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268398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本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蛋种鸡场为对象,包括鸡场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商品蛋鸡与蛋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饲养的蛋鸡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建立养殖档案;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含1万只)1 蛋鸡场选址和布局1.1 场址环境1.1.1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规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合

2、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1.1.2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及屠宰场1000米以上。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1.1.3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的要求、水源稳定并配有贮存和净化设施、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1.1.4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的要求。1.1.5 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电机组。1.1.6 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

3、通网。1.2 场区布局1.2.1 场区合理布局。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1.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1.2.3 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当的距离。1.2.4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该区的场地与设施要进行封闭。1.2.5 生产区具有配套合理的育雏、育成和产蛋鸡各阶段鸡舍,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生产小区,小区之间保持5

4、0米以上的隔离空间,小区内每栋鸡舍间有适当的距离。各生产小区设施要满足按栋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要求。1.2.6 场内道路应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路面硬化,畅通整洁。1.2.7 场内应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树木、草坪,绿化厂区、净化环境。1.2.8 鸡场周围应建造围墙。2 鸡舍、设备与设施2.1 鸡舍建筑2.1.1 鸡舍类型: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鸡舍类型应选用全密闭的有窗或无窗环控鸡舍。鸡舍应采用坐北向南东西走向建造。2.1.2 鸡舍建筑要求:地基稳固、墙体屋顶坚实、内壁及地面光滑防水耐酸碱、便于消毒处理。建筑结构可采用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2.1.3 鸡舍外围护结构保

5、温隔热、防雨雪、防鼠害、防鸟。鸡舍外墙合理设置门窗(有窗鸡舍)及通风口。2.1.4 鸡舍内地面两侧应设30厘米宽带漏缝地板的排水沟,排水管道通往舍外污水排放系统。2.2 设备2.2.1 蛋鸡笼养设备:包括育雏、育成、产蛋鸡笼,采用阶梯式与重叠式笼养方式均可,笼养产蛋鸡不得少于380 平方厘米/只。蛋鸡笼养应配备合适的给料、给水与除粪设备。2.2.2 饲料加工设备:自己加工饲料的鸡场(企业),应根据饲养规模购置原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成品料包装等设备。有原料储存仓。2.2.3 环控设备:密闭鸡舍采用纵向通风,使用轴流风机和湿帘通风降温设备。风机宜使用大口径低速风机(风扇直径9001200毫米)。

6、2.2.4 光照设备:包括灯具及其控制设备。宜采用节能灯具。2.2.5 育雏舍的供暖设备:根据条件可采用水暖设备、火炉供暖及热风炉供暖设备,推荐使用热风炉供暖。2.2.6 应设有粪污处理设备及死鸡焚烧炉。2.3 设施2.3.1 消毒设施: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有消毒泵等消毒器械。2.3.2 辅助设施:专用商品蛋、种蛋储存库、门卫室、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2.3.3 配电室及发电房,根据实际用电量配备发电机组。2.3.4 场内排污:场内排水排污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排水管道和渗水井。3 蛋鸡饲养管理蛋鸡培育阶段一般按三阶段划分:雏鸡,育成鸡和产蛋

7、鸡。3.1 育雏鸡的培育3.1.1 培育目标3.1.1.1 健康:无病、食欲正常、活泼、反应灵敏、羽毛紧凑有光泽。3.1.1.2 成活率高:06周死亡率不超过2%。生长发育正常、符合本品种的技术要求。3.1.1.3 体重: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3.1.1.4 均匀度:均匀度在80%以上;3.1.1.5 其它:骨骼发育良好、无腿病、肌肉发育良好。3.1.2 制定育雏计划拟定进雏及雏鸡周转计划;饲料及物资供应计划;防疫计划;财务预算及计划;技术经济指标。3.1.3 房舍设备准备和消毒(1)育雏舍:育雏舍与其它鸡舍之间应有较大的距离。()设备检修:检修供暖、供水和光照设备、安装和调试育雏笼具及其辅助设

8、备。()消毒:在育雏舍准备完毕后应立即对其进行全面清扫、冲刷干净。在舍内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全部就位后实施消毒。()鸡舍试温与用具育雏舍在进雏前12天必须进行试温,将温度调整到最佳;料盘与料桶、水槽及饮水器、垫料、操作工具等均应准备好。3.1.4 雏鸡的选择与运输3.1.4.1 雏鸡的选择品种纯正,健康无病、无残疾、卵黄吸收好、腹部松软、精神状态好,活泼好动、羽毛整齐清洁有光泽、手握有挣扎力。3.1.4.2运输(1)注意保温、通风,防挤压;(2)车辆消毒要彻底,运输过程要平稳,防止剧烈颠簸,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3.1.5 雏鸡的饲养3.1.5.1 饮水鸡雏到达后应立即给水,12小时后给料。要

9、有足够的饮水器和饮水空间。3.1.5.2 饲喂(1)开食时间,在孵出后1236小时开食为宜,一般应在饮水12小时后再开食。(2)开食方法:开食用浅料盘、纸板或塑料布铺在地面或网上,将饲料均匀撒在上面。饲料要少喂勤添。开食头3天采用23小时光照。(3)饲喂空间:为保证鸡雏吃饱吃好,要有足够的料槽。(4)喂料量:根据不同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执行。3.1.5.3 营养:根据不同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执行。3.1.6 雏鸡的管理3.1.6.1 温度(1)温度控制程序:开始13天,采用3435、47天,采用3233,以后每周降23,至室温20恒定。(2)脱温:鸡雏逐渐长大,室内外温差不大时,即可开始脱温;要求

10、脱温速度不要太快,用35天逐渐完成;天气异常降温,应延迟脱温时间。3.1.6.2 密度:育雏阶段应保持适宜的密度,对鸡雏的健康非常有益。应根据雏鸡的日龄、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通风条件进行调整。一般12周,笼养60只/平方米,平养30只/平方米,34周,笼养40只/平方米,平养25只/平方米。3.1.6.3 通风:根据室内外温差、季节和舍内空气质量加以控制。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的要求。3.1.6.4 湿度:适宜湿度56%70%,要求前高后低,尤其是育雏后期鸡舍湿度不能过高。3.1.6.5 断喙:蛋鸡一般在610日龄进行精确断喙。在转群前对断喙

11、效果不理想的进行一次修喙。3.2 育成鸡的培育3.2.1 育成鸡的培育目标18周龄的育成鸡要求,健康无病,体重符合该品种标准,肌肉发育良好,骨骼坚实,体质状况良好;鸡群生长整齐:均匀度达80%;0-18周育雏育成率95%以上。3.2.2 育成鸡的饲养3.2.2.1 日粮过渡方法:育成料/育雏料按比例逐渐增加,利用1周时间过渡完毕。3.2.2.2 饲料更换的体重指标:6周末体重符合标准时,7周龄开始更换饲料;未达标者,可继续喂育雏料,直到达标为止。3.2.2.3 营养:根据不同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执行。3.2.2.4 饮水:育成鸡要有足够的饮水空间;要根据鸡的体重、季节、采食量供水。3.2.3 体

12、重的测定与均匀度:3.2.3.1 体重测定:轻型鸡:从6周龄开始每隔12周称重一次;中型鸡:4周龄后每隔12周称重一次;测定数量:万只鸡按1%抽样,小群5%抽样,每次称重数量不得少于100只。要随机分区均匀抽样,不得挑鸡。3.2.3.2 鸡群均匀度标准:合格70%76%、较好77%83%、很好84%90%。3.2.4 育成鸡的管理3.2.4.1 饲养密度:网上平养,1012只/平方米;笼养,笼底面积2030只/平方米。有条件的尽可能减少饲养密度。3.2.4.2 饲喂饮水设备:有充足的采食和饮水设备。3.2.4.3 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

13、Y/T 388)的要求。3.2.4.4 定期进行抗体检测。最少每4周进行一次抗体检测。3.3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3.3.1 开产前的准备3.3.1.1 鸡舍、设备的准备和清理对产蛋鸡舍进行清扫和整理并对供水、供电、取暖、通风、鸡笼、清粪及其它辅助设备等进行维护,并试运行;老鸡淘汰再进新鸡,两批鸡衔接消毒空舍时间不得少于3周。3.3.1.2 鸡舍消毒第一,彻底清扫舍内污染物与灰尘。 第二,清扫后用高压水枪对鸡舍内天棚,墙壁、地面、设备、用具彻底冲刷。第三,用具等用普通消毒剂喷洒消毒。地面用火碱刷洗消毒。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第四,熏蒸消毒。封闭鸡舍,加温25以上、加湿,用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

14、/平方米熏蒸24小时以上,进鸡前3天打开鸡舍。3.3.1.3 整顿鸡群,严格淘汰病、残、弱、小的不良个体。3.3.1.4 转群在1618周将后备鸡转入产蛋鸡舍3.3.2 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3.3.2.1 适宜的体重标准:符合相应的鸡种标准。3.3.2.2 饲喂:供给产蛋鸡前期料。3.3.2.3 补充光照:18周龄体重达到标准,18周末或19周开始补充光照;体重未达标者推迟1周补光。3.3.2.4 更换日粮:当鸡群产蛋率达5%时,更换产蛋鸡日粮。3.3.2.5 营养:根据不同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执行。各类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 5042)的要求。3.3.3 产蛋鸡

15、的饲养管理3.3.3.1 免疫监测:若发现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效价不高,应立即注射一次油乳剂灭活苗或免疫一次弱毒苗。3.3.3.2 喂料与饮水(1)喂料:一般产蛋鸡每日喂料3次,第一次,在早晨给水后30分钟,料量是日喂料量的1/2;第二次,在下午2点以后,料量1/2;第三次,在闭灯前1.5小时,此次是对全天料量的一次补充。炎热季节尽可能在清晨上午和夜间给料。(2)产蛋鸡饲料营养:应按引种公司提供的标准执行。各类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 5042)的要求。(3)饮水:产蛋鸡饮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22.5倍。3.3.4 生产性能 产蛋鸡生产性能应达到相应饲养品种的生产技术指标要求。饲养日产蛋率大于或等于90%并维持12-16周或更长时间;产蛋期料蛋比小于2.2:1;产蛋期月死淘率小于1.2%。3.3.5 产品管理3.3.5.1 鸡蛋标准:鸡蛋的卫生应符合鲜蛋卫生标准GB 27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