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26176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某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某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某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某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天河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报告广州市天河中学 汤向东课程开设情况:天河中学属于广州市C类学校,高一高二每个级各有六个班,高中信息技术任课老师共一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之后,我校每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是:高一开设必修模块,高二开设选修模块(仅开设“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具体情况如下:04学年05学年06学年高一(必修)每周一课时每周一课时每周一课时高二(选修)每周一课时,仅开设了一个学期,且仅在理科班开设,文科班未开设(文科班人数占全级人数的一半)每周一课时大概课时数:一学年约能上到30节。如果是一学期的话,减半。一、关于教学内容首先科组的老师(教高中信息技术的只有我一人

2、)在2004年7月份参加了广州市组织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培训,还参加了2006年7月份广东省组织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培训,通过这些培训,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必修部分是学生在初中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提高,但是因为学生在初中和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差异,所以升上高一的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差异相当大。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在未开始必修模块教学之前,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高一学生信息技术起点水平调查”,了解学生的情况,内容包括以前学过什么,掌握了什么,在学习时,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等。经过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高一新生的信息技术起点情况。(问卷内容参

3、见“附件1”)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还会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以了解学生对于某些内容的起点情况。在教学设计时,注意首先了解该知识学生在初中掌握的程度,再进行教学设计,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之初,老师们最头痛的就是,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因为新课标中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和选修所应该达到的目标,所以必须在每节课达成教学目标,而我们手头有五套深浅程度相差很大的教材,如何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来选取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哪里可以找到每节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都是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通过不断的研讨和交流,我们终于明白了,教学目标必须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来确定,

4、定好了教学目标以后,再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时,首先,参考“新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三维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材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在选取教学内容时,除我们使用的教材外,还参照其他的四套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目的是使学生在原有信息技术基础上有所提高,使所有的学生能学有所得。二、关于教学方式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时,要注意选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

5、氛围。一方面,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如:为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一些参考书目,使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找到这些学习资料;用好学校的电脑室,除上课外,还在课余的时间向学生开放电脑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在设计教学时,设计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附件三:课例: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只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加有效。合理选用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

6、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根据需要,灵活选用“任务驱动法”“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而在设计任务时,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及任务大小的适当,具体,使学生能通过任务学到知识。在新课程中,关键的不是技术操作,而是信息素养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除了操作的讲解外,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和集成信息的能力。新课程使信息技术从操作训练提升到培养信息素养的高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抓住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怎样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怎样使学生觉得信

7、息技术课程言之有物,使学生能够真正从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中学到知识,提高素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分化很快,通过学生“信息技术起点水平测试”,发现学生起点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的方式,在分组时,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即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均有信息技术程度好,中,差的学生,使在学习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而在组间又可以互相竞争。有利于促进了每个学生的提高。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多学习一些内容,并制作出一些电脑作品来参加各级举办的电脑作品比赛。在必修模块的结束时,要求学

8、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电脑作品。通过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作品需求并规划、设计作品内容,根据需要选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意图或主题思想;并且,通过学生对作品的互相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别人的作品和反思自己作品存在的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发展完成对新工具

9、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给出任务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三、关于教学评价从2004学年新课程开始,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制定了模块学分认定方案,并在学校教导处的监督下实行,学分认定方案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课堂表现占10%,学习态度占10%,考勤占10%,平时作业占15%,作品考试占15%,学业考试占40%。将学生的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分以上可以得到2个学分,不足60分的,视情况进行补考或建议重修该模块。附:必修模块学分认定方案1、课堂表现:占10分(分优:10,良:8

10、,中:6,差:0-5)2、学习态度:占10分(其中教师评:5分,学生评:5分),分四个等级:优:5,良:4;中:3,差:0-23、考勤:10分(无故缺勤,一次扣一分,无故缺课达五次者,取消学分评定资格);4、平时作业:15分(缺交一次作业扣一分);5、作品考试:(制作一个电脑作品,占15分);6、上、下学期期未考试:上学期占10分,下学期占30分。 以上各项总分超过60分可以得到2学分,不足60分者补考或重修。四、关于学科课程资源的拓展与应用研究天河区有高中的学校不到十所,而且除一所示范性高中外,其他学校均只有一名到两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开始之初,大家都感到资源的匮乏,想要找到好的资源

11、,但却经常是在网上转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资源,而且还经常有外校的老师问我们是否有好的资源?为了更好的开展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为天河区和外区的老师提供可用的资源,04学年开始尝试自己建立一些资源,在05年7月,在教研员杨磊老师的带领下,天河区各校的高中信息技术老师一起,申请了天河区资助课题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资源建设,开始了针对必修模块的资源建设。我们在“天河部落”建立了“高中信息技术资源网”,首先是收集方方面面的资源,按照章节顺序放在我们的资源网上,供大家使用,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自己也逐步建立一些资源,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对这些资源进行完善,形成系统,供大家使用,并且根据使用者的意

12、见进行修改和完善,逐步形成一整套系统的资源。另外,我们还利用“高中信息技术资源网”建立了一个网络集体备课的平台。使天河区的高中信息技术老师还通过BLOG开展了网上区域性集体备课。以教学周为单位,在“天河部落”“高中信息技术资源网”的“高中教学研讨”栏目进行网上集体备课(区域集备的具体情况参见“附件二”)。使我们可以跨跃地域的限制,更多的交流和探讨的机会。也使我们的资源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五、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对于必修模块这部分,高一的学生可能在开始学的时候兴趣很浓,但是学到后面,则会感到比较失望,因为操作方面的内容相对简单,很多都是初中小学已经会了。比如:文本信息加工这部分,除了EXCEL没有学

13、习过外,其他的文本软件象WORD,POWERPOINT学生基本都掌握得很好,操作也相对来说比较熟练。而在必修模块中的“多媒体信息加工”这部分,则是让学生爱不释手的一个内容,但因为在必修模块,课时相对较少,所以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才对一个软件学得津津有味、希望更进一步的学习,却已经换了学习下一个软件了。另外,学生们喜欢信息技术课,但他们更喜欢网络,更喜欢自由上网的时间。学生们,特别是刚上高一的学生,更多的是问老师:什么时候可以自由上网?他们所认同的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自由自在的上网,所以,这就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何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信息技术课程,而不是喜欢

14、上网?教材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现在必修模块使用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教材,这本教材的特点是重理念,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把握相当准确,但是对于课堂教学的实际,却存在相当多的欠缺,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刚看到这本教材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样的教材,怎么教啊?虽然教材中也有一些内容可以直接运用在课堂上,但更多的内容无法在课堂上直接使用。04学年是高中新课程试点的第一年,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资源又非常缺乏,所以我们不得不自己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实际和教材的内容,重编了教材,才能上课。对于选修模块的困惑:现在大多数学校选择的选修模块是“多媒体技术应用”,虽然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认为这应该是老师最容易教

15、,学生也最喜欢学的一个模块,但是在深入到这个模块的教学以后,就逐步发现的一些问题:比较:多媒体部分涉及的软件较多,对计算机的要求较高,如:天河中学高中部电脑室的计算机均为01和02年购置,所以在某些内容选取上,受到了设备的限制。另外,涉及软件多,而课时不足,所以很多内容还是没有办法讲清楚,如果学生进行等级考试的话,估计这个模块应该是选修模块中较难通过的一个模块。能否开足课标中要求的课时:新课程不只是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而是同时在各个学科一起实施,这就造成了一些学科课时紧张、不够课时的问题,象信息技术这样的小学科就在课时争夺战中受到了冲击,比如:我校05学年高二级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时,就只开了一个学期,只在理科班开设,文科班的学生没有开选修模块。且每周一课时,即:将选修的课时减少了一半,只有一半的课时,却要上完选修的内容,只好在课时安排上进行删减,少讲一些内容,以满足课时减少的需要。经过几年的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践,感觉现在比起刚开始课改时,更加能够胜任新课程,把握住新课程的方向。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一定能迎来信息技术灿烂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