个方言群体也会在接触和交流中对共同语造成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哪种方言影响较大,取决于这个方言群体在这一阶段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比如,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确立的,这与北方地区在历代政治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粤方言中的一些词语一度成为时髦语言,甚至有相当数量的粤语外来词汇进入了普通话,例如“的士”、“作秀”、“派对”、“克力架”、“

6、按揭”等,这与香港地区的经济发达和广东地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也是分不开的。 (二)人们认识的发展FS:PAGE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而人的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些都在语言中尤其是词汇体现出来。1、概念的变化概念是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所认识的某一类客观对象的全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一切复杂的联系和关系。人们对某些概念的认识逐步深化或提高,直接导致了词或词义的变化。在客观事物早已存在的前提下,由于认识的提高,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就会产生一个新词或新义,例如“病毒”、“抗体”、“原子”、“纳米”、“染

7、色体”等等;抽象词语的产生也是由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形成了新的概念,如,“规律”、“世界观”、“觉悟”、“灵感”等等;如果人们对概念的认识从肤浅到深入,或从错误到科学,则会带来词义的发展。如,对“太阳”词义的认识是从肤浅到深入的,对“闪电”、“心”等词义的认识就是从错误到科学的。 2、观念的变化观念是指词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感情态度。观念的变化可以带来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变化。比如,用以称呼妻子的“贱人”、“糟糠”等词反映出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这些词已经不再使用了;从“老妈子保姆家政服务员”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一行当的歧视性态度逐渐发生转变;“

8、老板”这个词的感情色彩经过褒义贬义褒义的演变过程,也生动地反映了人们观念上的变化。有些词的词义并没有什么变动,但观念的变化却导致了词义的隐含意义的变化,如“离婚”这个词,在过去人们的观念中,是“谈虎色变”,颇受非议的,而随着开放意识和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的这些隐含意义已经逐渐淡化了。(三)词汇发展的语言内部原因词汇发展的语言内部原因,是指语言系统内部根据客观需要进行自我调整,从而带动了一部分词汇的发展变化。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的根本职能就在于顺利完成交际。当社会的发展对语言的交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语言的交际能力又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时,就阻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这时,某个词汇要素就会发生

9、变化,同时,这部分的变化又可能导致它与其余部分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于是,另一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连锁变化,从而在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如,“江”最早的词义是特指“长江”,后来,词义扩大为“大河的统称”,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问题是,特指“长江”时该怎么称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义项并存后,产生了后来的“长江”一词。而“江”扩大后的词义又通过与其相应的词素构成了更多的下位词“珠江”、“黑龙江”、“岷江”等等。词汇系统的这种自我调适能力,保证了词与词、词义与词义之间的协同关系使得词汇系统不会因一个要素的改变而瓦解,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和有序。矛盾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会推动词汇的不断发展。 语言内

10、部的原因还包括书面语内容对词汇发展的影响。语言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文学作品,作为最直接的形式,不仅忠实记录着当时语言的面貌(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也因为修辞的需要或表达的独特给语言系统特别是词汇系统以影响。汉语中很多词语都是源于文学作品,例如,“风骚”一词就是由两部古代文学作品而来,“推敲”一词来源于贾岛的诗“僧敲月下门”的创作过程,更不用说像“望梅止渴”、“刻舟求剑”、“三十而立”、“叶公好龙”这样出自于各种典籍的成语了。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影响并进入词汇体系的词语,如鲁迅小说中的“阿Q”。因此,书面语作品对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二、词汇发展演变的表现形式(一)

11、新词的产生 词汇作为发FS:PAGE展过程中最为敏感的语言要素,不同于语音和语法注重形式的变化,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新要素,尤其是新词的大幅度增加上。新词数量的持续增加是词汇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从尔雅到现在的辞海(修订本),一直到近几年才完成的汉语大词典的收词情况来看,尔雅收词只有3600条,辞海收词则有91706条,汉语大词典的收词则多达375000条,尽管尔雅的收词数量可能不是当时社会语言词汇的全貌,但是从这几个悬殊很大的数字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出,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汉语词汇是极大地丰富发展了,词的数量已经成百倍地增多起来。新词产生的途径是多方面:1、新事物产生新造词任何新事物、新思潮的出现

12、,都需要有与之相应的词来表达,一般情况下,这个词是以新的形式出现的,属于新造词。社会制度的变更会带来新词的出现。例如:奴隶社会:隶、臣、妾、童、仆、民封建社会:朕、宰相、庶民、衙门、太监、科举、状元近现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洋务、学堂、鸦片、殖民地社会主义阶段:计划经济、共产党、一国两制、精神文明社会的重大变动也会带来一批新词的出现。例如: 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最高指示、四旧、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串联、喷气式、白专改革开放:特区、个体户、外企、融资、入关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带来的新词。例如:渔猎时代:网、弓、矢、鱼、兔、鹿、射、渔畜牧时代:骥(千里马)、驽(劣马)、骁

13、(良马)、驹(两岁马)农业时代:黍、稻、麦、糜、麻、耕、犁、井、畴、丝工业时代:螺丝、齿轮、机车、工人、银行、煤气、发动机信息时代:电脑、上网、传呼、终端、磁盘、多媒体 人们的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思想意识的某些改变,带来了抽象词语的增加。例如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忠”、“义”、“仁”、“孝”、“礼”、“信”、“悌”、“慈”、“中庸”、“天时”、“地利”、“人和”等抽象词,受西方近代思潮的影响,产生了“民主”、“人文”、“平等”、“自由”等新的抽象词,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四项基本原则”、“公有制”、“马列主义”、“按劳分配”等新词。2、已有事物产生新词反映某种事物的概念已经存在,但

14、反映这一概念的词却改换了形式,这就是概念换了名称。有些词是内部调节过程中逐渐替换的,如“走”最初的意义是现在的“跑”,“跑”这个词产生以后,逐渐代替了“走”的概念。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如“冠帽”、“舟船”、“梁桥”、“足脚”、“口嘴”等。有的是出于避讳,如在唐代以前,“世”表示辈分的层次,“代”表示朝代的更替,但由于要避讳唐王李世民的名字,“世”的概念暂时被“代”取代,以后逐渐稳固下来,现在我们说“几代人”而不说“几世人”,但在某些合成词内部或固定结构中,还能看到“世”以前的意思,如“世家”、“四世同堂”、“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等。再如“筷子”在古代叫做“箸”,因为渔民们在出海打鱼时很忌讳它的谐

15、音“住”(意味着抛锚),所以把“箸”称为“筷”,与“快”谐音,后来,“筷子”完全替代了“箸”。有些新词则是由于观念和情感的变化。比如,过去一直称身体某些功能有缺陷的人为“残废”,但这个词中的词素“废”给人以“对社会无用,成为废人”的消极暗示和歧视的意味,不利于表现对这一群体平等相待的态度,因此后来逐渐用“残疾”或“残疾人”代替了“残废”这个词,其中的语素“疾”只说明身体有疾病,与当事人的社会价值、能力志向没有关系,一个词的改FS:PAGE变,体现出了人们观念的进步。这样的词还有许多,如“首长”代替了“长官”、“厨师”代替了“厨子”、“饲养员”代替了“猪倌”、“邮递员”代替了“邮差”等等。目前,还有许多词正在向这一方向转化,如“傻子弱智智障”、“办公楼写字楼”、“厕所卫生间洗手间化妆间”等。还有的时候,由于社会心理的影响,也会造成概念改换名称的情况。比如,移动电话刚在中国出现时,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称“大哥大”,因为当时移动电话还属于奢侈品,只有少数有钱有势的人可以用得起,所以这个名称很形象地反映了这种夸富攀富的心态,在九十年代前后盛行一时,但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这种新生事物已经越来越平民化了,“大哥大”的名称也逐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